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萍
【摘要】:目前,为官不为的思潮开始抬头。少数官员占用社会资源,却产生不出社会效益,贻误发展时机。为官不为有四种表现:不敢为、不愿为、不愿为、难作为,分析问题产生深层原因,提出合理化對策。
【关键词】: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高压反腐成为新常态。为官不为的思潮有所抬头,一些领导干部锐意改革的劲头松懈,谨小慎微,不触红线,也不干实事。“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在其位,不谋其职,不担当,不负责。现实表明,为官不为是“四风”的变种,严重阻碍社会发展进程,老百姓深恶痛绝。总结归纳起来,“为官不为”实质是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
一、“为官不为”的主要体现
1.不敢为。少数领导干部不能适应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和新形势,在中央“八项规定”和《条例》、《准则》等制度的约束下,惧怕人民群众监督,认为改革有风险,干事难免犯错误,凡事犹豫不决,不愿动真碰硬,不愿得罪人,遇困难就躲,见到矛盾就绕,部门之间来回踢皮球,凡事层层请示汇报,只执行,不决策,不担责。
2.不愿为。有人礼品不收了、宴请不去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无利不想为,消极怠工。加之社会对干部犯错的包容性降低,一部分人认为工作越来越不好干,官越来越不好当,一些干部产生了“多做事就会多犯错”的求稳思想,得过且过,明哲保身。同时,基层官员职务晋升通道狭窄,有人已经触碰职务“天花板”,或已接近退休年龄,等待“平安着陆”,更是容易出现“懒政”和“怠政”情形。
3. 不会为。党政干部工作流动性较大,常常会跨领域、跨部门工作,部分领导干部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加上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理念,面临新形势、新常态,业务不精,指导乏力,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开展工作就会两眼一摸黑,同僚和下属常有非议。
4、难作为。极少数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候,不深入调查研究,没有考虑地方个体差异,仅仅满足把任务分解下去,把责任下压一级,使是出台的政策脱离实际,难以执行,另一方面,基层党委政府出于权利比较小,责任无限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应上级部门多,任务重,下级单位人才匮乏,财力不足。难于取得上级肯定、群众满意。
二、对策:
1、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 ,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好干部不会自然产生,必须依靠长期教育和学习,一是要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把党性教育、问责条例成为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认真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引导干部树立宗旨意识、把干事创业,为人民服务,干事创业放在第一要务。二是要强干部能力建设。着力完善干部立体式培训机构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实地参观、交流培养等多种形式,着力解决干部能力恐慌问题,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队伍信仰缺失导致行为变偏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新价值观来补钙壮骨。
2.完善各项监督机制,铲除“为官乱为”的土壤。纵览历史和现实,官员乱作为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巨大危害的同时候,也危害到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声誉。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监督的原因,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就是从权责预防乱作为的情形发生,一要明确、透明行政职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在推行的阳光政务,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就是预防权力暗箱操作。二是强化媒体、人民监督。事实证明,每一个媒体曝光,问题通报之后,都加快了行政作为的步伐,畅通群众反映通道,着力营造接受监督欢迎监督的氛围。三是要建立问题清单。结合开展专题教育,及时梳理归纳领导干部岗位“为官不为”的现象和原因,引导干部找问题,及时整改。
3.健全完善用人导向机制,构建“为官愿为”的政治生态。一是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着力选择那些政治坚定、原则性强、作风正派、勇于干事创业、情趣高洁的干部。二是坚持注重实绩。充分利用好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制,引导干部在实干中出力,在实绩中竞争。三是坚持注重一线,坚持把选人用人的视野下沿,向基层拓展,向一线延伸。第四,坚持群众公认,尊重民意,注重使用和保护那些敢于负责、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
4.健全问责激励机制,彰显“无为”受处的威慑力。有错问责,无为也要问责。一要健全制度措施。通过制度管住干部行为习惯,规范干部权利运行。划出红线,划清底线。二是强化监督执行。三是培养推介典型。积极培养、推介、宣传各行业那些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先进典型,授予他们荣誉,并落实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5. 抓好“三项机制”贯彻落实工作。其三项内容:鼓励激励机制,重点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容错纠错机制,重点解决干部干事创业放不开手脚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能上能下机制,重点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压力不够的问题,进一步强化让平庸者下、让失误者下、让不适者下的鲜明导向。关心想干事、能干事官员的发展,保护好他们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社会、组织对为官不为的追责,真正落实好“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管理原则,就会从根本上遏制“不想为、不敢为、不愿为”的“为官不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