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竟利
摘要:低音提琴的演奏是重技巧、重情感的艺术,它是集视听感受、情感表达、思维想象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要想取得成功的演出效果,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演练技巧,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整个乐队中,虽然低音提琴并不是最突出的那个,但是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对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其重要作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低音提琴 演奏技巧 重要作用
在整个提琴系列中,低音提琴体积最大、发音最低,是一种弓弦乐器。低音提琴不仅是整个乐队节奏的基调,同时更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由此可见,低音提琴的演奏在管弦乐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第一,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要开发更多的演奏技巧,第三,要保持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样做才能更好的促进演奏的顺利完成,才能更深一层的促进低音提琴的发展。
一、低音提琴的概念论述
大约在1620年,低音提琴刚刚出现,但是由于刚刚诞生,人们对于它的演奏特点和风格还不能立刻接受,所以在一段时间里并不被人们所喜爱,影响力也不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并对低音提琴进行一定的优化,其由最初的五弦发展成了四弦,再后来的发展中,弦品也被去掉,但是在欧洲,仍然有很多乐队喜欢使用五根弦的低音提琴,主要是五弦能够发出低音C,给乐队的作品增添了一份厚重之感。再后来,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与人们的喜好、音乐的走向,低音提琴的演奏方式与技巧,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最初的时候,低音提琴是作为数字乐器来演奏的,主要是对音符、标点、节奏进行记录,后来一些大师发现它独特的气质,而备受青睐,这才使得低音提琴得以发展起来,它独到的特质,帮助乐队的演奏上升了很大的一个空间层次。在一场交响乐的演奏中,大多都是一群低音提琴共同演奏,形成共振的效果,使得音乐有一种雄浑厚重的整体气氛,为交响乐营造出低音的背景,但是万事万物皆有缺点,低音提琴虽然以低音著称,但是在演奏中也不能深入太多的低音,避免带来音质不清晰的现象。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低音提琴没有单独演奏的,都是与乐队一起,与其他各种乐器进行组合,形成低音基础,将低音部变得更加稳固,当然,如果在演奏中出现特殊情况,可利用低音提琴来演奏出符合演奏情境的形象。
二、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
1.持弓
从历史上看,各个学派对于低音提琴的持弓方法有着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就衍生出四个不同的持弓方法的学派:法国学派、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以及维也纳学派。由于持弓方式的不同,人们对于这几个学派逐渐产生了喜爱的偏好,就现在的情况看,最常用的主要是德式弓与法式弓。为了对这两种持弓方法进行区别,我国称德国学派的持弓方法为“大弓”,也有其他的一些国家称之为“下方握弓法”,对于法式学派的持弓方法,我国称之为“小弓”,其他国家叫它“上方握弓法”。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德式学派的“大弓”。与法国学派的持弓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加粗矿,持弓步骤如下所示:第一,右手掌展开,将弓杆和马尾箱放入手掌,并相互垂直,拇指处于弓杆上;第二,食指与中指在弓杆下方拖住琴弓,无名指与小指自然贴在马尾箱处;第三,在持弓运行时要感觉到琴弓就是你手臂的延伸,是你身体的一部分。运行的过程中与琴弦成九十度,运功的力度依靠大臂带动小臂而来,手臂与手腕自然带动琴弓,游刃有余的利用琴弓。
2.换把
在低音提琴的声音体系中,以拇指为分界线,将音区分为上部的真音区和下部的假音区,因此,当跨越音区的时候必须注意。串把时拇指不需要用力,只需要用大臂带动就可以了,如此保证声音的自然。当进行其他换把练习的时候,不用弓子,直接在弦上练习“滑上”“滑下”的动作,直到感觉手与手臂连成一体,这样才能确保平滑的顺利。为了保证手型不发生变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演奏中不需要用的手指一直处于琴弦上面,如同正在拉这根弦一样。由于保持了手指间的正确距离,演奏者就会在换把过程中,能够较精确地获得更好的音准。
3.揉弦
揉弦是低音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它对于增强情感,美化音色具有很好的效果,带给音乐很强的生命力。一般来说,揉弦需要手指、手腕、手臂三部分,通过上下波动的方式共同、协调完成。揉弦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上下波动的幅度与频率。按照一般规律,在高音区上下波动的幅度可以小一些,但是频率必须稍微快一点,相反,音区上下波动的幅度应该大一些,而频率可以慢一点。揉弦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可以根据音乐的特质来,当音乐的基调是激动昂扬、斗争激烈的时候,揉弦的幅度就应该大一些,相应的频率必须快,跟上音乐本身的节奏;而当音乐是舒缓、平静、宁静、优雅的时候,上下波动的幅度以及频率都可以是中等水平,当音乐的基调哀伤、忧郁,就应该把揉弦控制在平和的频率和稍大的幅度。
4.手指压力的控制
由于琴弦比较敏感,按弦的力度对于音色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对于整个演奏的流畅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如用力过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左手移动不畅。这也是很多初学者经常犯的毛病,所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就必须缓解手指压力,改掉手指按压过紧的问题。在进行练习的时候,选择一个自身比较舒适的把位,轻轻用二指按在琴弦上,接着用弓子拉出按压力度最小的情况下的声音,让手指处于较好的状态,放松其他手指。这样即便没有用很大的力,也能拉出非常理想的音响效果。当处于较低的把位时,三指可以适当帮助四指,除此以外,其他食指应该处于松弛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一种较低把位,拇指都必须处于二指的下面。使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手指的平衡度。拇指也应该只使用最小的压力来帮助把握住琴弦,使左手减少紧压琴弦的压力。
5.掌握好演奏心态
在演奏中,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巧,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出发点,保持好演奏心态,以真善美为演奏基调。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家或者演奏家,要传递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思想,即便不能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也应该是善良的、美好的。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作品当中;也就是演奏者带有什么样的情绪色彩,那么作品就有着相应的感情基调,或激动昂扬,或轻快活泼,或忧郁悲伤,也有可能杂乱无章,总之,演奏者的情绪,决定着所演奏作品的感情基调。
也就是如此,很多伟大的演奏家都具有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灵魂,而他们的作品也大都是展现出人类精神伟大的一面,表现出世界美好的一面,值得“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6.低音提琴与乐团合作的技巧
一般来说,交响乐的演奏时间持续的都比较长,同时低音提琴又只是起到伴声的作用,所以,低音提琴的演奏者都是坐高脚椅坐式持琴。虽然如此,其在整个乐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是乐队完美演奏的基石,就像一栋建筑的基础,支撑着整个建筑结构,保持其该有的稳定性。要想完成出色的团队合作,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低音提琴演奏员要明白并且理解自己在乐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了解自己的责任与任务,不仅要提升个人修养,还要保证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演奏技巧熟练,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决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大局为重,不可一意孤行;第二,在演奏的过程中,不能自顾自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更应该配合指挥,与乐队的其他成员进行完美的配合,不仅要听到自己演奏的声音,也要关注别人演奏的声音,与整个乐队合作、团结,使得演奏更加出色、完美;第三,在乐队中,任何人都不是绝对的自由,必须形成一定的约束意识,讲究团体一致性,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演奏,那么演奏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最最基本的就是要统一弓法,这也是低音提琴演奏员最基本的专业素养。
三、低音提琴的重要作用
1.沉着的指挥者
在交响乐演奏中,虽然低音提琴的声音被其他乐器的声音所掩盖,看似非常的不起眼,但是实际却是整个乐队演奏的指挥者,具有很强的领导性。在演奏中,尤其是在一个团队的演奏中,很容易出现某个队员由于主观的偏好而随意演奏的行为,如此就失去了整体的协调一致性,产生一种相互对抗的情形,于整个演奏非常不利,使得整体效果失去应有的和谐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出现,就需要有固定的节拍进行提示,对音律进行统一,防止跑偏行为。
低音提琴声音色彩独立,具有打击乐的独特声音,容易识别,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以有力而稳定的节奏打出拍子,维持乐队演奏的整体秩序,关键时刻奏响旋律,对于全体乐手具有辅助的效果,层层递进,共享和谐。
2.低调的陪衬者
交响乐的组合中,根据各个乐器的音响效果,可以将其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个声部,低音提琴就属于典型的低音声部,它发出的声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乐队音域,使整个演奏更加富有表现力与创造力,同时也为乐队的演奏带来了很强的节奏基础,即便其他的乐器多如繁星,也可以在低音提琴的衬托下,发挥其应有的光芒。虽然交响乐的主旋律大都集中在中、高音部分,但低音提琴的音色则衬托出整体浓厚的和声色彩,实在是让人折服。
四、结语
在整个演奏过程中,不单单是靠作曲家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更是需要各个乐器与演奏者之间的默契配合,而低音提琴在整个交响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别的乐器无法替代与比拟的。虽然低音提琴的演奏并不是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是通过低音提琴的配合,交响乐的整体效果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使得表演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交响乐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可见,低音提琴在整个交响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智皓.低音提琴在中国民族交响乐队中的意义[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16).
[2]王希.谈中国低音提琴学会对中国低音提琴事业发展的促进[J].音乐天地,2013,(16).
[5]周力,杨舒童.低音提琴琴弓的构成及运用[J].民族音乐,2011,(01).
[4]焦蓉.谈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