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0页“平移”及练习七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是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能找出各种平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重难点:初步感知平移现象,能找出平移现象。
教学用具:课件、长方纸、剪刀。
教学片断1: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最上面的图。
师:说说图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生1:我发现观光电梯是上下移动的。(课件演示观光梯上下移动)
生2:我发现观览车是在轨道上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的。(课件演示观览车向一个方向移动)
生3:滑滑梯是斜着直直的滑下来的。(课件演示小朋友从滑滑梯上滑下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好。像这样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现象,我们就说是平移现象。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生1:拉窗帘。
生2:升国旗。
生3:推拉窗户。
生4:拉衣服拉链。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懂得真多。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随处可见。你们看看这些(课件出示:推拉窗、拉抽屉、拉出拉杆箱拉杆)。
师:请伸出你的手,模仿一下这些平移运动(指名模仿)。
师示范,全班跟着一起用手势模仿。
反思:
平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如 拉抽屉、国旗的徐徐上升、等,孩子的脑海中储存着大量的平移具体表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结合实际,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直观的演示图形的运动(如:观光梯、观览车、滑滑梯的运动),让孩子知道了物体沿着直的路线移动,就是平移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借助课件演示推拉窗户和拉窗帘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了平移是物体整体的移动,平移过程中,物体的大小、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平移可以是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要沿着直线方向移动。这些都是在网络资源下,课件的直观演示和flash动画带来的好处,让孩子很快就明白什么是平移,轻轻松松地学数学。如果没有课件的直观演示和flash动画,孩子们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教学片断2: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2图《移一移》。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看看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同桌相互讨论。
师:找到了吗?谁来回答?
生1:左上方的小房子可以平移跟最上方的小房子重合。
生2:老师,老师,这两座小房子平平移后不能重合。
师:是这样吗?你上台来移一移。
学生用学具小房子操作。
生1:这两座小房子平移后真的不能重合。
师:那到底哪几座小房子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呢?
生2:最左边的小房子先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能跟最上面的小房子重合。
生3:我认为最上面的小房子先向下平移,再向左平移能跟最下面的小房子重合。
生4:我认为最下面的小房子先向上平移,再向左平移能跟最左面的小房子重合。
师:你们真棒!会观察、会动脑,发现了这几座小房子平移后都能相互重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这几座小房子平移后是不是相互重合。
课件出示:flash动画演示这几座小房子平移的过程。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发现这几座房子通过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平移能相互重合。
接着课件出示:大于原图和小于原图但方向一样的两幅房子图。
师:这两幅图可以通过平移与其他小房子重合吗?为什么?请认真思考。
生:不能。因为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能重合。
师:对了。由此可看出,在平移过程中,物体的大小、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反思:
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發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就要制造思维冲突。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所以,我在教学例2时,特意增加了两幅房子图,一幅大于原图,一幅小于原图。通过flash动画呈现房子的移动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平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求知欲。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信息网络技术进入我们的教室为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契机,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扩展创造了条件,也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学课堂需要改革,而网络化教学则是此次改革的必然趋势之一。提供网络资源,为学生搭建教学支架,教师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适时、适当、适量的指导和支持,并且适应性的撤消教学支架,最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