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016-05-30 11:20张涛
亚太教育 2016年12期

张涛

摘 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制定与设置都仅仅考虑了运动项目的广泛性,拥有较多的门类,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仅仅是对教学大纲内容的完成,而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在体育课增强体质宗旨的实现方面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比。故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端,针对这样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体育课教学进行了试验创新,实验结果显示,学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应该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作为其进行相关内容设置的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学生运动;兴趣;体育锻炼;习惯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18-01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心理基础

通过对学生体育爱好的分析,选择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体育课程的内容。为青少年来说,从事体育活动都是源于其兴趣,兴趣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兴趣作为人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意义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可以促进人们进行全新知识的探索。故此,对于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和激发是保证体育课质量的前提。如果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使体育课教师很好的进行了课堂教育,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运动方面的兴趣,体育课也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1]

二、改革体育课类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教育部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推进体育课建设的根本性原则。教育部强调,各个学校应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根据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体育教学情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从督导评估、质量标准、体育设施教师队伍、课堂教学以及课外锻炼等几个方面着手,从整体上对设计进行强化,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提升改革力度。

经历了高中的繁重科学,学生也提高了对于体育活動的重视程度,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运动知识及运动技能有所掌握。[2]为了能够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手段有所掌握,基于学生的身体条件,本着循序渐进的规律,对体育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改变。

三、引导学生由运动兴趣逐渐形成运动习惯

1.教学内容要因人制宜,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学生对于某项运动产生了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求知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基本技术开始,制定系统的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不要过难,也不要过于简单。可以根据学生所拥有的不基础水平进行不同组别的教学,而在进行分组练习时,要尽可能地将水平仪系的同学编在一组中进行练习。特别是在对抗性练习当中,要兼顾不同组别之间的实力匹配,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教学中要结合基本技术,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避免长时间停留在一些较为单调的基础训练上,否则会对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量的安排上造成影响。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妥善的安排。总之,通过较为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技巧,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也会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愉悦。[3]

2.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学校里,体育课一般为一周一次,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通过这一周一次的体育课来完成,积极为学生创造课外锻炼的条件。在课堂上根据运动的技术特点,将教学的内容手段以及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对抗性训练。比如在排球教学中,可以在课余为学生组织班与班之间、系与系之间的比赛,通过在课堂上对包括场地手势规则战术等内容的讲述,是每个学生一方面上场参加比赛,另一方面还能进行裁判比赛和场外指导。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较为完备的运动器材,以方便学生进行课外运动锻炼,同时教师要定期进行辅导,这么锻炼情况进行督促,解决学生在锻炼中所遇到的问题。

3.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拥有较强的竞争性是青年的一种典型心理特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举办一些多样的比赛,使得同学都有参加比赛的热情,如班级内或宿舍间举办比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运动习惯的养成。[4]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学内容与国际竞赛相结合,时刻关注国际竞赛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引领学生将其关注点放在国际竞赛上,为学生养成一种观看国际竞赛的习惯,让学生对国际竞赛中的明星队员产生崇拜,这更有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4.教学要与季节相适应

季节以及球方面的变化会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有可能造成运动习惯的改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的转移。所以该教学计划安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特点,即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适时的安排一些季节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如冬季的滑冰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运动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能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使体育锻炼这种兴趣爱好成为学生终生的兴趣之所在,而也正是需要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对原因之所在。即使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体育锻炼也是其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在体育课上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逐步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实现提质增强的目的。

(作者单位:成都市文翁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荤.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孙开宏,季浏.体育课上自主支持感、行为调节与课外锻炼意向之间的关系[J].体育学刊,2010,2:116-118.

[4]杨则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3: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