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宇
摘 要:思想政治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但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当前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的局限性,让思想政治课堂焕发活力?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因材施教,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37-01
0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德育教育的方向,德育教育的成效,以及德育教育的影响力,故十分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进以及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俨然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逐渐被淘汰,而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应运而生,极大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确实实现了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摆脱旧思想的束缚
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十足的学科,具有枯燥性与艰涩性等特征,很多学生面对整页的文字叙述难免会生发厌烦与抵触心理,而在传统教学理念支配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机械沉闷,根本无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故课堂教学低效。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逐渐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稍有改善,但依然有一些教师受旧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较深,无法轻松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成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直接问题。如何突破?首先,教师要构建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交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其次,要积极学习现代教学理念与技术,不断充实自我。最后,要善于实施赏识教学,挖掘学生闪光点,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在粤教版初中思想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中的《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教学中,为了一改以往沉闷生硬的课堂教学氛围,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要秉承新课改“学生主体性”教学理念,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习,提升能力。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在你心目中,‘恶的定义是什么?你是如何‘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的,请举出生活实例。”这样的政治教学不仅强化了师生、生生交流,同时也使学生提升信心,课堂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堂的枯燥乏味总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而新课改提倡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潜能與创造性。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模式与方法,尽可能立足于教学创新与拓展,不断研究适应新课改理念,并迎合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认知、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期待等更新完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是相对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应酌情选择。
例如,在粤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中《走艰苦创业之路》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著名人物创业的精彩故事,如马云、李嘉诚等,让这些真挚、激奋人心的创业故事感染和激励学生,最终让其明白,创业虽艰辛,但只要付出,总有回报。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身心的全部投入,有利于课堂效率提升。
三、巧妙因材施教,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千篇一律地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这不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全面掌握。新课改强调,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坚持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有所成长与发展。针对目前部分思想政治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对症下药,实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简单而言,就是不放弃每一位差生,也要促使每一个优等生更优秀。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对社会负责”中的《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布置了以下课后作业题:①一个人往往具有多种社会身份,也相应地具有多种社会责任,请谈谈你的社会身份是什么,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有哪些?②用多媒体呈现两个小故事,让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并谈谈自己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一些看法。这两道题是选做题(二选一),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学习程度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来完成,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同时使其在原有程度上取得进步吗,一举多得。
总之,新课改的广泛实施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阳光雨露和生机活力,使以往沉闷消极的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但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不难发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思想政治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亟待清除。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进现代动态的教学方法,并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让思想政治课堂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周冰.浅议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及突破途径[J].考试周刊;2009年43期.
[2]傅文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