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基础美术专业班通俗化教学语言设计与实践

2016-05-30 12:26:55汤小彬
艺术评鉴 2016年13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

汤小彬

摘要:高中美术专业班是高等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培养造型艺术类或设计类美术生源的艺术特色班,是以素描、速写、色彩为主要教学科目,以写实绘画为主要教学方向,注重培养基础造型能力,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与基本表现方法为目的,虽然写实不是艺术创作的唯一目标,但它是培养艺术家造型能力、模仿能力、表现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有了写实这一基本技术,再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定方向与匹配的语言形式,定能搞好创作。

关键词:高中美术 通俗化教学 语言设计与实践

高中美术专业班是高等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培养造型艺术类或设计类美术生源的艺术特色班,是以素描、速写、色彩为主要教学科目,以写实绘画为主要教学方向,注重培养基础造型能力,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与基本表现方法为目的,虽然写实不是艺术创作的唯一目标,但它是培养艺术家造型能力、模仿能力、表现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有了写实这一基本技术,再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定方向与匹配的语言形式,定能搞好创作。

事实上,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发展总是有差异性的,在高中美术专业课教学辅导过程中,学生的美术感悟能力与优势偏差不尽相同,有的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才会巧遇“顿悟”,有的可能很快就会找到适合的观察方法,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少走弯路呢?教师经常遇到的困境是: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全面、有效、牢固地把握要领,学生在短时间内总是顾此失彼,权衡不了综合要求。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针对性地、有效率地掌握要点?这个看似平常的自问成为我们要研究的紧迫课题,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教师除了教学得法,示范合理之外,教学语言非常重要。

虽然美术是非语言学科,美术体验与语言文字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各教学单元本身的特点,把学生需要知道的入门要点进行总结、梳理、提炼。整编成简洁、形象、行动的语言,便于这部分学生理解,以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的“秘笈”,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富有自身教学特色且顺口、形象、深刻的“要诀”。

当然,基础绘画教学教无定法,对绘画本身也是画无定法,这里的形象化语言只是对初级入门阶段有针对性的方法之一,虽然我们不能用所谓的“口诀”指导一切,但可以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加以巧妙运用。

在网络上就流行着好多关于素描、速写、色彩的学习口诀,这些口诀固然整齐、可读、好听,但欠简洁、欠实用、欠个性。

我们决定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分步、分阶段、分科目进行,有的放矢。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反思,结合学科特征与单元特性,编写专业技能要领口诀,简称专业要诀。

一、通俗化语言产生来自教学相长的实践

为了找准教学关键语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常用语、关键语、重要口辞,需要进行反复斟酌、推敲,形成既有普遍性,又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固定语言。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体验、回忆、反思,进行自我修饰。师生相互协作。通过学习笔记、师生谈话、习作点评、画面备注、教学评语等多种交流形式,自然形成有规律的语言形式,比如“整体观察整体画,下笔之前多思考,经营位置不可少”、“眼要疾,手要快,整体感觉先出来,细部稳稳来”等,学生听了轻松,印象也深刻。

语言的表述能力总是有限的,但要尽可能达意,比如素描的起形阶段,我们经常强调“大”、“简”、“松”、“整”,这四个字全面概括了起形的四大要求;再比如素描的整体营造阶段用“准”、“稳”、“猛”、“狠”等来概括教师对“画面整体关系”的基本导向。这些在教学实践中应运而生的高频字为美术语言锦上添花。

二、通俗化语言产生来自形象化的直观体验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抛开既定概念,用自己新鲜的眼光观察感受自然,用自己的思维经验去梳理自己的直观,感受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画自己所感受到的,如何回归事物本源,亲临自然,直接从中获得一手信息,成为我们通俗化语言设计的关键要理。

比如透视知识复杂、系统、枯燥、生硬,如果系统地讲解,既耗时又低效。口诀的“形象性”成为我们编教学口诀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把透视知识概括成五个手语对应五个口诀:

1.用手的前后推动来表示“近大远小”,这是前人概括的最简明的透视要诀;

2.用食指拇指围成圈做上下平移,模拟圆的透视的下行越圆的现象,并把这个现象概括成口诀“边旁趋宽”;

3.将双手分别在视平线上下平放,以示视平线以下“近低远高”、视平线以上“近高远低”;

4.将手掌垂直正对学生然后沿垂直轴旋转,并编此口诀“正宽侧窄”、表示透视平面的转角变窄现象;

5.将左右食指表示两条平行线,并做转角运动,以“正平侧交”表述透视现象中平行变线相交规律。

把枯燥的公式与透视概念浓缩成五个关键要诀,在绘画中能直接运用与审查,有效地提高了基础造型能力。

三、通俗化语言的整合要建立在秩序意识基础上

心理学认为,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反映。意识在绘画艺术中具体表现为造型艺术观察方法、造型艺术思维方法、造型艺术核心语言规律等,具体表现为画什么(内容)、为什么这么画(目的)、怎么画(方法)。

什么是秩序呢?菲尔丁说,秩序就是正确的规律和事物永久的合理性。高中美术专业班的教学是基础绘画教学,秩序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简单地说,秩序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的规律,总结出的规则、共识。并以此指导、制约人们的行为,渐被人们认同,形成秩序意识。因为意识具有整合作用,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对客观事物形成动机、计划。素描与色彩课程自成体系,形成完整性与系统性与秩序性,理清素描、色彩造型艺术的秩序意识就掌握了教学内在的密码。

因为基础绘画的研究对象本源是如何从写实开始,发现、体会、提取绘画需要的色彩秩序、光影秩序、空间秩序、形体秩序、透视秩序、线条秩序以及之间的关系。或将与自己兴趣所匹配的某一秩序抽离出来并加以强化,以便更明了的训练,或者以此形成独特风格。艺术来源于自然、社会、人的秩序提取,用秩序创作作品。如果对绘画的基本要素没弄清楚,教学语言就自然无法自清。

在素描教学中,形与型是两个分不开而又截然不同的概念,形是平面的,型是立体的,形是点线面等要素的综合,型是形态、体态、动态、光影、色彩、肌理、材质等要素的综合,起形能力是素描能力的基本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造型能力,造型能力不能停留在形上,但又不能忽视形,因此,我在教学中将素描造型秩序进行有机整合。

1.素描头像技能要领口诀设计

素描的起形是很重要的造型能力,我们总结出五字要诀:

放:有多层含义,注重大形,调控基本形,之所以用“放”来概括这一步的要诀,是因为放是一种心态,放是一种视野,放是一种技能。放包括五个具体步骤:简化剪影、切割大体、微调节点、定位五官、内外渗透。其中,每个要点都有直观示范与要求,把技术要领明确化、形象化、通俗化,使枯燥的说教变成可操作、可控制、有计划、有成效的要诀。

铺:不是铺调子,而是“块面搭体”,“以面造型”,让形具备体的意识,以立体的概念分析形的关系,归纳关键面,推敲面的大小位置,切割几何边角,以铺成面,松通、平整、均匀、简洁。

抹:抹是素描传统技法,不为大多数老师接受,但是,如果用得合理,学生定会得益,以简洁直观的阴影效果,抹的要诀包括两个不同的方法,一是重抹塑造点,审查塑造点;二是均抹暗部,要求干脆、干净。

修:用橡皮修整亮部,其主要目的是扫除视觉盲区,关注注意中心的另一面,关注阴形、负形,所谓“海陆互补”,修整在抹的过程中发生的偏差,补充重点关注正形时出现的意外,以虚破板,让整个画面灵活生动,气息流畅。

收:收拾三线,轮廓线、明暗转折线、投影边缘线,这三条线是形成立体的关键,它们的来龙去脉、起伏变化、穿插关系。所谓收,与刚开始的“放”互补,所以,这一秘诀的关键是松通、简约、肯定、夸张。

五字要诀,浓缩并概括了素描快速起形的关键要领,并便于记忆,可操作,通过实践,学生很容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学生对这种类“秘笈”如获至宝,充满自信。

2.深入要领:丰富有别、松、准、猛、狠

暗部优先:内容包括明暗交界线的虚实、深浅、排向;投影边缘线的虚实、深浅、高低;边缘线的厚薄、穿插、起伏等。教师在教学点评示范中,不适宜用太多的语言反复啰嗦,而是用简洁、肯定、直观、准确的关键词进行强调。比如,“掐两边、弱中间”就是对暗部深入刻画的基本要求,强调交界线与投影线的丰富性与暗部的虚实柔和。

“造体”“松面”“斜排”“实点”“推拉”是暗暗表现的经验积累,教师将这些口诀提炼出来,让学生记住,同时要对学生讲清楚其中的奥秘,这五个关键词囊括了素描深入的目的,面的效果要,线的处理,点的要领,把素描的点线面体合而为一,相互渗透。“推拉”是深入过程中对空间处理的要求,以此提醒学生在造型时不要忘记在绘画的平面上做空间的后推与前拉的处理。

灰部高突:在暗部深入基本完成后才可以深入灰部,相对于暗部的虚隐含蓄,灰部要求有高突感、实在感,其技术含量可以分成“轻抹大灰”“明朗转折面”“挤出高光棱”等。

3.整体收拾、画面完整、重点突出、空间拉开。这些简化了的语句,这里不再赘述,学生易记晚懂。

四、形成要诀的文字要恰如其分

比如色彩塑造的笔法与表现手法,我们通过师生多年的教学磨合概括成十字要诀:切削刮卡提、破间隔点修。

色彩的形体塑造阶段,要求先整后活,亮部颜色响亮,有冷暖倾向,笔触平整、方直、简洁;暗部颜色沉着、倾向暖,透气、丰富、运笔灵活;灰部颜色纯正,笔触干脆、宽整、成角、有弹力、有弧度等:

切:拉开受光、背光两大面、投影;

削:中间过渡面(固有色);

刮:边缘后转面(环境色);

卡:特深面、投影三色;

提:特亮面、高光等。

对于画面的艺术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总结发现,其艺术性重在“润活”,虽然艺术处理有好多随机性,但运笔有一定妙谈可以与同行共同分享:不相连、不雷同,有轻重,随机而生,调色有冷暖混合、同类借替的规律:

破:在边缘破“死”、破“僵”;

间:在内部适度间过渡、间深、间亮;

隔:将两块易混边缘以松影分隔;

点:添加点、线,活跃画面形式;

修:适当修整外形,防“坏”、防“碎”。

在教学探索与实践阶段,好多关键口诀我们都浓缩成一字,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一字千金的效果,适逢考生在各种紧张场合能熟练自如运用,抓住要领,有的放矢。

当然,教学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承着教学的发展,面对不同的学生,保留可发展性与个性特色。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45:50
试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美术的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论美术课程对高中学生的重要影响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57:13
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4:37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52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