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爱国热情;价值取向;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93—01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谓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人类的道德情操、人格精神、生存状态等等。人文教育则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母语,语文不仅是一种语音和符号系统,更重要的是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毫无疑问也在传授中华民族的美德、思想、感情。所以,小学语文教育要全面体现人文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打好他们人生的底色。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内容,如《詹天佑》,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写詹天佑在极其险要的自然条件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重任,以自己的智慧与坚强意志出色地完成了铁路,给中国人民出了一口气,他的爱国精神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应抓住爱国这个主题,围绕詹天佑的艰辛劳动和智慧来表达内心对祖国热爱的情感,以学生读、悟、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领会“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背着经纬仪”、“他带头挑水”等词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与优秀品德。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正是这一连串的行动感召了读者。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搜集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相关资料,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爱国志士的行动,来感召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人格。如,《桃花心木》一文,课文描写了种树苗的人对桃花心木的培育方法,通过偶尔的浇水来培养桃花心木的坚强生命力。在教学中突出此重点,让学生领悟故事中蕴含的内涵、生命的真谛。在学习《顶碗少年》等课文时,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反复品读,小组讨论,从最先感知到最深的感受,体味生命的价值,以此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珍视亲情
亲情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奢望他去爱别人呢?所以,在教育回归人文性的今天,突出了亲情的教育,如,《怀念母亲》,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思念,告诉我们亲情之爱是最难忘的。所以,教授此文时应紧扣“思念”这条主线,抓住人物的心理与景物描写,让学生反复研读、理解“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这句话,让学生理解其实真爱就是互相关心、体贴。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分牵挂,无不渗透浓浓的爱。
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大自然是绚丽多彩、非常迷人的,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美丽,才能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教材编选的内容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山雨》,课文把山雨作为一条线索,将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勾勒出山雨的丰富意韵,让学生感受山雨的美好,把山雨人格化,或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或事物,很含蓄地抒情,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而这种感情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同时结合教材让学生搜集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如《鸟的天堂》《桂林山水》等,开展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五、培养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内容是与生命意识紧密相连的,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狼牙山五壮士》《向命运挑战》等课文,这样的内容对生命的赞歌,对生命的尊重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非常感动。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出发以及生存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触到生命的可贵,从此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命的价值。
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美的事物是人们最乐于接受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字里行间充溢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美。有描绘美的景物,如《黄山奇石》《五彩池》《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有刻画美的人物形象,如《晏子使楚》等;有记录美的斗争生活。这些课文都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在引导学生体验美的同时,分辨善恶、是非、真伪,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另外,像《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等文章都是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的好素材,语文教师要通过这些课文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爱别人,学会感恩,用爱心面对世界。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