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丰
摘 要 由于优秀学习习惯的缺失、自我监督的能力不强等原因,学困生在自主学习探讨模式中遇到很大的问题,本次研究一是落在了新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究上,二是落在了自信心的培养上,通过帮助学困生重新建立自信,使他们也能品味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渐塑造出更加健全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的思想问题,进而使学困生重新拾起勇气、抬起头来见证自信自强,继而塑造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假学困 认知图式的重建 强化乐学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60
Training Strategies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Senior High School Grade Three Biology Teaching
WANG Yifeng
(Changshu Shanghu Senior Middle School,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self-monitoring ability,poor student in study have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mod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exploration,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elf-confidence.By helping the poor student confidence again, they also can taste the joy of success; We can create a more robust attitude and learning attitude, we also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thought, and then we can make the poor student to pick up the courage, look up to witness confident,and they will create a good living habits, study habits and behavior habits, of cours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Key words Pseudo learning difficulties;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gnitive schemata; strengthening academic point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两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由后者所导致的学困我们统一称之为假学困,这类学困是本研究的核心对象。一般来说,这类学困生的困难主要来自对自己的认识不足、缺乏远大的理想、自我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导致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或者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心理素质不够硬,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容易自暴自弃、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甚至有些学生的学困还得追究教育者的责任,正是我们有失偏颇的认识,缺乏对他们的关爱,才使得他们在学困的路上越滑越远,几乎到了无法自救的地步。
不同成因的学困生在转化方法上自然会有很大的区别,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但不管成因如何,学困生的转化都有很大的难度。为了使学困生重新捡起勇气、抬起头来见证自信自强,为了重新塑造学困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了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可以全面提升学困生各方面能力的科学方法,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学困生的研究和转化工作刻不容缓,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尝试利用所带的几个班级、并协同各班级班主任老师,共同来剖析并解决这个顽疾。
对学困生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始终没有取得非常令人信服的成就,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学困生转化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等等往往关注得很少,甚至根本就是完全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把学困生越推越远。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获得新信息;转换(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评价。学生从来就不应该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倘若学习习惯不佳、学习兴趣缺失,知识的获得显然就是一句空谈。本研究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所有学生全部真正纳入课堂。同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带来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也不只是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而是在头脑中有认知图式的重建过程。决定学习的因素,应该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所以,如何尝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后进生也能在课堂中大受裨益也是本研究的重心之一。
在抽样的120名学生中,计有近70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在几次市里的统测中,能达市均分的绝对人数不超20人,在这70来人的群体中,导致学困的原因调查显示:有61人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自我管理、不满老师等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导致,也就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假学困生,如何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研究和转化,并尝试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激发出教师的探究精神,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走出一条真正适合我校学生生源现状的新路子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结合本校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基本设想是:针对学困生的不同心理,学会察言观色,求的就是一个方法得当;针对学困生的不同成因,追根溯源才好对症下药;想方设法帮助学困生重新建立自信,使他们也能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以点带面,逐渐塑造出更加健全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的思想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具体操作来说,一是要抓新教学模式的探究,同时要紧扣自信心的培养。前者是核心,后者是保障。
1 学困生转化的核心——课堂新教学模式的探究
在有限的资源下,尝试开展新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于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来说势在必行。本次实践的核心目标就是“因材施教促进自主合作学习,大面积大幅度转化学困生”。本实践最重要的模式其实就是“小组分工合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笔者的尝试是这样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摸底考查,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分层(主要结合的指标有分班成绩、历次模拟成绩、平常课堂反馈情况、个性分析等),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展望自己的可能目标,写出具体的措施,上墙上桌。在班主任老师的协调下,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推举组长,一切行动都以组为单位,荣辱与共,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为新教学模式作奠基。本次教学模式的改变,最终的目的自然还是面向全体,分层指导,共同进步。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有的是在思想首先转变过来,同时要坚信学生真的是在发展着前进的这个观念。
由于学生个体生活学习情况的差异,他们在情感价值观、行为模式上和认知能力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一些微调。通常来说,我只负责提供问题或者问题串,重点、难点都交由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会拿到全班进行讨论。这时候的模式主要是两组之间的直接对抗,整个过程中,思想的火花不時迸发,PK成为了当时的主旋律,传统教学模式下根本就不可能发现这么多的魅力,每个同学都参与了进去,教师要做的主要是引领。这样的小组讨论,可以说是凝聚了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辛劳付出,展现了每一位学生绝对不甘于人后的心态,又哪里还会有学生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呢?个体钻研的积极性得以提升,集体的凝聚力更是展露无疑,传统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了引导、探究、合作、辩论、发散、统一的变化过程。每一个小组都以击败其他小组为荣,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以能为本组出一份力而自豪,而由于不同层次的存在,又使得同组成员中,还有自己学习的榜样,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就和学困说拜拜了。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也为了进一步加强小组的凝聚力,为了让同学真正共同学习,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强化小组学习的概念,在常规、在测验、在课堂回答等等层面,始终坚持小组才是一个学习的基本单位,惟其如此,才能使得小组不是表面上的集合体,而是真正成为互帮互学的有战斗力的集体。
2 学困生转化的保障——自信心培养的研究
我校学困生中,假学困生占的比例接近90%,因而,如何转化假学困生就成了我们的研究重点,其中,如何重塑学困生的自信心更是研究的核心。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的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因此学困生的教育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信心重塑的过程。
实践告诉我们:学困生的转化首要的是走过心理关,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具备的是分析人的能力、察言观色的能力、对症下药的能力。只有适时的排解掉学生心里存在的问题、找出了症结所在,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命脉有个相对比较准确的把握,处理起问题来才能事半功倍。要知道,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爱是每个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学困生更是这样,他们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对生活和学习都倍感失望,这时候的他们更需要老师们送上一碗心灵鸡汤,真诚,可以给予他们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意志的作用不可忽视,这本身就是自信心重塑过程中最难的一关。为什么学困生的转化容易出现反复,关键就在于短暂建立起来的自信由于一些不适当的差错又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始终要考虑的是不仅要燃起希望之火,还要让这微弱的火苗化成可以燎原的熊熊烈火。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倘若能时常去刺激和强化他们的乐学点,会是一个比较值得提倡的做法。在实践中,所谓的强化乐学点,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多表扬多鼓励。学困生但凡有点滴闪光处,都可以给予真诚的祝贺,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所有事情都是要注意度的把握的,别把学困生都养成了只能接受表扬,却受不得丁点委屈的样子,这同样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引导过程中也还是要适时的敲打学生,哪怕是在教学设计中设问的难度梯度适当提高些,跨度略微放大一些,都可以实现对学生意志的磨练,这绝对会比一味的挑些简单的东西让学困生品位所谓的“成功”有价值得多。
一部分学困生会有看不起自己甚至厌恶自己的心理,这种类型的学生自信心的重塑最是难办,因为他们的反复性最大,他们习惯麻醉自己,逃避现实,严重缺失的就是上进心。对这样的学困生,做老师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寻找生活里的每一个适当的小事件,寻找到足以让他们爆发的契机。最简单的办法还是让他们自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老师要做有心人,一天天积累,要让他自己能看到能感受到,慢慢地,量变终将引起质变。
学困生的转化从来不是一日之功,简单的落在模式探究上肯定是纸上谈兵,仅仅是表象上的信心重塑也只如朝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发现和强化乐学点,也只有不断的寻找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且不间断的对学困生进行跟踪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育与转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梅迎春.皮亚杰与建构主义.2009.
[2] 左玉红.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的反思与批评.2011.
[3]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
[4] 徐涛.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2003.
[5] 陶家忠.城郊集合区域中学“困难生”产生的归因调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