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陶熏炉
炉径:14厘米高:15厘米
此件汉代熏炉为黑陶制,炉面抛光,整体为豆形,炉盖上刻三角形镂空纹和圆圈纹,均匀分布。熏炉身与盖子母口相扣。身为直口,折弧腹,喇叭形。盖亦为直口,弧顶,上端为鸟形捉手,可360度转圈。足较短且足部连圈纹喇叭口,转圈阶梯状旋纹,线条明快流畅。此炉独特之处在于盖顶部的香鸟,乌状似凫鸭,香鸟熏炉的出现预示看香炉在往更深度的造型艺术领域发展。古时将寓意美好的动物造型应用于香炉的造型设计之中,表示古代人审美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这些造型大多来源于人们日常接触的寓意吉祥的动物造型,在焚香之时,通过香鸟寄托美好的愿望和情感,似乎在器形设计上多了一层微妙的灵性。此类熏炉除了事鬼敬神外,还有驱虫避疫之功能。因香料是在炉内直接燃烧,故在盖上镂出排列整齐的几何形孔,方便出烟,也是一种装饰。
开悟堂主人有诗赞此炉:
装敛红焰亮金乌,
裁罢瑞霭赋泥炉。
剪驱燔燎送瘟疫,
不叫孤魂无处哭。
注:金乌,太阳鸟。翦驱,周王朝“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后两句云古代用香驱瘟疫、敬鬼神。
南朝青釉瓷博山炉
炉径:12.2厘米 高:34.7厘米
南朝博山炉,皆保持看博山的基本造型,炉盖造型复杂,占整个炉的三分之一,炉盖作群山、树林、人物、龟、兽等动物雕刻造型,人物造型尤其夸张,表情故作乖戾,炉顶停立一只展翅欲飞的香鸟。炉盖与炉身相扣处留有一梯形口作炉门。炉身造型简约,下接承盘。此炉呈多层结构,在制作工艺上相当繁复,需要用到拉坯、捏塑、堆塑、镂雕等方法。这件青釉瓷博山炉通高34.7厘米,体量远大于同时期的青瓷博山炉。这个炉子的气韵和制作用材,都是贵族风范的体现,应为汉代神仙博山敬仰的延续。
开悟堂主人有诗赞此炉:
兰指轻舒弄春烟,
点将秋岚入案边。
为续俗尘争净土,
求生妙境访博山。
红炉焰焰焚香火,
绿衫翩翩映水眠。
名利放下方为得,
浮生真谛终归闲。
唐代滑石博山炉
炉径:10.5厘米 高:33厘米
滑石博山炉通体青灰色,带有黑色石墨斑纹,滑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质软且具有滑腻的手感。炉盖近似圆锥体,浮雕手法刻画出莲花宝塔状,花瓣处均匀隐有排气孔。莲花顶部有一钮,呈葫芦状,饱满圆润。炉身为豆形,深弧腹,炉身也雕仰莲。子母口相合,莲花造型浑然一体。高柄,自上而下饰有多道螺旋纹,呈锥形柱体立于承盘之中。下部为喇叭口圈足,较为矮壮,增强了稳定感。此炉整体造型匠心独具、技法纯熟,不失秀美大气之感。进入唐代,熏香风气更盛,博山炉的造型意趣为礼佛仪轨所用,因此器形庄严中也带有珠光宝气风韵。开悟堂主人有诗赞此炉:
佛陀座下尔独擎,
妙理逍烟天地行。
青石虽冷肝肠热,
伽蓝呢喃鬼神听。
根无禅定难成道,
心有灵犀再颂经。
霞光无影耀窍窕,
兜率净土万籁鸣。
宋代越窑瓷香炉
炉径:20厘米 高:22厘米
炉身塑仰莲花瓣,足塑覆莲莲叶,莲茎绕缠于炉身和底座之间造型生动有趣。风格一扫庙堂森严之气,表现出世人对优雅与情趣的追求。此器是宋代越窑的青瓷,釉色青灰色,类玉似冰,有开片。越窑最早始于东汉时期,至唐宋日臻成熟,北宋为最盛。北宋越窑瓷器非常注重纹飾的装饰效果,主要是以刻花为主,胎质淘炼精细,釉厚而且透明光泽度好。北宋早期越窑一改前朝注重整体造型线条的审美风格,在洗练的造型上运用大量装饰技法在器物表面做文章是其一大特征。据文献记载,宋代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余年间(968—984年),钱越国控制下的越窑曾为北宋朝廷烧制青瓷贡品达17万件之多,北宋初年越窑生产的青瓷不仅质精而且量大,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廷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窑瓷器出土。
开悟堂主人有诗赞此炉:
冰清月下忆香云,
炉温余火问禅心。
痴醉不知茶己冷,
荷风静处品瑶琴。
黄海涛
字孟玄,号开悟堂主人、悟尘居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香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文化部东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研究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艺术品投资栏目特邀专家、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栏目特邀专家郑州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