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学丽
摘要:公共经济学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尚存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教辅材料缺乏、案例搜集困难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教学内容设计、增加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给出提升我校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28-02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主要以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公共部门职能及其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应用范围广泛。随着国外凯恩斯主义的日渐兴盛,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全面深入,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公共经济学的地位因此不断提升。公共经济学在我校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分别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公共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是摆在每个授课教师肩上的重要任务。
一、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引入中国的时间只有十余年,其萌芽于财政学,但在其逐渐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上又有所不同,日益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公共经济学在授课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与多学科交叉,授课难度大
公共经济学虽然属于经济学的分支,但其研究范围超越了经济领域,而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福利经济学,还要掌握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二)实践性强,教师备课负担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摸清理论发展的脉络,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又要让学生放开眼界,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了解政府收支、预算等实践知识,增强其实际运用和动手操作能力,以提升管理类学生的就业技能。而经济实践是鲜活的,经常变动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跟踪国内外经济动态,争取把最新的实践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去认真思考,从而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
二、公共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还是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仍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公共经济学目前还是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教师担任主要角色,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一人唱独角戏,侧重于讲解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互动较少,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运用较少,学生听课的兴趣不高。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上,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所占比重不大,通常只是依据学生出勤率和平时作业得出。这样的考核方式助长了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听课模式,而且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中学时代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为考试而学习,养成了期末考试前熬夜突击背诵的习惯,即便平时不用功,考试也照样能够过关。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教学效果自然就打了折扣,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经济学理论内容所占篇幅很大,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不考虑本科生的特点,一味偏重于基础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知识的传播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我校管理类的本科生来说,以北京生源的学生为主,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考研的同学并不多,因此他们对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并对其日后工作能够有更多帮助的内容需求更大,对高度数学化、模型化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大,最多也就是应付一下考试,等考试一完内容也就全忘光了,致使这样的课堂讲授效果不佳。
(三)教辅材料缺乏,案例搜集困难
公共经济学是从国外引进的学科,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但是目前公共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还是以国外的案例为主,缺乏本土化的原创的案例,学生领会起来有隔靴搔痒之感,不太容易产生共鸣。有些国内编制的案例教材,教学适用性不高,多是些零散的案例堆积,缺乏公共经济理论和案例的有机结合。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三、提升公共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提高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全面进行调整,方能取得实效。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部分的比例
任何一门课程内容的设计都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取舍。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针对同一门公共经济学课程,其本科阶段处理为《公共财政学》,硕士学术型阶段处理为《公共部门经济学》,MPA的教学中则处理为《公共财政》。我校的本科生与人大的本科生情况不同,更应侧重于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所以将其处理为《公共财政》是比较合适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公共经济学理论部分可以安排■的课时,实践部分可以安排■的课时,以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公共支出管理、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税收制度、公共债务管理、公共预算管理和公共财政政策的讲解上,这些内容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具体工作会很有帮助。
(二)增加实践环节,突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大学生只懂书本知识、实践能力差、工作后难以迅速融入岗位的弱点,现在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搭建实训仿真平台,建立实训仿真实验室,搞模拟实践教学,效果不错。我们可以利用我院现有的实验室,设计并加强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充分利用北京市的人才和地域优势,聘请政府部门的官员为我们做专题讲座,结合其亲身体会,用形象的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如何与工作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同时,我们也可以领着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一线,到北京市的财政部门、城管部门、税务机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等政府机关进行“亲密接触”,了解其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争取把这些单位扩展为我们的实习单位,每年委派一定的学生过去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适当地把课堂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研究型教学法、实践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公共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其中,案例教学法是比较适合公共经济学特点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平时要多注意搜集与公共经济学课程紧密相关的、适合本土化特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强的案例,将其不断充实到公共经济学的案例库里。比如,讲到外部性理论时,可以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雾霾问题进行探讨;谈到寻租问题时,可以把近期社会上曝光的贪腐大案引入课堂;还有土地财政涉及到的各地暴力强拆案例、社会保障涉及到的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等实例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案例。案例教学法可以分几个步骤展开,在导入案例之前,先要给出案例讨论想要达成的目标、案例的背景和相关理论;然后介绍案例;接下来布置讨论题进行讨论,请学生就上述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及理论升华,并提出展望。
公共经济学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上许多热点问题,比如老百姓普遍关心并热议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攀升的房价问题、医疗保险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热点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讨论题目,通过小组讨论法来加深对公共经济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理解。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给学生下达任务目标,提前留出一定时间交给学生准备,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提出质疑,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小组讨论法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一起实施。
现在的大学生科研兴趣很高,学校也设置了很多针对大学生的科研项目。教师可以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他们深入思索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鼓励学生申报科研立项,或者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研,获得一手资料,在老师的带动和辅导下,提高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此外,还要改革过去过于注重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把学生在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及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分出等级予以评定,同时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纠正学生平时不用功只在期末搞突击的恶习。期末考试也可以不拘一格,不必只局限于闭卷考试,可以是案例的搜集与评析,或是就某一社会问题的调研报告,或是名著选读的读书报告,或是分小组的问卷调查报告等诸多形式。总之,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最后,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下的沟通交流也非常必要。教师可通过网络课堂答疑、电子信箱、QQ、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学生在课下讨论相关问题,答疑解惑,既可以较好地辅助支撑课堂教学,又可以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新华.公共部门经济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晓玲,周蕾,周月书,李放.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7,(3):38-40.
[3]汪冲.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J].重庆与世界,2011,(6):43-44,50.
[4]郑建明,顾湘,杨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激发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