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导妙引 润物无声

2016-05-30 13:51张宏秀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浠水宜昌数轴

张宏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教学更是如此. 许多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从而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低. 那如果从一节课的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势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如何进行课前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和观课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复习旧知引入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是常见的新课引入方法. 既可以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已学知识,也可订正上节课作业中的错误,或者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错例,进行引入,加深学生对旧知的理解,利于新课的开展.

二、类比迁移引入

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第一节内容,笔者是这样引入的:

计算并比较左右两边的等式有何区别与联系,

x(x + 1) = x2 + x =

(x + 1) (x - 1)= x2 - 1 =

p(a + b + c) = pa + pb + pc =

左边是整式的乘法,右边是把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因式分解. 这样,很自然的让学生了解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联系与区别,又自然的导出了新课.

三、创设情境引入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学习理念.

宜昌某老师到武汉参加优质课竞赛执教《<有理数>复习》时,她是这样引入的:

昨天老师乘坐动车从宜昌出发,途中经过了荆州、仙桃来到了武汉,(展示地图)如果我们近似的把汉宜高铁看成是一条直线,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请同学们想一想:

1. 这条直线是数轴吗?

2. 你能说出宜昌、荆州、仙桃、武汉这四个城市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吗?

3. 浠水在武汉的东面,且和这四个城市在同一条直线上,距离武汉100千米,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浠水所对应的数吗?

4. 你还学习了哪些与数轴相关的知识?(复习有理数的分类、相反数、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 老师打算比赛结束后从武汉出发先到浠水去考察,然后从浠水返回宜昌,(1)宜昌到浠水距离是多少千米? (2)从浠水返回时向西走了320千米,你知道在数轴上这个点对应的数是什么吗?

执教者巧妙地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融合在创设的情景中,自然而又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接受.

四、妙用诗歌引入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时,笔者让学生边欣赏庐山的风景图片,边朗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然后提问:“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看.

数学课上朗诵诗歌,学生本身就感到新奇,让学生从诗歌中感悟数学道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进入学习的佳境.

五、设置悬念引入

在常规的知识信息中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挑逗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课堂上笔者是这样引入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的一定为实吗?”运用反问设置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 然后让学生观察三组图片

从而得出结论:耳听未必为虚,眼见未必就实.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六、游戏活动引入

运用游戏手法导入新课,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兴趣高,参与面广,乐意接受.

笔者曾观摩过这样一节公开课: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函数》. 这位老师先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颠球游戏,一人颠球,一人记录,一人捡球,一人核查.

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发现颠球时间与颠球个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函数的定义. 整个活动全员参与,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总之,由于数学课型的不同,导入方法也呈现多样性,其关键就是要创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學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浠水宜昌数轴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张应弛
浠水一河两岸用黄景仁《绮怀》韵
湖北宜昌卷
数轴的作用
浠水县杂技馆竣工开馆试运营暨首场慰问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浠水教育振兴在行动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