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伴着小学语文教学一路成长

2016-05-30 12:04贾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感活力多媒体教学

贾瑞

【摘 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运用多媒体培养审美情趣,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让学生享受多媒体带来的快乐与优势,让多媒体伴着小学语文教学一路成长。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美感;活力;破难点

先进教学手段的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利用媒体创情境,增强美感见效率

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

(1)化静为动,寓教于乐。教育学认为,一般而言、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在教学《望天门山》中,如果学生直接阅读,学生很难理解“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等问题。我依据诗的内容制作出这样的情景课件:两高座山犹如巨大的石门,两山夹缝中滔滔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运用物象直观,由文到图,由静到动,让学生理解“门”、“开”、“回”等关键词语的意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从而恰当地理解了全诗的意境。这样,既能疑窦,又启蒙味,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没有这物象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境就要费课时费力气了。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优化认知、培养美感。在利用投影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图像时,我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动手自制一些投影片,使有关的形象在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化,使学生观察感受的方式达到最优化,获得清晰、生动的直观形象,从而促使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和谐地统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二、打破传统旧模式,增添活力创巨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就是教师习惯全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外加上一块黑板。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多年来严重阻碍和约束着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使教学质量难于提高。而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的、机械的教学手段,为语文课堂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使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给语文教学带来教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巨大变革。

(1)集中学生注意力。适时适度地插入涉及重点内容的相关图片资料或录像画面,既可起到解释或归纳作用,又再度吸应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兴趣,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加快注意力的转移,激发学习动机,这是教学过程优化的常用方法。

(2)激发学习兴趣。全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活动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状况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8.8%青少年自认为能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仅有48.6%的青少年能在自习时集中注意力,仅有39.7%的青少年能坚持集中精神听30分钟以上(贾晓宏)。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会会长冯伯麟在调查结果发布会上表示,“注意力差的主要原因,是课堂内容趣味性不强,学生兴趣不大”多媒体教育技术正是开辟了激发学生兴趣、情感的广阔途径。想象力的基础首先是丰富的感性知识。其次还要有对具体形象的生动语言描绘的能力和对感性知识重新组合的能力。电教媒体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教师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培养学生语言的描绘能力和组合某种形象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求知的天地里翱翔,决不可满足于仅仅利用感性材料达到教授知识的阶段.如《可爱的西沙群岛》一文,这是一篇介绍我国最南端景色的课文,有海滩、海底、海岛许多美丽的地方。课堂上如何融趣味性、生动性为一体进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我在课件制作中搜集大量的西沙群岛的图片及录像,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观看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充满生机的岛屿,从而歌颂我们的祖国有如此美好的景色。

(3)培养思维能力。多媒体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触发学生灵感,出现更多的思维支撑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讲到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课文内容只会给学生带古板的想象,学生一下子对水泡的形状、变化、颜色、冒出时的声音都感到单调、乏味,学生只是理解文字中的内涵,没能亲身体会到潭底的水泡是如何像珍珠?因此,在教学时,我用课件演示水泡从潭底里慢慢冒出来的过程及动听的旋律。把学生“带到”珍珠泉边,学生仿佛在珍珠泉边的境界当中,脑海里突然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珍珠泉里的水泡像珍珠一样美丽!我就要求他们仔细观察从潭底里冒出来的水泡,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学生想象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能想象出珍珠泉别样的景色。这样,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教育技术运用虚似现代技术进行模拟设计,启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抓住时机破难点,引导学生乐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能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

(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第六册《荷花》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又如《火烧云》一课,火烧云颜色和形状是文章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九种颜色的投影,将书上所描写的颜色都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于葡萄灰、茄子紫、半灰半百合色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喜爱火烧云绚丽多彩的景色。而形状方面,我根据文中所提供的材料制作了马、狗、狮子等形状的火烧云,并配以声音。学生通过逼真的画面,了解了火烧云变化多端,形态各异。这样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贾晓宏.《工会博览·理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美感活力多媒体教学
活力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