蒲波
党的十八大提出,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按照四川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安排,德阳市对口帮扶藏区阿坝县、若尔盖县,所辖广汉市、什邡市、旌阳区、绵竹市分别对口帮扶彝区金阳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德阳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在包括藏区彝区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关爱支持下,跨越灾难、坚强崛起,更要感恩奋进、倾注真情,百倍用心、千倍用力,以新的思维和理念引领推动对口帮扶工作走在前列。
以战略思维把握帮扶工作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要站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牢记政治责任,增强使命担当。
做好帮扶工作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这个“全面”是不分地域的全面,是不让一个民族一户人掉队的全面。尽管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相对滞后,这块“短板”补不齐,全国、全省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德阳作为省内经济发达地区,必须充分发挥作用,持续加大帮扶力度,以藏区彝区同步全面小康确保全省、全国全面小康顺利实现。
做好帮扶工作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安定和谐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问题处理得不好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政局的不稳。搞好民族工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通过做好帮扶工作,让民族地区群众在加快发展中感受党的关怀、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实现强区富民,凝聚人心,才能粉碎敌对势力的分化、破坏图谋,切实维护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做好帮扶工作是适应新常态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契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作出的一个最深远的战略判断。德阳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任务和挑战。开展对口帮扶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广阔的范围调配要素资源。只要看清形势、适应趋势、顺势而为,找准切入点,推动机遇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实现共同发展。
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精准发力
对口帮扶工作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不是简单地搞一批项目、建一批工程,最终目的是促进藏区彝区团结稳定、跨越发展,必须以长远眼光谋划、系统思维统筹、精准发力推进。
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注重规划引领。以科学规划统领对口帮扶工作,按照中央、省委安排部署,结合德阳实际,紧密衔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科学编制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规划。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精选实施一批“基础性、示范性、先导性”项目,建立更加精准的工作机制,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关键地方,确保对口帮扶工作有序开展、效益叠加,促进发展进步。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加快产业发展。不把帮扶等同于简单的项目、资金援助,更加注重用好优势资源、建立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夯实发展基础。依托藏区彝区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挖掘、开发和包装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实现文化旅游“双驱动”。利用藏区彝区丰富的天然草地、牲畜、植物药材等独特资源,扶持发展一批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畜产品深加工、中医药材开发等特色产业项目,推动“种养结合、农牧融合”。借鉴首轮援藏与阿坝州在绵竹市共建“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把民族地区政策、资源优势同德阳产业、区位优势紧密结合,共建“飞地园区”,培育发展新动能。
坚持“发展”与“惠民”相结合,促进民生改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帮扶项目、资金、人才向基层和民生领域倾斜。突出重点,把保障住房安全、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头等大事,加快易地搬迁住房建设。瞄准“两不愁”目标,千方百计解决好贫困群众增收和就业问题,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整合资源,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医疗救助、补助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强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扶智”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作用,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加强藏区彝区智力帮扶。突出教育卫生先行,选派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支医支教,特别要确保贫困家庭孩子不因贫穷而辍学。发挥德阳职业教育优势,推进职教精准扶贫,全程免费帮助贫困学生掌握技能稳定就业。实施“藏区彝区人才对口培训提升工程”,分层分批安排对口帮扶地区干部、人才到德阳学习锻炼,促进理念转变、方法改进、能力提升。
以看齐思维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落实帮扶任务的过程就是凝心聚力向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看齐的过程,必须进一步强化看齐思维、增强看齐意识,做到目标同向、步调一致,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序有效。
传递自觉看齐的压力。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明确“第一责任”,切实做到高位推动。强化市、县(市、区)党委政府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各部门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的责任,构建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激发敢于看齐的担当。坚持以事择人,着眼对口帮扶工作需要,选派政治可靠、能力过硬的干部到对口帮扶地区工作任职。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干部人才“讲政治、不辱使命;讲真情、不负乡亲;讲实干、不畏艰难;讲奉献、不计得失;讲纪律、不损形象”。把对口帮扶作为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战场,大力表彰重用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召回调整工作不落实的干部。
采取有效看齐的方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营运”,对帮扶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挂图式作战。突出可量化,把重点任务具体化、项目化,提出清晰的目标和可度量的标准。突出可执行,在方案制定、体制机制、资源要素等方面强化保障,做到既在目标上可达又在操作上可行。突出可考核,建立责任落实、督查考评、倒查问责等工作机制,确保对口帮扶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