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峰
我们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只有“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动”起来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动手操作。因此,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用过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使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思维发展,从而感受数学的意义。
一、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不会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同样,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信,他就不会积极思考,他就不敢参与课堂讨论,只能被动地听,被动的吸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时刻要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放在第一位,只有使学生有了自信心,有了兴趣,他才能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教师激励的语言,赞许的眼神,鼓励的手势等都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他们有勇气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我们班里就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我在教学中,却有心让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每当提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们,他们总是在我期待的目光中站起来回答完问题,虽然有时候声音有点低,但是他们敢站起来在同学们面前讲话,这是多么可贵呀!哪怕回答得不尽完美,我都会极力的表扬他们,因此,那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有所提高。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新知,发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了思维的工具。”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才能有所思,直至有所知。他们对于准确具体的材料,感知了一定的数量,感知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悄悄开始抽象思维,理解才能达到理性阶段,所以大量的动手操作,增强感知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学生刚刚接触这一方面知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讲出方法(求一共用加法,求还剩用减法),学生记住再去套用,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小圆片或小棒代替题目中的事物,感受到把两种东西合起来的过程,从总共的东西中拿掉一些的过程,使学生在“摆”中感悟“合起来”,“拿”中感悟“剩余”,学生自然地就把解决问题的学习和运算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在操作中从意义的高度理解了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来,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概念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们拿出十五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并记录下每次分得的根数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动手操作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不能分完。当不能分完时,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而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
又如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我创设了以下环节让学生拼图:
首先,让左面一组的学生拿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再让右面一组的学生拿出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中间一组的学生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要求他们用手中的图形拼出一个大的平面图形,看谁拼得快,拼得方法多。
其次,通过游戏活动,拼图案、拼小动物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最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间的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了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让学生注重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学数学
《课标》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的特点。而现在的教材注重展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素材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动”起来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如:学习“认识厘米”时,学生会测量教材中所列举的物體长度后,我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实物测量,有的量课桌的长、宽,有的量书本、笔等文具,有的同学趴在地上量地面上一块砖的长度,有的量讲台的高度,还有几位同学想量黑板的长度,却遇到了尺子太短的困难,其他同学就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他们把尺子一把一把接起来量,还有的同学找来一根绳量,再用尺子去量绳的长度,一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想了许多办法,这都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要是有一把长尺,一下子就可以量出黑板的长度了,这时学生们不但学到了本节课的新知,还为下节课认识“米”埋下了伏笔。
生活,是让数学课堂“动”起来的源头之水,只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有趣味的数学,就会亲自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总之,对于学生来说“动”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为深化思维做铺垫。让学生在“动”中培养和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