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016-05-30 20:31:29叶荣金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图形探究同学

叶荣金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教学民主化,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怎样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快乐成长,关键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扶持。

一、教师指导,营造氛围

给了学生自主权,并不等于不管不说,让学生放任自流,做什么都可以。学生毕竟年龄还小,面对合作内容有时会无所适从,在讨论合作上就会盲目无序,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合作时,要在各组之间不断的来回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解答疑难问题。同时也要监督那些借自由之机思想开小车的同学,做好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例如,在教学生图形组合时,学生还不知道三角形、圆形等图形怎么组合成新的图形,教师就先示范性的组织几个小图形,人学生观察图形像什么;然后就趁势激励学生: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你们想不想也制作出这么漂亮的图形啊?那么那么就利用手中的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卡片拼组图形,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拼的图形又多又美丽。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每个小组都能大胆的进行创造性的拼组,你拼出了两种,我拼出了四种,最多的一个小组竟拼出了八种,小组活动异常激烈;进行小组交流时,全班拼出了三十多種,有的像座阁楼,有的像机器人,有的是特种汽车……

二、参与过程,激发兴趣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课本中几乎每个数学公式、原理、法则等都有着清晰阐述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淋漓尽致”地讲解,学生思考的动力就会由于教师的“倾心倾力”而被甄没。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这些公式、法则、性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科学家的探索、发现过程,并在相互合作中彼此进行交谈、倾听、解释、思考、反思,油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对科学家的崇拜心理,以此激发“我也能行”的积极情感。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供他们思考:第一个问题: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进行一番复习后,我趁热打铁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能不能象那样得到呢?学生兴致高昂在小组里开始动起手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图片,有的剪、有的拼,有的做记录,好不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到后面的全班展示,交流,学生们明白了如果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由此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不仅掌握知识,也体会了“化曲为直”的思想,体验到了自主、合作探究成功的喜悦,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能,能够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我觉得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时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实践表明,及时有效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例如对于我班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并善于带领其他成员共同探究的学生,我给他们的评价是:“你们真是同学们的领头羊,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会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你在小组中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而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我给他们的评价是:“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能把数学学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好吗?”对于那些成绩中下等,平时胆小慎微,不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我也会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说出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那有多好呀!相信自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愿意给你帮助。你会成功的,加油吧!”

2.对合作状况的评价。《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想发展的水平等方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考核成绩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合作状况包括组内合作状况和组间合作状况。

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它通过学习相互合作,小组成员达到预期的目标,小组合作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其他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图形探究同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