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慧
【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作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还存在诸多因素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作用的发挥。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试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需转变的教学理念角度,探讨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状态不佳。作为公共必修课,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会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思政课是空洞、抽象甚至枯燥、乏味的说教。在思政课课堂上,这样的现象很常见:很多同学选座位时后排座位比较抢手,前排座位无人问津。老师在台上认真讲课,学生在台下看其他的书、听音乐、玩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学习,很多老师会选择提问、布置作业等方式拉住学生,学生并不愿意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这样反而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产生反感情绪,上课更加被动。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是“只要考试不挂科就好”。于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寄希望于在学期末让老师划重点,考试之前“突击”死记硬背。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学习尚且不扎实,思想素质层面的提升更加无从谈起。
2、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偏颇,导致教学方式存在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以科学和包容的态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然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在知识上的教授、在意识形态上对主流价值观念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也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很多老师上课的教学内容并不能结合学生在社会中得到的实践经验,甚至明显脱离、违背社会现实,要么对敏感问题避而不谈。这样做很难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思政课的内容是假、大、空的印象。加之一些老师停留在对知识系统、理论性地讲解,甚至是照本宣科的填鸭,学生很难对思政课产生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爱听课,很多老师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还使用强制性手段要求学生参与课程,效果可想而知:多数学生不能认真听课,即使一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听课,学会的也只是与实践相脱节的知识,不能把这些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来指导自己认识和解决问题,更不能把这些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去践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理念转变
1、由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客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师说》描述了教师角色定位。从中国古代第一位私学教师孔子,到西方的“牛氓”苏格拉底通过“助产”的“认识你自己”,再到今天的素质教育,凸显的都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的理念。而传统思政课堂多以教师为课堂中心,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学生由“主角”变成“配角”,积极主动性很难得到激发。笔者认为应改变这种传统教育理念,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其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應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
2、由传统的过于重视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向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
在教育实践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内涵。如柏拉图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上,他们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人。拉伯雷心目中理想的人能读、能写、能唱、能弹奏乐器,勇敢、知礼、健壮、活泼。而卢梭心目中的理想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其身心协调、和谐,心地仁慈、乐于为善、感觉敏锐、理性发达,爱美,既富于情感,更富于理智,还掌握了很多有用的本领。在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志于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近代梁启超主张培养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公德、权利思想、自由、自尊、毅力等。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突破了时代的局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他们理想中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但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中,学生对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的掌握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学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被引导,也成为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未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感受、更未把让学生全面发展当作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传统理念中应试教育培育的人才“高分低能”,教学目的陷入了讲概念、讲理论的误区,教师把教材当成教授常识唯一载体手段,把学生算作记概念、理论的容器,把育人的目的抛在一边, 使学生失去了钻研的乐趣,更使思想政治课失去了活力和威信。理念转变后的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知识不光停留在书本之上,还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应成为课堂教育教学的根柢使命。
3、由传统的教育目的偏向社会本位思想向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协调发展的理念转变
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就构成了高等教育价值选择中的两种不同取向,即通常所说得高等教育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健全的人格等。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则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知识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传统教育理念过于重视思政课社会本位的教育功能,强调思政课的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认识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是其所特别关心的。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需要。毛泽东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提出要用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其中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政治理论课不是行政命令,需要有的放矢,合情合理。要把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思想协调起来,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通过讨论或教师启发悟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享受思考的成功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总之,转变后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既重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又要在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