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
【摘 要】小学数学生命化教学的构建是基于生命教育在数学中的应用为前提,也是尊重生命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功能。把数学知识传授作为小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将“三维”目标纳入数学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小学生潜能的开发,进而落实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生命教育;应用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不仅承担了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包含了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而生命教育则认为小学数学以学生智力潜能开发为终极目标,通过生命化教学使学生体验、感悟并理解数学内容,拓展数学宽度,引发数学思考,构筑数学知识体系等,通过数学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数学生命化教学过程中获得对生命价值与思考学习的更深刻认识,从而达到健全人格与健康体魄的共同成长。因此,小学生数学的生命教育,是数学教育者在新课标理念作用下,将数学教学生命化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潜能得到激发与开发的过程。
一、以生命教育为出发点,把小学数学教学的传道、授业、解惑看着生命化教学的完整过程,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生命价值、追求平等理念、培养健全与独立的人格,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生命化教学的外化构建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思维开发与知识传授并存的课程,其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原理的源头,如同生命教育相生相伴的关系一般。把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传授、科学解答、思维传承当作生命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化教学转化的过程。因此,构建小学数学生命化教学,就要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思考的生命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健全人格,达到可能的完人生命教育。以应用题教学“一个水池装有进出两个水管。单开进水管,10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12分钟可将满池的水放完。现在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为例,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方法即1÷(1/10-1/12=60(分钟)和10×12÷(12-10)=60(分钟)。在后一种解题方法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让学生代表来讲解:在10×12分钟时间里,单开进水管,可注满12个空池;单开出水管可放完10个满池水,实际上是注满(12-10)个空池,所以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注满一个空池所需要的时间是120÷2=60分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与同学的认同和表扬,后一种解题方法的学生不仅从解题中获得了生命的成就感,而且因为不同的思考方式认识到了生命价值和独立人格的魅力,从而开启了智慧之门,深入去探究自己思考的潜力,从而实现了小学数学生命化教学的构建。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做一个有心人,生命教育就一定会焕发出自身的光彩,引领学生走向更自信的学习道路上。
二、以生命潜能开发为归宿,把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力培养、思考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培养等作为实现生命化教学的实现路径,实现生命教育接受知识、开启生命、润泽生命的“三维”目标,从而达到生命教育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从生命教育的理念来看,生命的潜能是无极限的。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实现生命潜能的开发,就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思考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探究精神与创新思想的培养等。把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看着一个有机的整体,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实现知识、智慧、思维、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落实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要求。以角的度量为例,四年级的学生们在学生测量角度的时候,发现在角度越向90°靠近的时候,所形成了坡度就越陡。而联想到自己小时候所玩的滑梯,从而探索出利用地球引力和斜度,制造滑梯的原理。当角度超过90°向180°靠近的时候,坡度反而变得越来越缓和,从而自我探索出角度在90°即直角时,坡度是最斜的,呈直线下降,直角的来源学生们就更清楚了。通过这样的一番探究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角的度量,而且还通过角的度量理解了坡度形成的原理,甚至还有学生向着角度变化所带来影响的应用方面探究,这为学生未来学习几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这一生命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实现生命教育“三维”目标。由此可见,对于生命潜能的开发,只要数学老师引导好学生的探究,小学生的想象力与思考能力就会大出所料,就会向着生命教育的目标靠近,实现小学数学生命化教学。
总之,生命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大有可为之地。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生命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起来,构建以探究为核心的生命化教学进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与经验,更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生命的启迪,树立自信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从而实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智慧与启发的生命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忠平.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生命教育法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2(07)
[2]沈建清.构建数学生命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6)
[3]林大贤.浅析生命化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建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