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嵘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128-0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现代教育理念,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营造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长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意识。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心理特点,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同时个体间存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想要让学生整节课都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就必须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玩中学,情境中练”,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让大部分学生能体验、熟悉双脚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会做出一些双脚立定跳远的简单动作。
2.运动技能:通过“立定跳远”学习,发展学生灵巧、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体平衡控制能力。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上下肢协调能力。
4.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难点:双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五、教法
本课是在贯彻体育课新理念新方法中讲创新。如:在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教学中充分运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既培养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兴趣与爱好,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题教学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的竞技水平,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学法
主要是满足学生的需求。运用玩中学和学中玩的形式,将枯燥的训练寓于生动,运用活泼的游戏力求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熟悉和体验立定跳远技术动作,使体育课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小动物图片做为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通过自助创编准备活动,提升学习氛围。这个活动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进入到上课状态,而且把这个部分放在开头,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诱导探究,自学自练阶段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我安排了:1.直观图片导入;2.尝试练习;3.各种方式的分组练习;4.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正确的立定跳远练习,激发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第三个环节解疑,采用学生发言,师生共议的方式总结出立定跳远的好方法,完成解疑,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思维,拓展能力阶段
为了张扬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们的思维。本课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各种器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还采用了多次分组练习方法。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于学生的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自主练习给予正确的评价,培养自己的评价能力。同时,通过《课课练》的教学设计,在发展学生下肢活动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上肢活动能力。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为了让学生在紧张兴奋的学练状态中,身心得到合理的缓冲,在音乐和情景描述中进行意念放松,使学生由高度的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身心都得到调整放松,呼吸渐渐恢复正常。结束部分的小结,除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讲评外,还需让学生自己谈谈收获,教师归纳并提出希望。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