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2016-05-30 13:50:58梁立安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标重点知识点

梁立安

中国要实行科教兴国,基础再教育,关键在教师。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都认为教学是最主要的,但是我认为备课才是最主要的。一位教师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这就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一个道理。因此,备课是上课成败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学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现实,必须有充分准备才能适应。如教材的深刻领会,教学原则、方法和形式正确灵活的选用,现代科学新成就的吸收,班级的变换、学生的变化情况等,都需要教师认真准备才能把握。其次,备课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必要途径。通过备课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思想业务水平,增强熟练程度,发现和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第三,备课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需要。只有认真备课,教师才能对每堂课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正确地引导学生由不知到达知的彼岸。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该是每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规定了在每节课上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能力,教师如何在不偏离重点围绕教学目标灵活地展开教学内容授课。今天我想针对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在钻研课标上下功夫(研读课标,确定教学的目标)

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目标清楚,万变才会不离其宗。在反复研究课标后,再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在钻研单元目标和教学参考上下功夫(研读教参,读出编写的意图)

课标是一个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单元训练是对一个单元、一篇文章的目标和要求,是对课标阶段目标的分解。在备课之前,阅读单元提示,了解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在整册书中的地位。把这些搞清楚了,才好给所教的这部分内容定位,确定教学的重点。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再看看教参。教参只是参考,不要完全当作教学的要求。要学会分析、比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在深入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1、细读:教材上所有内容都要读,还要把与本册教材相邻的二册教材都要找来读一下,可以了解本册教材的知识点是在学生学习了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又是为今后学习哪部分知识打基础(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这样你在教学时,就能把握住哪些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可以解决的,哪些是学生努努力可以摘得到的。

2、深思:第一要思考知識点,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理清前后联系。其次要思考教材意图,充分发挥教材上主题图的作用,想一想教材要通过这幅图达到什么目的。第三要思考重点和难点。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训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备难点,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教材中蕴含一名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科书上的,另一条是数学思想和方法,需要教师读懂教材后面的东西。四是思考学生,每上完一节课,教师要明白这节课哪些知识点学生都掌握了,还有哪几个学生,某个知识点没掌握,不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哪些知识掌握的扎实,哪些知识掌握的不扎实,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五是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很多,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都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学生都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从自身特点、教学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在教学环节上下功夫(教学的层次性)

教学设计像盖房,不仅要架起房梁,而且还要进行精致的装修。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就是对于教学设计的精装修。老师每一句话该怎样说,都要有精心的推敲,每一个段落的教学都要有层次,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艺术性。对于某一个重点段落的教学,首先要确定这个段落描写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方法?我要通过这一段落训练学生那些技能?这些都明确之后,进行教学层次的设计,第一次读干什么?有什么意图;第二次读读什么?这样的教学层次清晰,把对于这段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五、在了解学生上下功夫(研读学生,读出教学的方法)

1、备课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即了解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知识学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现在我们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为主。

2、备课时还要考虑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

六、备课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难啃的“硬骨头”。孔子都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将一些看似枯燥无奇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去教学,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七、注重反思

反思是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通常是在不断反思中经过多次修正、完善后才形成的。实践中,教师要有强烈的“优化”意识,针对自己拟出的“教学设计”文本要经过反复推敲、揣摩思考哪些资源可能更换、充实?哪些环节和问题可作进一步改进?经过课堂实践后,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缺憾,教师再通过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提炼、升华和融合。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就忽略了课后教后感的填写。这一点虽然很小,但作用的确相当大。经常填写教后感的老师,进行自我反馈,简要分析,对自己备课水平不断提高起了一个脚踏板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不管是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上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尽量克服,使自己的备课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备课是一门艺术,优秀教师的成功秘诀无不在,备课艺术园地留下难以计数的汗水,可见备课何等重要。同时教师还要协调好备课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努力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为上好每一节课而努力。

猜你喜欢
课标重点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重点推荐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2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