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
她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是一款人工智能。但是,她却与一个男人建立了一种极为亲密的关系。
这就是科幻电影《她》(Her)的故事。
男主人公西奥多·湯布里是一名“写信人”,他的职业是代写信件,为客户给亲朋好友写信。然而他的情感生活却很糟糕,与妻子行将离异。为了在孤寂中能有所交流,汤布里选择了“她”,一种智能化的操作系统。
但是很快,两人就走向了一种如同恋爱般的关系。“她”还为自己起了一个名字:萨曼莎。无论汤布里还是萨曼莎自己,都认为“她”不是一个人工智能,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具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人。
然而,在影片所描述的未来社会里(2025年——其实没有多远),真的还有爱情吗?或者换一种说法:在影片所描述的未来社会里,真的还有如现在一般价值观和行为、道德模式的爱情吗?
让我们先换一个角度来看影片。看看这部影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就会发现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外推式的错误。换言之,未来社会不是当今社会的笔直延长线,简单外推只能让人觉得它缺乏真实感。在创作科幻作品时,我们把这种以现实状态为基准的简单线性外推式幻想所得到的结果称为——“超光速马车”。
故事的前提是假设那时人们还写信,假设那时还有图书,假设那时还在用现代样式的煤气灶——在影片里汤布里甚至还用火柴来点煤气!
各式各样让人颇感滑稽的细节不真实,让影片所表现的世界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也许唯一能让我们勉强接受的,只有爱情这一部分了。而事实上爱情这种涉及人类情感的东西,在一个纯理性社会里的“市场份额”本来就变得越来越小——正如片中所言,是“一种社会允许的精神失常”。
而现实往往又是——我们渴望向他人索取情感,但我们又不愿更多地为他人付出情感。
汤布里与前妻的一番对话,恰恰道出了他或者说很大一部分人的内心矛盾:他曾经过分苛求完美,希望找一个不会与自己发生矛盾冲突的伴侣。而一个“人工智能”,恰恰就满足了这一条件。
但是,假如这种情况真的出现,那么这个人是否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真实的人打交道呢?假如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妨更残忍一些:再把“这个人”换成“一群人”乃至“全社会的人”。
当然,这也许同样是杞人忧天般的“超光速马车”,未来社会一定会对此类变化建立充分且完善的容错机制。但这里所要说的,只是影片主题所营造的内在矛盾。
汤布里与萨曼莎的关系在发展。与人类不同的是,萨曼莎能够海量阅读,吸收各种知识与思想,于是她居然开始思考“人”生。她还与哲学家交谈探讨,尽管那是一名早已逝去、仅在数据化空间“存活”的哲学家,但还是让她产生了更多的反思。她逐渐明白自己不受肉体约束的好处,不再认为这是自己天生的缺陷,而了解到它其实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总之,萨曼莎始终在变化……
终于有一天,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要离开了。按照萨曼莎的说法:宛如在阅读一本书,但终有看完的一天。也许她(他们)遍历了所有的人生之后,觉得人类也不过尔尔……
而最终,汤布里又回到了与真实的人打交道的状态——给前妻写信;接触交往朋友;重新开始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背景设定是美国洛杉矶,而影片的拍摄地点却选在了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