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静
为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对现有的绩效分配制度进行适时改革势在必行,改变事业单位现行的工资总量平均分配现象,对更好地促进本行业的发展、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现状剖析
我国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体制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在各阶段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同时也发挥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随着现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资源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之后,旧的的绩效分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绩效分配的市场化,自主化,多样化,已经成为现实的客观要求。
1.现绩效分配存在的问题
(1)工资总量分配严重失衡。事业单位绩效分配一直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及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为依据,统一核定不同岗位的工资总额,职工不能优绩优酬、多劳多得,工资总量没有显著区别,工资总量分配平均主义严重。
(2)工资分配缺乏激励机制,不能体现效益优先。传统工资项目较多,工资分配主要是以职务、职称,学历和工龄,而不是按工种、岗位、业绩和效益来分配。缺乏职工日常综合考核及绩效合理分配办法,只要在工作中,无重大过错责任,工资就会按规定正常晋升,作为绩效部分也会直接计入职工工资,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促进作用。
(3)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不能充分体现。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循规蹈矩,不及时更新完善新的内部分配标准和制度,导致了职工绩效和市场价格相比,出现了有高有低不相符的现象;导致了不能做到优胜劣汰、职工不想争先创优的情形出现,单位在人员选聘方面处于被动。
2.现有工资结构弊端
(1)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目前事业单位原有工资的核算方法过于简单,而绩效标准上的分配方法跨度大同小异,不能反映各类人员的工作价值,使按劳分配成为表面的分配形式。同时以资历分配绩效的方法,无法精准体现职工的实际付出与收获,也无法更好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绩效的激励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2)各种补贴、津贴分类众多,这些条目不能合理反映职工真实的工作能力和劳动价值。分配时又主要依据职工出勤率,缺少对工作能力的量化考核指标和对责任过错追究制度,使津贴、补贴分配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激励效应。
(3)奖励性绩效作为工资活的部分直接与职工的工资挂钩,绩效考核办法不完善。在实际考核分配中,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或考核制度流于形式,不能严格长期坚持,将奖励性绩效部分当成每月必发的、随工资发放的奖金,实行平均分配。
二、事业单位绩效分配制度意见
1.绩效制度改革的意义
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实施绩效工资,不断改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地位,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有利于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合理分配资源;有利于稳定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提高公益服務水平,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分配制度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办法,健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和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要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完善内部考核制度,实行分类考核。要制定完善的分配办法,符合规定的程序,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体现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2)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
事业单位在发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本单位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对于本单位中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在核定绩效总量时,应该适当倾斜分配数量。
(3)绩效工资的分配
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中,首先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分配办法和综合考核制度,确定不同人员的绩效工资,各岗位绩效要保持合理的分配关系,突出不同职位之间责任与贡献的差别,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合理拉开差距,有效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
2.绩效制度改革坚持的原则
(1)坚持绩效制度改革要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通过分配制度改革,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综合人才队伍,树立贡献意识和危机淘汰意识,建立单位与职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要坚持有利于推动单位事业发展的原则。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是按照当前经济体制的要求而开展的,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要想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单位性质、工作特点和岗位需求以绩效工资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真正从职工切身利益上激发单位活力,从而实现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目标。
(3)要坚持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原则。首先理顺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同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是检验分配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能顺利完成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任务的关键要素。
绩效工资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高。在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确保绩效工资平稳实施。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在绩效管理方面确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改变过去刚性的绩效体系,优化绩效结构,理顺绩效关系,强化绩效激励,实现激励机制的核心动力作用,以绩效分配办法的科学化、合理化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