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威 吕荧 刘亦斌
摘要:巨大灾害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同时还伴随着道路损毁,电力中断,给水不足,排水受阻,通讯不畅等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这些设施的破坏势必影响避难场所的避难承载人口承载能力,导致次生灾害如火灾,瘟疫的发生,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在多次破坏性灾害后发现,避难场所一旦遭受地震等灾害破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使灾后应急救灾工作和后续回复重建工作受阻,从而使灾情进一步恶化。所以灾后避难场所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避难场所;评估;灾害破坏
中图分类号:TU98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a)-0000-00
引言
避难场所是指定用于因灾害产生的避难人员集中进行救援和避难生活,配置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应急辅助设施的避难场地及避难建筑[1]。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场所,减少人员的二次伤亡。多次的灾害发生证明,虽然避难场所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也表现出了弊端。国内外诸多避难场所在重大灾害发生后都有避难场所因为各种因素而使自身避难人口承载能力下降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发生致使受灾群众无法在受灾以后第一时间得到避难服务,降低避难人口疏散效率。
1.灾害对避难场所的危害
灾难的发生可能会使避难场所的基础设施,基本构造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降低避难场所承载避难人口的能力和其避难功能性的缺失。突发性灾后发生后,怎样对受损的避难场所进行有效的快速评估,从而为灾后救灾提供有效的指导,协调各个部门的力量,集中灾后有效资源高效抗灾,提供第一时间的技术支持。为灾后修复和重建家园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特别是对灾后责任区从新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是一项极其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如日本1964年新泻地震中,震前依据《灾害救助法》设置了避难疏散场所,规划布置了27个避难场所,灾后累计受到避难服务的人口达到23万人。调查表明,在道路上避难的占31.9%,在空地上有29.0%,在学校9.4%,在高台上13.9%,没有避难的15.8%[4]。但是地震中应急避难场所的大规模的破坏,致使受灾群众露宿街头,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灾民在废墟上度日的情景,以及避难场所缺乏有效的抗震救灾物资,避难场所设备不同程度的损坏,都致使灾后的救援等一系列工作无法顺利快速展开,这些避难场所在灾后所暴露的弊端都对避难场所灾后评估及责任区调整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灾后避难场所评估的意义
由上述灾后避难场所暴露出的问题可以看出,灾后避难场所遭受一定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灾后现象是灾后避难场所避难能力判断不足,责任区划分有误而造成的灾害进一步恶化的表现。所以如何使失去部分功能,受到一定破坏的避难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
最直接地接受受灾市民,保证居民安全避难成为了关键[2]。因此,灾后如何对避难场所进行有效的评估进而从新划分责任区调整成为了灾后救灾迫在眉睫的需求。
灾害发生后,减轻灾害损失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措施。我国的自然灾害综合应急能力较以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灾后灾情快速获取和评估也在从各个角度突破。但是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仍然依在,一方面,由于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会破坏应急设施,导致其失去服务能力,出现避难场所有空间,无能力;有场所,无设施,无标识的现象。另一方面,重大灾害发生后,救援工作量巨大,致使个别避难场所涌入多个服务区,导致避难场所无法提供确实有效的避难服务。山崩地裂,道路损毁,大批建筑倒塌,通信、电力、供水中断等等,致使避难场所功能失效的概率大大提高,承载避难人口的能力也会因此大大折扣,这些促使了灾后避难场所的评价指标以及标准的确立,进而对灾后避难场所进行有效的灾后评估,最终达到把灾后有限的避难减灾资源充分整合利用从新划分避难责任区域,达到灾后避难场所物尽所能,抗震减灾的目的。
3.灾后避难场所评估研究现状
我国对灾后避难场所研究现处于探索阶段,张敏,朱建明依据失效设施数目不确定的特点建立了双层随机规划模型,通过给定等价模型,计算上下界,使双层规划模型的计算难度大大下降,并给出了补充选址方案[3]。
万晓榆利用P中值保护模型建立了中断情景下的应急保护选址模型,预设各个设施工程存在失效可能,目标函数设定为资源响应时间[4]。
以上研究虽然考虑了避难场所失效问题,但是只是停留在灾前阶段的预估性的避难场所失效,缺乏一定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或是对灾后设施进行单一评估,没有对灾后避难场所进行实际失效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对避难场所灾后的评估没有提出评估指标以及标准,对灾后避难场所的责任区调整也较为欠缺。
结束语
灾后对避难场所的评估及责任区调整方法应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科学规划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制定有效应急减灾对策具有重要意义[5]。对灾后避难场所进行评估,确定灾后避难场所评估程序,评价指标和标准[3]。从而科学严谨地对灾后避难场进行是否破坏,破坏程度如何,承载避难人数是否降低,功能是否完善等进行判断,进而对受灾地区进行避难场所责任区调整,并建立合适的优化模型。此次研究将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避难场所服务于受灾群众,以达到救灾迅速,及时有效,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S].GB51143-2015.
[2] 蒋蓉,邱建,邓瑞.汶川地震前成都市避难场所应急能力评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0:170-176.
[3] 张敏,朱建明.基于失效情景的应急设施选址问题[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1),105-152.
[4] 万晓松.中断情景下应急设施保护选址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7),98-102.
[5] 初建宇,马丹祥,苏幼坡.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模型的城镇固定避难场所选址方法研究[C]. 第七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学术研讨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