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莉 于周丽 江雪 李晓坤
摘 要:文章从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留学生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出发,阐述了在本科留学生的培养模式中建设高质量导师队伍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本科留学生导师岗位的独特性及应具备的能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内在需要。为迎接教育国际化大潮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来华留学生管理的要求,因此各地方高校必须拓宽思路,改进培养模式,整体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本科来华留学生实行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在大学中对研究生以下的学生推行“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它是一种给每名在校学生配备长期的导师,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便于因材施教。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负责,还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品行负责。其突出特点是全方位的教育管理理念,可以将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牛津大学因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为世界发展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这一切都与其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传统尤其是采用近700多年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二、建设高质量的本科留学生的导师队伍
“办大学就是靠教师”,这是亘古不变的办学真理,建立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才能把留学生“招的来,留得住”。有组织、高素质、强有力的导师工作队伍是做好来华本科留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必要保障,由于本科留学生导师岗位的独特性,加强高校本科留学生导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统一思想,达成留学生管理培养共识
《留学中国计划》提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国高校特别是高校内部要达成共识:即来华留学生工作是我国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政治、文化和教育强国的战略需要;是高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高校国际声誉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国学生跨文化沟通协作、国际视野的有力推手。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特殊性,培养留学生对中国、中国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科学实施跨文化管理
留学生导师除了具备与留学生直接交际的外语能力外,还应该加强跨文化交际培训。首先,留学生导师应该成为跨文化的使者,了解和掌握留学生生源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发展历史和地理环境等知识,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互补性,这样才能抓住留学生的心理,从而解决核心问题。其次,留学生导师在了解对方的同时,也应该让留学生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及职能。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再者,除了对双方文化和制度都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以外,还要求导师具备一些跨文化管理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国际礼仪等知识,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注重留学生的心理教育疏导
留学生管理人员或导师与留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留学生的心里感受和心里状况,也能容易掌握留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留学生新生,他们远离家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求学,面对全新的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方式,很多留学生由于不适应产生了很多困惑,进而造成失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留学生导师应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发现和处理留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消除心理恐惧和创伤。在日常生活中,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留学生的知心朋友,注重对留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新生入学时就切实安排好留学生的迎新工作、安排车辆带其参观熟悉市容市貌、帮助留学生办理外汇兑换等,认真细微的工作会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三、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来华留学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必要保障
以条例和规定来规范留学生的行为,让留学生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有效地教学管理机制,这是保证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
第一,建立規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为深化留学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和完善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提升留学生本科教学与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各高校应制定关于本科留学生教学质量与评价办法,从评教、评学两个角度来客观评价留学生教学效果。
第二,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
针对目前教育部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没有统一标准,应该尽可能的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规范教学管理环节,尽量使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按照学校对国内学生管理的具体程序来要求任课教师。授课时要备有详细的教案、教学计划等,对教学工作实施期中、期末检查。
第三,建立来华留学生奖惩机制
为奖励品学兼优的来华留学生,鼓励留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促进留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和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高校应该对各方面表现良好的来华留学生予以奖励,对纪律涣散、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学生进行批评和处分。建立奖学金制度,以此吸引优质生源,激励品学兼优的留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知识的传授,二是学生人格与道德的养成,而来华留学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体现了全方位的教育管理理念,导师要真正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有机结合和有效延伸,有助于地方高校构建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培养出真正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
参考文献:
[1].Geddie Kate. Policy Mobilities in the race for talent: Competitive State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Apr 2015, Vol. 40 Issue 2, p235-248. 14p.
[2]. Nyland Chris. Gov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Experience: Lesson from the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Education. Dec 2013, Vol Issue 4. P656-673. 18 p.
[3].夏白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其国外经验的借鉴》. 国际教育交流,2013.10:p52-p53.
[4].谢娜.《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5].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统计研究,2009(5).
2015年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SQ15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