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青
阅读理解是中学英语考试中的必考题型,主要用于检验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解题能力。这部分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英语学科考试中取得高分,同时攀枝花市中考题型中—完型填空与短文填空也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技巧有关,既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整体理解能力,也考查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逻辑推理、分析判断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提升至关重要。九年级的英语课本阅读量明显增加,难度加大,仅仅根据书本上的文本进行阅读的有效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因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不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会因人而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词量大,无法进行顺意理解;阅读速度慢导致无法完成其他考试题型,考试题型的解题技巧欠缺,不具备合理推理和判断的能力。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训练。
首先,正确处理遇到的生词。
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定会遇到一些生词,对平时不愿背单词,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就更容易气馁,失去阅读的兴趣。词汇的积累的功夫在平时,要求学生主动积累,教师严把词汇教学关并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对优秀的学生要求可提高到英英释译,以扩充其词汇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猜词方法与技巧训练。猜词方法可根据关联词猜词,例如: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 since, for, so, as a result…;表示同义关系的:and, like, just as…;表示反义关系的:but, however, though, although, yet, even though, instead (of)…;根据定义、释义、举例或复述猜词,常用的:be, be called, mean或破折号或定语从句等来表示;根据生活经验及普通常识猜词,如:China is our motherland.;根据意群判断词性猜词,如:I could see nothing because the light was so faint.也可巧妙避开生词,如: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可以绕开;如果生词不影响做题,就直接绕开忽略这个生词。利用这些技巧,学生对生词的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从而降低了阅读理解的难度。
其次,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要持之以恒。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语篇阅读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要求理解文章中叙述的具体事实和抽象概念;另一类是要求通过阅读文章,对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态度以及整篇文章的逻辑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据此进行推断。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精读与泛读的方法训练,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才能有效果。首先,在阅读时要气定神闲,注意力集中,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其次,要快速阅读的习惯。理解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我们要使眼停的时间相对增加,就要扩大视读的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并且把看到的东西迅速报告给大脑,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去推断。中考的文章的难易程度要求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个词左右。最后,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用笔划一划或记下来。读完每一篇文章,都应总结归纳一下,积累了多少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头一句话,往往就是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要留心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理解文章的主题。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回味一番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最后,从量变到质变要循序渐进。
从攀枝花市初中英语中考题型上分析,涉及与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的分值占70分,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我认为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文本的理解与作者写作的意图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文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努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分析与判断,学生在课堂上就会与教师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后提升自己。如此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积极的兴趣,不断地通过阅读与不同的作者交流,学习与反思。当学生爱上阅读,其主动阅读的内驱力一爆发,每天的阅读量就会随之而增加,越读越有收获,收获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