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徐东华
【摘要】:徽州磚雕是皖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本文从徽州砖雕艺术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入手,重点分析徽州砖雕对现实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徽州砖雕;艺术风格;现实意义
一、 徽州砖雕的概述
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徽州砖雕,是指发端于安徽徽州地区的砖雕,是用徽州盛产的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它集绘画、工艺、雕刻为一体,为南派砖雕的代表之一。徽州砖雕是与其民居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要装饰在门楼、门罩、照壁、屋顶、飞檐和柱础等部位,在门楼和门罩中的砖雕额枋通景图往往是最精彩的部分,其不仅是徽州民居建筑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为徽州的建筑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徽州砖雕的遗留主要为明清时期,雕刻技法主要有平雕、浮雕、透雕、圆雕、贴雕等。明代砖雕雕刻风格比较古拙朴素,用刀刚劲洗练,气势雄浑有力,注重整体效果。清代砖雕艺术逐渐成熟,多综合使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表现的画面也日趋繁复,立体感强。
二、 徽州砖雕的艺术特点
1.徽州砖雕艺术的形制
徽州门罩、门楼砖雕就是徽州砖雕的代表。如果一幢建筑的门开在墙上,那么它的门头就从墙壁上伸出一面坡的屋顶,由左右两个“牛腿”或者斜撑支撑在屋檐下。这种门头不但具有功能上的作用,而且也有装饰作用,它使大门更为显著且比较气派。后来门头遮挡太阳和雨水的功能日益消退,逐渐地演变成为一种单纯的装饰部分。因此门头的屋顶挑出来的越来越小,屋檐下的装饰越来越复杂,成为罩在大门上的一种特殊装饰,称为“门罩”。根据门罩的装饰多少又分称为“荤罩”“素罩”。门罩的装饰手法一般比较简单,出现的时代也比较早。到后期一些装饰华丽的门罩,在门框两边上方,各镶砌一根垂连柱,柱下端雕含苞初放的莲花,两柱间用两层横枋连接,枋上镶嵌精美的砖雕,枋下的雀替和伸出垂莲柱的枋头,是单独的砖雕图案。门罩的瓦檐是用砖雕的斗拱或砖叠加的飞椽支撑。门楼是从门罩发展过来的,门罩达不到祠堂、寺庙等这类公共建筑表达的气势,所以门楼便应运而生,基本都是紧贴墙壁,一般不高出墙面。门楼的装饰则刻意求工,分为垂花门楼、字匾门楼、四柱牌楼等数种,形式简单的有一间三楼,复杂的也有四柱三间五楼,门楼整体来看,跟牌楼形式基本一样。
2.徽州砖雕艺术的题材
徽州砖雕题材广泛,工艺精巧,形象细致生动,种类繁多,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人物为主的题材,又可分为《刘备招亲》、《关云长夜读春秋》、《大观园惜春作画》等戏文类故事;《郭子仪祝寿》、《三顾茅庐》、《高山流水》、等历史故事;《孝感动天》、《卧冰求鲤》、《怀橘奉母》等《二十四孝》反映忠孝节义题材;打渔、砍樵、耕种、读书、迎亲、祝寿、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民俗题材,如《渔樵耕读》、《状元及第》等;罗汉、菩萨、莲花、八仙、和合二仙等佛道题材,如《三星高照》、《和合二仙》等,一般都作为重点,装饰在门罩、门楼的额枋位置。
(2)瑞兽花鸟图案,瑞兽类题材,此类题材以狮子图案运用较多,其次是象、麒麟、仙鹤、蝙蝠、喜鹊、龟、等形象,龙凤等形象只用于神庙等作为脊饰,如《狮子滚绣球》、《凤穿牡丹》、《五世同堂》等;在门楼、门罩雀替、角缘、方框部位较多。此外跟人们生活贴近的如牛、马、羊、犬、兔、雁、鱼在门罩元宝中表现较多,如《连年有余》、《三阳开泰》等;花卉植物类主要以梅、兰、竹、菊最常见。如《岁寒三友》、《四君子》、《榴开百子》等。
(3)吉祥装饰纹样,有博古、八宝、如意、暗八仙及吉祥文字等。此外还有回纹、云纹、盘长等图案。一般采用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结合,形成层次,繁复细腻,构图强调对称,富有装饰趣味。
3.徽州砖雕艺术的风格
徽州砖雕的初期承袭木、石雕的风格,比较古拙朴素,用刀钢劲洗练,气势雄浑有力,注重整体效果,颇有汉画像砖、画像石的风味。手法一般为浮雕或一层的浅圆雕。景物前后紧贴,多借助于线刻造型,但富于装饰趣味。明末清初,绘画和木刻对砖雕产生了积极地影响,砖雕也一改明初时期粗犷、稚拙、朴素的风格,逐渐走向写实、精细、复杂,题材上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人物民俗生活题材增多。清代至民国,徽州砖雕走向发展的顶峰,其雕刻工艺特别繁复细腻,处理上大都是前景对象施以圆雕或高浮雕,中景这多为楼阁、廊柱、树木,多做透雕处理,背景的房屋、山水、树木则辅以厚度,前后达到多个层次,形成极强的立体装饰效果。
整体来说徽州砖雕不施彩绘,素面相对,更给人以质朴大气、肃穆庄严、典雅秀丽的感受。
三.研究和保护徽州砖雕艺术的现实意义
1.徽州砖雕的发展趋势需要本土化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本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打击,也使许多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而遭到破坏。本土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具有地域性质的本土的、个性的、传统的特点,其次是兼容并包,让外来文化融入其中。徽州砖雕经历漫长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面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徽州地区的物质、精神財富。徽州砖雕的以后的发展也需要这个“面貌”为基础。本土化并不是要求守旧,而是兼容并包,扬弃吸收消化,重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具生命力、吸引力,才能凸显出徽文化的魅力。
2.实现徽州地区更好更快发展的需求
徽州砖雕作为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徽州地域文化,是徽州艺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徽州地区的文化财富。
徽州地区根据各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一现实情况,为充分展示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魅力,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体现明清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的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宏村,歙县历史文化名城、潜口民宅博物馆、棠樾牌坊群等进行了旅游业开发,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旅游业的开发,古建雕饰的修复,为砖雕的发展又注入了活力,反过来又对旅游业以支持,大量古建筑公司的成立,解决了徽州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为地区安全、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大力扶植和引导一批富有徽州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产品系列,例如砖雕工艺品等给手工艺人以谋生的产业,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也使文化产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徽州地区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徽州砖雕艺术是现代雕饰艺术、艺术设计的重要借鉴源泉
徽州砖雕巧妙直接的构图格调,借助于点、线造型,背景多加山水、花鸟、纹样等,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刻划轮廓)、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在形象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突出主体,形成层次。从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现代雕饰艺术造型复杂、多变,像城市群雕雕塑中,不是单纯的需要圆雕,有的设计中需要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的多种形式结合,怎样突出圆雕主体,协调好后面各层次的关系,怎么样处理画面可以从砖雕的构图手法上借鉴,进行组织、安排、处理。
徽州砖雕艺术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图案造型,有着令人称叹的广泛题材。这些图形遗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应用的视觉资源。丰富的题材内容几乎包含了传统图形所有的门类,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本土化图案支持,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质朴大方的徽州砖雕,是徽州地区几千年来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我们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在保护古建文物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去研究和开发适合当代社会的新砖雕艺术,使徽州砖雕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尚洁著.中国砖雕[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长北主编.江南建筑雕饰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黄剑著.徽州古艺事[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4]陈洁滋著.砖雕[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其钧著.中国传统建筑雕饰[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