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安琪 李兆友
【摘要】如今,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所有的行业都在从互联网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金融业也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逐渐开辟了互联网金融这个新渠道。随着世界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一个从互联网中脱胎而出的新事物再一次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这就是社交金融。依托于社交平台衍生出的金融业务在其产生后迅占领了资本市场。本文通过从社交金融的优势、特点、风险作出分析,探讨了社交金融的生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交网络 特点 风险 监管措施
社交金融是基于朋友圈关系的金融互助行为,兼具人际交往与资金融通的双重功能。这种社交金融的特性势必导致了社交金融与其他金融品台不同的优势与风险。社交金融平台能否在众多金融平台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互联网金融乃至金融行业的新阵地是急需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社交金融与社交网络的关系
(一)社交金融的崛起:从微信开始说
2013年的8月,腾讯旗下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了新的5.0版本。这个版本一出世就激起了千层浪,因为这一版本的微信加入了支付功能。过去,网络支付功能一直在被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所垄断,如今微信也加入了网络支付的战场。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代表,在社交网络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用户资源,把这样庞大的用户资源导入到金融领域,无疑是十分强大的竞争优势。从微信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社交网络的金融潜力上。
(二)社交金融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社交网络在踏足金融业时有着巨大的潜力,这样的潜力来源于海量的用户。这些用户保障了社交金融的巨大渠道优势,社交网络用户即为社交金融的潜在融资人。而且,社交网络产品带来的用户粘度和体验优势也使得用户对金融产品的隔阂消失,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说,社交金融是依赖于社交网络发展起来的,而且是无法脱离于社交网络独自生存发展的。
(三)社交金融对社交网络的推动作用
社交金融给社交网络提供了更多的功能,也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渐渐地产生依赖。在社交金融上线之后,许多人在超市付款时不携带现金、也不携带银行卡,只凭一个手机即可完成全部的付款。而且支付功还能给其所依赖的社交平台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正是有了支付功能的前提,微信在打车软件大战上才有了与支付宝一战的实力。与微信联通的滴滴打车只能用微信支付来付款,希望以此来打破支付宝在支付领域的垄断。
二、社交金融的特点
(一)竞争残酷
与以往的金融产品不同,由于社交网络在用户数量上的马太效应,由此衍生出的社交金融平台也将产生马太效应。用户对社交网络和社交金融平台的粘性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用户体验,同时取决于身边其他人的偏好。在这种博弈中,一旦用户身边的绝大部份人选择某一社交平台,如果该用户本就是这个社交平台的用户,他就没有主动优先放弃这个社交平台的动机,如果该用户不是这个社交平台的用户,他会主动加入该社交平台。一旦某一社交金融平台与其他平台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该社交平台就会开始蚕食其他社交金融平台。在微信与支付宝的大战之中,双方都不惜血本希望打压对方的市场,就是因为一招落后,有可能满盘皆输。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之下,目前的金融市场也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
(二)快速达到金融生态的平衡状态
由于社交金融的用户进入壁垒小、交易成本低,资金的流动将更为迅速,社交金融与其他金融平台相比将更早地进入成熟期,该生态系统内的各理财产品最终会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在这样的状态下,金融生态中的产品和用户实现相对稳定,资金流输入和输出接近。此时,各种金融资源将会被最合理的使用。微信庞大的用户数几乎已经追上了中国全部网民的数量,因此未来微信用户的增长将会放缓,金融需求相对保持稳定,整个系统呈现出良好的平衡状态。
(三)金融生态的可调节性
社交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那就是社交金融往往有比较好的自动调节的功能。如果信息流的一头出现问题,那么另一头自动开始调节。一个金融生态系统,本身越复杂,抗风险能力就越强大。微信坐拥六亿用户,金融关系错综复杂,给了社交金融极大的抗风险能力、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反之,系统越简单、用户越少的金融产品抗风险能力越弱,越容易产生问题。
三、社交金融的风险
(一)操作风险
互联网依赖于网络技术,使得互联网金融显示出与传统金融不同的便捷性和开放性,但这也将导致更高的操作风险。
(二)数据安全风险
网络信息安全始终是个热点话题,许多不法分子通过信息安全漏洞,对金融用户实施网络攻击,使得互联网金融带有天然的安全风险。由于互联网是个纯粹的线上行业,金融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管,防御黑客的措施也有着自己的局限。甚至有些企业内部出现员工欺诈行为,更难以快速有效察觉。数据安全是互联网金融永远脱不开的梦魇。
(三)终端流动性风险
社交金融比传统金融业有着更大的不稳定性,这是手机移动终端的特性造成的必然结果。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导致金融产品提供方无法准确估算金融风险,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将会急剧增加,流动性风险在社交金融领域也将会更加突出。
(四)平台的信用风险
与传统的银行金融业不同,现代社交金融平台缺乏相应的信用资本。社交平台资金流动不透明,不具有实体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国家法律在社交金融领域也不够完善,极易产生信用风险,造成用户的经济损失。同时,用户一旦因平台的信用风险对某一社交金融平台丧失信任,这种不信任会影响到整个社交金融行业,出现挤兑行为,社交金融平台将迅速丧失公信,金融业务也难以为继。
四、社交金融的监管措施
(一)实名制监管
为了抵抗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尤其是社交金融的风险,实名制是大势所趋。将用户行为与用户身份绑定,约束用户行为。同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了解用户的各种信息,实时监管。一旦用户出现违法行为,将通过其绑定的身份依法追究责任。
(二)金融工具限制
金融工具的限制将有效降低社交金融的风险。如通过社交金融平台办理的金融业务,依次的交易金额不能超过一定的额度,一天内不能超过一定的次数。这种措施可以有规避大额的不良金融行为在社交金融平台上进行操作。保障了社交金融平台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社交网络在金融界展示出无与伦比的优势,社交金融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虽然社交金融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较大的风险性,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监管机制、运行机制将得到不断的完善,未来社交金融将成为金融业最主要的发展形势之一。
参考文献
[1]林佳佳.社交金融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15.
[2]左璐.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移动互联网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3]叶纯青.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鏖战的新成员[J].金融科技时代,2014,07: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