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明剑
受市场份额决定营业利润的旧观念束缚,商业银行重发卡轻服务的发展思路渐行渐远,结果不仅误导了银行考核机制,致使诸多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更直接导致大量的睡眠卡的沉淀,于银行和消费者产生不容忽视的管理成本,降低了银行发展活力,迟滞了银行卡业务转型升级步伐。本文从睡眠卡的发展现状发掘问题,以原因深化分析,明确其不良影响,最后从银行卡业务转型发展视角对睡眠卡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一、睡眠卡发展现状
睡眠卡分为借记卡睡眠卡、准贷记卡睡眠卡和贷记卡睡眠卡,是对一段时间(借记卡12个月,准贷记卡和贷记卡6个月)未发生消费、存取现、转账等支付业务(不含量结息、查询)或转账存入业务,且余额较少(借记卡、准贷记卡不足10元)的银行卡的定义划分。同时,睡眠卡的统计也是衡量未发生有效交易的银行卡规模、警示金融资源大量浪费的有效指标。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52.52亿张,同比增长10.66%。而在2008年底,该指标为18.003亿张,7年时间增长了291.73%。同时,2011~2014年信用卡活卡率分别为53.3%、56.1%、57.8%和58.7%,借记卡因其开卡门槛低、附加增值服务少而使用率不高,庞大的发展规模直接催生出数目巨大的睡眠卡。
二、睡眠卡冗余原因分析
(一)银行考核指标催生滥发的银行卡
银行出于报表统计和业绩展示需要,加强发卡量指标绩效考核和激励,层层分解任务,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营销发卡,盲目扩大发卡规模和消费者市场,由此催生出大量的工资卡、熟人卡、理财卡、观影卡、加油卡等银行卡。这些非本人意愿和需求申办的银行卡形成的睡眠卡占据较大比例。
(二)较少使用的新型功能银行卡
金融与科技的深入结合,新型银行卡服务的创新,增强了银行竞争的抓手和实力,推动银行卡业务成功嵌入“互联网+”的发展大环境。如工行“HCE云支付信用卡”和招行“一网通”在线支付滴滴打车费用等。然而,新型功能银行卡因其使用场景狭窄,功能粘性不足,消费者以体验需求而集卡,使用率不高,最终放置睡眠概率较大。
(三)收费复杂被逼停用的银行卡
一般客户很难清楚银行卡所有收费项目。银行卡收费标准不一、复杂繁多,银行告知义务履行不足,金融消费者时刻面临消费困惑和权益损失风险,影响了信用卡的使用积极性。以信用卡为例,信用卡费用一般由循环利息收入、交换费收入和费用收入三部分组成,循环利息收入是信用卡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最复杂的费用收入具体可包括年费、取现手续费、滞纳金、超现费、换卡费、挂失费、加急发卡费、账单补印刷费、调单费以及自动扣款失败罚金等。
(四)难以销户的银行卡
睡眠卡得不到客户积极销户,主要原因:一是银行睡眠卡销户规定过于多样。是否银行统一销户、激活或注销是否补缴账户管理费或年费、银行卡跨地销户能否直接办理等规定,各行要求不同,整体缺乏对销卡工作的制度性激励;二是银行销卡意愿不强。银行对银行卡数量指标和银行卡业务盈利的依赖,以及对睡眠卡唤醒成效心存过大期望,使得银行卡销户工作积极性不高,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三是对客户持卡总数限制不足。2015年11月,银监局最新发文明确,要求同一客户在同一商业银行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不含社保类卡),银行滥发卡的乱局得以遏制。
三、睡眠卡沉淀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银行卡管理成本上升
一是防碍发卡成本收回。金融IC卡发卡成本通常包括芯片成本、制卡成本、营销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营销活动费用和促销品成本)、以磁卡换芯卡成本,而睡眠卡的沉淀阻断了发卡成本的正常收回;二是增加了银行卡系统运行压力。由于睡眠卡仍被系统读取相关余额数据,计算利息、收取年费和账户管理费,从而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影响系统交易运行质量和交易速度。三是扩大了银行卡管理风险。银行卡信息泄露,银行卡盗刷、欺诈、洗钱等风险事件给客户造成财产和名誉损失隐患,同样也会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或潜在法律责任。
(二)银行卡业务发展偏离预期
大量睡眠卡沉淀,衰减了银行卡高度渗透化服务的盈利能力;同时,银行提供银行卡积分、信用消费、活动促销等刺激消费效果弱化,预期的市场销售规模和支付效率受到影响,基于商业企业规模增长带动的市场银行卡交易量同时减少,形成银行卡发展不良循环。
(三)银行卡市场发展活力不足
一是银行卡考核机制限制。由于考核机制导向,基层行耗费较多资源于完成发卡任务,缺乏银行卡消费市场建设,同时业务创新权限不足。二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视角有待拓展。睡眠卡问题其实是银行管理思维僵化而衍生的银行卡消费弱质问题,是银行卡服务方式的转型迟滞的结果。
四、从银行卡业务转型视角对睡眠卡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转变管理思维,发展市场拉动型银行卡消费主体
一是释放基层银行卡业务创新权限,发展由下而上的网络化的市场前端,加强市场支付理念和支付习惯的研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业务发展策略;二是取消发卡任务考核,建立银行卡消费质量考核机制,推动基层银行在银行卡消费质量提升、消费场景拓展和消费关系维护方面的实质发展;三是推动银行卡收费改革,对市场业务量大、盈利好、价目简明公示明确的服务分别合理收费,清理可收可不收、临时收、重复收、难以理解的费用,改善银行卡盈利机制和服务形象。四是简化睡眠卡销户规定。对就地销卡、补交费减免、统一销卡、睡眠卡风险责任等内容进行行业内统一制度性规范。
(二)转变发展思维,发展市场需求型银行卡有效服务
一是应用新型支付技术。加大NFC移动支付、生物特征支付等新技术发展,加快支付工具、终端与新技术的融合,推动新兴支付安全模块技术应用,加快提升银行卡安全便捷的服务性能。二是拓展支付应用场景。有序拓展线下线上、服务和商品消费、现实虚拟商品等产品支付纵深,不断拓宽银行卡服务场景。三是推动新型支付服务对接融合。建立支付服务统一对接标准,强化银行卡创新服务有效性,融合服务需求敞口,努力形成市场需求型银行卡支付服务规模效应。
(三)转变竞争思维,发展市场包容型银行卡服务形态
各银行卡业务应转变银行市场竞争、线上线下金融业务竞争思维,转为与消费思维和市场需求的竞争形态,加强银行间业务合作,创新产品、业务、服务形态多样化,提升银行卡服务供给质量,强化争夺消费市场蛋糕的竞争力;同时制定银行卡服务质量和价格监管统一行业标准,引导推动银行卡市场良性发展和繁荣。银行卡业务以其银行体量大、客户群体广、完整的服务体系、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等基础优势,必将在改革转型后,于支付市场中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