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军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
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品德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一、关注社会生活,注重课前准备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实际,贴近生活,教师应善于发现,努力搜集社会生活事例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架起生活与课堂的桥梁,引起学生的共鸣。政治学科植根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每天都在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热点时政,都能运用政治学科的理论(即观点、原理等)予以说明,所以学习政治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我在每节课前5分钟,让学生们做每天的时事报道。要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读一读报纸,看一看中央台的《今日说法》和《新闻联播》,关注国际国内天下大事,并注意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认真思考,这样他们会感到政治很有用。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我事先收集整理了有关抗击冰雪灾害和抗震救灾的图片、新闻报道以及在这两场斗争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先进感人事例并在课堂上加以展示。這给学生以极大的思想震撼和视觉冲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场斗争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最后我指出: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医务工作者等的不言代价与回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才取得了这两场抗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样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教学手段:由单一向多元转化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的,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生动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课件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同时抛出多层次的问题,由此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总之,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克隆,也不仅仅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让人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让教师更正确定位,让教学策略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不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目标所在吗?
四、课后小结要下功夫
在课后小结时,我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学生小结,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画“知识”树,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