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海茹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作为涉及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成为较为显著的研究对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出现一些改变,通过分析变化的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引导对策,对当前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引导动向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在当前就业环境中,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求职方式的多样化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普及。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自媒体等网络传播手段逐渐被大学生熟练运用,这促使大学生的求职渠道更加多样化和网络化。电视、网络等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更广阔展示自我的空间平台,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又一重要途径,一些自信的大学生勇敢地走上电视、网络求职的舞台实现了就业。另有一些大学生通过观看电视求职节目、职场选秀栏目来学习职场规则、求职面试技巧,以便为今后能够顺利就业做充分的准备。
(二)求职行业的稳定化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对职业稳定性的要求开始更加关注。这一倾向促使大学生竭尽全力地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及合资公司求职。由于它们的高保障性和稳定性与其他职业相比更加显著,为此,许多大学生甚至是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都积极地参加国考、省考和市考。近年,国内“公务员热”现象便是很好的例证。而在全球化的大条件下,追求职业稳定的就业价值取向时常可见,这不仅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高风险社会有关,还与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及社会、保守的传统文化有关。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更愿意进入稳定性高的单位就职,因此,仍然有很多大学生将自己的择业目标定在体制内行业。
(三)薪资要求的合理化
由于大学毕业生内心的理想化色彩比较的浓重,对社会现状缺乏真正的了解,毕业后想要的工作薪资一般偏高,如果企业不能给出满意的薪资,很多大学生便会直接跳槽。但近年大学生在更多了解社会现实与就业现状的基础之上,对薪资的要求逐渐趋于合理化。当前就业压力愈来愈大,且用人单位对应聘者个人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也提出更高要求。面对这一现状,大学生也开始调整个人发展计划,转变就业价值取向,不再一味看中职业薪酬的高低,而是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素质的培养。
(四)就业地点的就近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范围与内容都有所扩展,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正在加速。因此,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回原籍发展的意愿呈现增加的趋势。相对原来大學生倾向于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和发展、去西部和基层的人数比例少、热情不是很高的现状也有所改变,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了就近就业。这一变化的出现也是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建设及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体现社会身份的不同,而且在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存在着结构性不平等的现象,这种落差导致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更加倾向于福利待遇更好的城市。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让大学生看到在中小城市的就业机遇,不再只倾向于沿海一线城市就业。因此,呈现出就业地点的就近化。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动向
如前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背景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更加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
(一)大学生自身层面
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中,主观性的作用較为突出,树立正确且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首先应当从自身方面做努力。大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与学习后,都希望毕业以后能够得到一份满意、理想的工作。但是如今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环境已经不同于传统的“精英化”高等教育。因此,首先,大学生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端正自身的就业态度,用一颗平常心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其次,明确自己的擅长和兴趣所在,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这也就要求大学生要对自身所学的专业有明确的掌握和认识,了解专业在市场中的职业定位。同时积极的收集有关目标职业的就业信息,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而不是随意依赖他人或跟风。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以努力使个人能力符合社会要求。
(二)家庭和学校层面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的社会载体。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择业等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其家庭的影子,家庭的影响早己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去。因此,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父母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承担能力,主动为大学生作出榜样,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更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
高校则是大学生孕育的摇篮,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离不开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应是更多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并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在积极开展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必要的就业指导,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中。使大学生能够在了解和认识社会的过程中,结合自身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真正起到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引导作用。
(三)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国家政策、企事业单位、信息媒体等,都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对就业政策的调整和调控,优化大学生就业体系。同时与企业合作,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创新能力的培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走向基层。此外,国家也需要对应的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是一个拥有较大信息量的社会群体,社会媒体、网络信息等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正向引导,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更加积极、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常素枝.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分析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2)
[2]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3]张影强.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全球化,2013(11)
[4]马鹏.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
[5]赖德胜.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J].求是,2013(20)
[6]杨集梅.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嬗变及引导[J].继续教育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