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雪
摘 要:莫高窟是隋唐时期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作,它无论是在窟的规模、作品的数量还是装饰艺术成就上都堪称世界之最,为我们继承民族艺术遗产、古为今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借鉴资料。本文通过对莫高窟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壁画及彩塑等方面的分析,展现其艺术成就,以期使我们从中能够受到启发,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关键词:莫高窟;装饰;艺术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 丰富多彩的图案特色
1.1 地砖图案和边饰图案
莫高窟一些较大的石窟都曾铺有模制的浮雕花砖,这些花砖如花似镑,与四周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构成一个整体。现在花砖虽残缺不全了,但仍处处可见。花砖呈方形,每边约30厘米,早期的稍大一些,晚期的较小,上面都模印着匀称的花纹。边饰图案一般位于石窟窟顶的藻井中部外沿四角,石窟窟顶四坡壁画交界处;有的边饰绕窟顶一周,起间隔和装饰的作用。从图案形式上看,边饰图案在莫高窟的装饰中称得上数量最大,变化也最丰富。其功能既用来区划壁画,同时也形成壁画的“外框”。
1.2 平棋图案和藻井图案
平棋图案在莫高窟装饰图案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其艺术性使人赞不绝口。平棋图案也就是对天花板的装饰,即在天花板上区划成若干正方形,再运用正方与斜方的累积套接,构成建筑上所谓“斗四叠涩”的形式。再在这一结构的每一空间,配置各种花纹。莫高窟的藻井图案,约有420顶,变化形式很多图案复合较为繁缛。320窟窟顶的藻井是唐开元时的代表作品,中心团花,边饰层层相连,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显得严整而又有变化。设色朱紫并丽,青绿交辉,具有热烈而浓艳的色彩效果,显示出辉煌灿烂的盛唐风格。
1.3 染织图案和人字披图案
染织图案是指彩塑及壁画中的佛、供养人服装上所绘的精细的花纹。这些花纹是对当时流行的锦缎花样的模拟,如联珠团窠纹、狮凤纹、团花纹、方格纹,以及僧侣袈裟上的所谓“田相纹”等。彩塑服装彩绘从隋代起日趋富丽,供养人服装以唐代描绘最精。染织图案中还有不少外来的成分,如隋代的联珠飞马纹锦,唐代的葡萄缠枝纹锦、联珠立鸟纹锦等。从早期的敦煌莫高石窟来看,入门的窟顶处就能见到一种与“人字披”形相同的图案,然后才和平棋部分相连,这种装饰手法主要源于对我国传统建筑样式的仿制。而起脊的人字形,在两面斜坡的映衬下,一条条隆起的石椽格外突出,间隔用颜色描绘得甚是鲜明,并以长方形图案加以填充,图案的色彩以青绿、黑、白、赭为主,多为白地,色调偏冷。
1.4 龛楣图案和光背图案
石窟内的佛龛,是凿在壁上的柜,供着佛、菩萨的造像,大者可容数十尊像,小者则仅盈尺。沿着龛口之上有一个重点装饰的部位,呈弓形装饰,称之为龛楣图案。龛楣图以缠枝忍冬为多,穿插伎乐、鸟兽等,忍冬常常夸张如树林,而人物、鸟兽则嬉戏栖息期间,有着生动的意趣。“光背”是以图案来表示一种光焰的形式,通常在菩萨和佛的背后或者脑后,以画上一个莲花瓣形、椭圆形或圆形的光圈来表示。脑后的光圈就是“头光”,也叫“项光”,俗称“圆光”;“背光”就是背后的光圈,背光和头光统称为“光背”。
2 彩塑和壁画的浓厚装饰性
2.1 彩塑和壁画的线描构图
我国的传统绘画都是先用线描来造型的,无论是对象的轮廓还是表情等都通过线描变成线条,线条本身具有装饰和表现功能。敦煌莫高窟壁画就大量地运用了线描,并通过影衬和渲染,使线描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但是在用线描造型的过程中,还必须凭借艺术的高度概括和丰富想象。隋唐在勾线时,除了常用的色系外,还大量运用金线来勾勒。后来随着人们的创造力不断提升,“沥粉”开始出现,这种物质能让线条凸起,更加凸显了其装饰性。此外,构图作为绘画所表现的手段方式,其章法布局不管是独立成幅的、连续故事性的,还是带有组画意味的,都必须遵循呼应、宾主、虚实、开合等原则。对于画面的组织,并非能用“对景写生”方式直接就可获取,而是通过对主题的突出,突破时空的限制来加以取舍。同样,就塑像的造型来看,尽管其风格特点具有时代差异,但是所有的仪表神态,亦静亦动,都十分强调细部袭饰和临划的效果。有的如同京剧的“亮相”,虽然动作较大,但没有一种失去平衡的感觉;有的如同舞蹈中的身姿,秀美矫健、柔婉婀娜。泥塑加彩绘是莫高窟塑像的一大特征,二者结合得完美无瑕,呈现出了浓厚的装饰性。例如,根根匀称且自然的发髻须眉,丰富多彩的服饰杂佩,无不体现出对每一个细节的精致装饰。即便是早期的那些泥塑,虽然着彩描花不多,但其衣纹飘逸流畅,也显示出了强烈的艺术性。从莫高窟泥塑以及壁畫的色彩来看,同装饰图案一样,都比较重视重彩设色。各个石窟之间,尽管其主色调在时代性上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是通过一种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实现这种色彩的调和。有的十分飘逸,有的十分沉着,有的十分辉煌。总之,石窟艺术的完整体现也是与色彩的统调紧密相关的。
2.2 彩塑和壁画时代背景呼应
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及壁画,装饰性体现得较为浓厚。不管是人物的造型、服饰、动态,还是色彩和构图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对装饰手法的充分运用。因为就装饰性实质而言,它是形式美的必要构成要素,也是每一种艺术缺一不可的。莫高窟的艺术作为一种古代文化艺术,同样也需要任何一个构成部分以装饰来达到其整体效果并予以呈现。从早期的意义来讲,艺术的第一性是以实用为目的,审美则只是从属于实用。从壁画发展来看,就经过了从实用艺术到欣赏艺术方向发展的过程。两汉之际,佛教和道教的兴起和传入,就充分利用了艺术这一实用性,不仅将其用来装饰庙堂建筑以体现建筑的装饰性,而且也将其作为一种向人们宣传迷信的一大工具。佛教艺术的产生及发展,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在北朝时期,苦修和劝善是其主要号召;二是在隋唐五代,“西方净土”则被认为是引诱和炫耀;三是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威吓和恐怖是其主要手段。艺术上的这一转变,主要与时代背景以及宗教本身的发展分不开。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来看,大多数是对前两个阶段的反映。
3 结语
莫高窟堪称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稀世宝藏,其艺术成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单从莫高窟的装饰来看,无论其整个布局还是丰富多彩的图案,都具有优美而强烈的装饰性。本文从敦煌莫高窟的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壁画及彩塑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使我们从中能够受到启发,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邵强军.敦煌莫高窟人字坡装饰图案探析[J].山西档案,2012.
[2] 李敏.敦煌北朝龛楣图案演变及其装饰特征[J].敦煌研究,2011.
[3] 李敏.莫高窟西魏北周装饰图案研究[J].敦煌研究,2010.
[4] 李育红.敦煌石窟造像与壁画艺术探讨[J].当代艺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