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骥志 张璇
在中国提倡素质教育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进入关键阶段之际,芬兰中小学今年8月也全面迎来新课改的第一个学期。本次新课改的核心是从“学什么”到“怎么学”。
芬兰基础教育享誉世界,芬兰学生和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均名列前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2000年开始每3年组织一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
这次以提升学生适应当代社会能力为宗旨的最新课改,是否会继续保持芬兰教育的领先优势?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采访了两国教育专家。
本次论坛主办方芬中教育协会主席、芬兰萨斯塔马拉市政委员会主席、苏里瓦中学校长亚里·安德森向记者介绍,新大纲要求不仅让学生接受信息,还要让他们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突破学科界限的“现象教学”。比如,“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就涉及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联合国”这个话题则涉及英语、地理、历史等学科。安德森说,苏里瓦中学将经常性地开设现象教学课。
新大纲还要求,老师不再是站在课桌前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们一起寻找答案;不要立即指出孩子的对与错,而是要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跨文化沟通等能力,新大纲还取消了一部分标准化考试,代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中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本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主席桑娜·劳斯拉赫蒂告诉记者,当今世界变化太快,中小学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孩子们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点不再是传授哪些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
参加论坛的中国专家认为,中芬两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比如都强调“优质”和“均衡”,都设定了各自的学生核心素养。但是两国国情不同,实现目标的路径也不相同。
重庆谢家湾小学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从10年前提出“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到3年前将10多门基础学科整合为6门课程,校长刘希娅承受着来自家长的质疑。刘希娅告诉记者,中国的基础教育仍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摇摆,推行课程改革的难度要比芬兰大得多。
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李栋说,中国对教师水平、学生素质的评价系统与芬兰不同,这是推行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龚春燕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点是评价体系,目前高考改革已经开始进行试点,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
相比之下,中国中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力度更大一些。尤其是小学,一些学校取消了传统的分数考试,代之以等级化评价。龚春燕说,现在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考察学生沟通协调、抗挫折、实践创新、主动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考察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有良好的行为准则。
此次论坛上,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芬兰议会副议长阿尔托·萨托内恩鼓励并希望芬中教育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两国教育发展;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奥利斯·皮特凯莱详细介绍了芬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目标、结构和内容。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