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课标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阅读,就要通过识字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广泛阅读,就必须大量识字;写文章,就要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会用字组词,以词造句。所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识字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汉字繁多的笔画,复杂的笔顺、结构给学习增添了许多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进行细致找到形近字之间的细小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单形义的统一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抽象的文字符号去联想生活、联想事物,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养成良好习惯。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同时发现学生当中普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看到一个学过的字一下子读不出来,但是他马上口中念念有词地把这个字所在的儿歌念出来,等念到这个字时,就想起读音来了。这个现象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会认,离开它,学会就不会认,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个字,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能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在社会上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
二、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三、结合语言环境。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 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因此,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小学生语言认知规律。
如:以“商场”一词为例,农村孩子对“商场”一词的概念不是很清楚,通过“商场里东西真多。”“在商场买东西真方便。”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他们就基本了解“商场”的意思。通过一定的反复后,对这两个字的掌握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在考察时如带上这个语言环境“我在商场里买了许多文具。”要学生认读“商场”一词,学生会比较容易认出。
四、体验现实生活。
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它与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又准确而客观地反映着生活。积极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既能丰富学生的经验,又能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生活中认识的字,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认识教室内物品的名称,知道所授课程的名称,认识常吃的水果、点心的名称,认识校内经常接触的字,认识说明书里的汉字……
五、编写顺口溜。
倡导自主识字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新教材则处处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时空。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自主创造、随时交流识字方法,任何稚嫩可笑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的良方,我们都不能否定,都应该鼓励。平时经常这样提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用的什么好办法?请你来教教大家!”“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最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样既能让大家分享识字的乐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飘”字,学生就有很多自己的办法:有的说:我是这样记的:飘是左右结构,左边一个票,右边一个风;有的说:我把飘和漂来比,漂亮的漂去掉三点水换上风字旁就是飘;还有的说: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右边风吹左边票,车票随风飘呀飘。
六、进行归类识字。
汉字中占较大多数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在教学中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认识一个形旁,便可联带认识一长串汉字。如在教学《操场上》一课时,先把学生领到操场上,接着有意识地带着学生一起玩,让学生在尽情地玩耍中体验,然后让学生猜猜“拍球”的“拍”和“跳绳”的“跳”分别是什么旁。当学生脱口而出提手旁和足字旁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打、拔、拍”和“跳、跑、踢”,并通过这两个偏旁顺带认识了“扔、抓、捡、捉、指”及“蹦、跨、蹬”。学生轻松地学握了字音、字形,对字义也有了一定地了解。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在识字中便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七、开展画图识字。
在教学“鱼”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画一条自己喜欢的鱼,再让学生观察,你能说说你画的鱼与“鱼”字有什么联系吗?学生马上在“鱼”字中找到鱼头、鱼身、鱼尾。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在画画、比比、说说中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八、利用蒙学识字。
传统蒙学识字,写字经验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教会儿童认识相当多的字。这是“韵语识字”的经验。由于汉字是但音节的,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整齐押韵,念起来琅琅上口,读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显示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更比一开始就年参差不齐的句子好。
古代的“三百千千”即《三子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的等等的识字启蒙教材,对识字教学非常有益。还有如《四书五经》,《道德经》,《弟子规》等对孩子的道德,语言,习惯根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小学时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教小学生识字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注意小学生的兴趣,遵循教育的原则: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只要我们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特点出发,在小学生识字方法指导方法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会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为现代小学语文教育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