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春燕
【摘要】2013年前后排舞运动正式进入高校体育课程,虽然各校对排舞运动的价值、地位存在差异,但排舞运动本身在塑造学生形体、舒缓学习生活压力、提高学生气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价值还是得到了统一认识。排舞运动进入高校教学体系的时间较晚,但一经引入由于排舞运动自身的魅力还是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有着较好的学生基础。但通过课堂观察及调查问卷得来的反馈来看,高校排舞运动的发展现状存在不少严重问题对该运动的发展形成很大制约,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师教授经验、学生认知程度、参与程度几个大方面上,如若能够正确认识并积极改进则对高校排舞运动的推广和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建设意义。
【关键词】高校 排舞运动 现状及发展 对策
前言
排舞运动自2004年引入我国以来由于其在步法变化、动作循环、音乐风格等方面的丰富变化和内容的广泛特点深受国人喜爱,且经历了快速传播与发展期,特别是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排舞运动列为一个比赛项目,并首次编写了《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草案〉》,这也为高校排舞运动的开展与推广提供了依据。自2011年全国性的排舞总决赛更是形成了常规赛制,表达了官方对排舞运动价值的认可。由于高校学生是一个对文化理解能力、新事物传播能力和创造性较强的群体,在高校推广排舞运动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推动该运动的广泛发展并较易形成长期性、持续性的影响力。早在2013年我国首次主办了高校专业排舞教师培训,为髙校排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看到高校排舞运动取得可喜发展的同时,而体育课堂是高校学生了解排舞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课堂观察及调查问卷手段不难发现,排舞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排舞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目的在于为排舞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1 高校排舞运动的发展现状
1.1 课程设置水平整体低下,缺乏理论性、科学性、体系性,严重影响教学设计
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的依据,虽然自北京奥运会后不少高校都将排舞纳入了体育教学体系,但由于国家体育总局至今仍未编写出一部统一的、权威的用于高校排舞教学的专门教材,这也制约了高校排舞课程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使得高校排舞课程无论就课程大纲、编选教材、教参、还是堂教学的的组织与呈现及评价都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在调查问卷所设置的关于“排舞运动教学资料来源及依据”问题上,85%的教师填写了“自选音像资料”、“来自网络排舞视频”及“自身对排舞运动理解水平”,仅有不到6%的教师是经过各级官方组织的排舞教师专业培训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如整合排舞运动的理论与培训实践经验并结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来科学设置课堂教学,而高达90%的高校排舞并未经过专业训练,仅仅是掌握几种排舞曲目之后就开展了排舞教学活动。排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运动,由于缺乏统一、权威的全国性教材,单靠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无法完成课程设置的重任,这也就使得我国高校排舞课程设置水平整体低下,严重影响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效果。
1.2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培养及建设意识,不利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提高
由于排舞运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对排舞组件的步法、音乐、编舞等方面认识和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排舞的呈现水平,因此高校排舞教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养,良好的师资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但是由于全国性的高校专业排舞教师培训每期所接纳的学员数量及其有限,教师队伍的培养主要还是依赖学校和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但通过调查发现,由于高校排舞运动起步较晚,难以达到能够参加全国性比赛的水准,在短期内也不会出成绩,在学校荣誉驱使下,绝大多数高校相关领导和体育教育部门并未对排舞运动投入应有的关注和扶持,特别是对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上更是缺乏投入,不利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提高,这也必然导致排舞师资力量薄弱,不少教师由于从健美操等专业转入,对排舞运动的理论及艺术价值缺乏体系认识,在教学上显得捉襟见肘,又由于缺乏学校的支持,更不愿担任排舞教师工作甚至积极推广排舞课程。
1.3 学校缺乏宣传及比赛活动组织,学生认知程度、参与程度较低
宣传和比赛是校园活动推广的重要手段,由于排舞教师数量上的紧缺难以形成推动排舞运动校园宣传的组织力量,更难以组织更为复杂和耗费精力的校园比赛活动,这也就制约了学生群体对于排舞运动的认知程度,不少学生之所以选修排舞课仅仅在于一时的好奇,当真正选修该门课程后,由于受教师和教材的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难以体验到排舞运动自身的魅力,随着热情的减退,学生的参与意愿及参与程度也随之猛降,这对高校排舞运动的良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 高校排舞运动发展对策建议
2.1 相关教育部门正确认识排舞运动价值,加快教材研发及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国家体育总局是我国体育项目推广的权威部门,教育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学校是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因此要想彻底改变我国高校排舞在教材和师资上的尴尬局面,必须提高权力部门的认识,并形成多层级研发、培养力量,尽快组织统一教材的研发工作及持续性高校排舞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进修等培养工作,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排舞课程的教授水平。
2.2 形成多层级校园推广力量,提高学生对排舞运动的认知度,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排舞教学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程度也将反过来影响该课程的推广与发展。要想提高学生对排舞运动的参与热情,则需要学校层面加强认识并形成以“学校—教师—学生社团、组织”为基本结构的多层级校园推广力量,通过各级比赛的组织、社团和校园展示等形式创设良好氛围及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尧.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 搏击·体育论坛,2013.10
[2]杨焱. 重庆市普通高校排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2014.3
[3]郑巧玲. 高校排舞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研究[J]. 艺体教学,2015.35
[4]郑丽红, 许爱梅. 高校排舞推广现状与策略构思[J] 群体·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