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意味着公众的注意力和传播渠道在宏观层面上的某种转移(从报纸、网络论坛、博客转移到手机短信、社会化自媒体、微博和微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媒体既有的新闻报道范式也产生了严重冲击。因此,本文提出传统媒体应该重新探讨、审视其原有的新闻报道范式,明确概念和内涵的基本共识。从理论上理清模糊认识,找到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突破口,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其在公信力、品牌效应、信息深度挖掘与解读等方面存在的优势。
关键词:新闻报道范式;新媒体;传统媒体
1 关于“范式”的概念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c Revolutions,1962)中提出来的。一般意义上,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paradigm)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pattern)……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1]库恩认为,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它们在心理和思想意识上形成了科学家共同秉持的某种信念。范式的基本特点是:第一,范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公认性。第二,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第三,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先例。简而言之,库恩所说的范式的实质就是一种宏观上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1]
关于范式转换,库恩认为,每一个范式,只要它能解释大部分观察到的现象,解决大多数人希望解决的问题,它就能处于支配地位。但当新的现象与这种假设产生冲突的时候,固有的范式就会受到质疑,无法解释最新出现的趋势和变化,并最终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才能适应最新的情况,以维系原有的框架。库恩指出,“在别的场合,为常规研究而设计制造的仪器未能按预期方式运行,由此而揭示出一种反常,虽经一再努力,仍不能与共同体预期一致,这就意味着常规科学误入了迷津。此时,科学共同体就会不可避免地进行反思,就开始了非常规的研究,最终会导致科学共同体做出一系列新的承诺,建立一个科学实践的新的基础。[1]库恩认为,这种共同体专业承诺的转移的含义就是科学的革命。
安德森认为,“范式是指科学家或研究人员审视他们领域的方式及其在本领域内进行的操作活动”。[2]玛斯特曼在《范式的本质》一文中指出,有三种不同性质的范式,即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构造范式:形而上学范式是指信念、察看方式等;社会学范式指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共同体共同遵守的惯例和成规;构造范式是指更为具体一些的可资运用的工具、仪器设备、教科书或者经典著作等。[3]
2 新闻传播学视野下的“范式”
目前,有关新闻传播学“范式”问题的研究,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共识。学者吴飞指出,就现代传播学而言,经验主义、文化研究、传播批判理论、符号学、传播人类学、解释学、传播政治经济学等都各领风骚,多少会让人觉得无所适从。[4]在国内,对新闻传播学“范式”问题的研究,由于学者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学术传统和不同定义并存的格局。由于在核心理论上很难形成共识,使得传播学科背景下各个具体样式虽然多样,但非常分散、缺乏核心理论的构建。所以,对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范式的研究也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对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最基础的部分,对新闻报道领域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充分了解与把握,才能够更有效地梳理和总结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范式的理论内涵和运作机制。
2.1 新闻传播学科的“范式”
任何学科、行业或社会领域的“范式”,都是由群体内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和认可的概念或术语、规则程序、惯习偏好等方面,构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但是,它不是持久永恒的,当出现“危机”和“反常”的时候,往往意味着需要对其进行修正或转换,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也不例外。只是对于“范式”概念的认识尚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定义。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有的以在社会学视野下将“范式”划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类范式,[5]或者划分为“社会科学研究、诠释研究、批判研究”這三种类型的范式。[6]还有学者以所属学派为取向标准,将“范式”划分为“经验-实证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技术学派”等若干范式派别。[7]还有学者尝试着以“价值观”理念作为判断标准,把“范式”划分为“与权力合谋、与权力同构主张改良、与权力异构主张颠覆”三种范式[8]。从范式的微观层面的研究来说,一些学者从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和发展变化规律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有学者认为传播学仍处于诸侯混战的“前范式”时代[9],有的认为学科内正形成范式融合的态势,[10]还有的学者提出学科内即将发生空前规模的范式革命等。[1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董天策认为,“中外新闻传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范式,如源自西方新闻界的客观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新新闻主义,与我国新闻界开创的典型报道、正面报道、民生新闻就是不同的新闻传播范式。[12]
学术界对于新闻传播范式的论述,在更多情况下适用于传统的单向度传播,是以大众传播为基础的传统媒体事件作为背景。而基于新技术的新媒体无论是在传播机制、传播结构、传播理念,还是传播效果和影响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在原有的范式格局下的理论越来越难以跟得上新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因此,需要对新闻传播范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扩展,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描述和完整的解释。
2.2 新闻媒体的“范式”
香港城市大学媒介与传播系副教授何舟,从宏观层面对新闻媒体的范式进行了探索。他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存在着两个明显对立但有交错的双重话语空间:一个是官方的话语空间,主要以官方大众传播媒体、文件和会议为载体;一个是非官方即民间话语空间,主要以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各种人际传播渠道为载体。因此,在新闻媒体范式上也相应地存在两种不同的范式,即“党的新闻事业范式”和“专业主义新闻范式”。[13]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艳红也认为,在这种双重范式的作用和影响下,新闻实践活动也体现出明显的双重特征,具体可以分为“政府报道”和“民间报道”两种类型。[14]
2009年10月20日,《华盛顿邮报》副总裁、前执行主编,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伦纳德·唐尼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研究生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联合发表了一份报告《重构美国新闻业》,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反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两位学者雷跃捷、刘自雄据此提出,也要重新审视我国传媒原有的性质和功能在内涵上出现的新变化,他们说,“我们应当关注的是既有的、合理的新闻价值观是否得以秉承的问题……对公共事务和地方新闻的报道不能因这场变革而削弱,而是应当加强,仍旧需要有像传统媒体那样组织严密、专业精湛、经费充足的新闻报道组织机构来支撑。”[15]从现有的一些新闻传播学著作来看,“应然”或者“实然”性的分析比较多,这对梳理问题之间的联系和活动具有很高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种随时变化着的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行为。因此,维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传播系学者吴飞,提出了应该把客观性观念、自由与责任观念、服务公众意识,以及自律与他律原则作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新闻实践的核心话语——新闻专业主义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媒介的新闻报道范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16]
还有些学者提出传统媒体尽快实施全媒体战略,释放新闻生产力,[17]是实现新闻媒体在内部建制层面完成新闻报道范式转型的主要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认为,为了完成报道任务,记者选择某些新闻故事而舍弃某些新闻故事,将新闻安排在特定的叙事格式之中,强调某些细节而忽略另一些细节,把事实的细节填充进一个预先设定的框架里,不自觉地游走在框架之中,使得本来具有个性特点充满偶然性的事件,转化为可以常规加工和传播的原料,使得本来在时间上无序的新闻事件,有了一个可行的生产调度图。[18]
复旦大学新闻源副教授周葆华,通过研究“微博事件”后提出,“在新闻生产程序与工作机制上,范式订定基本完成并趋于稳定,但在报道框架和新闻价值上,则远未结束”。[19]
通过对国内外学界和业界有关媒体范式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国内外的学者对“媒介范式”问题的研究无论是整体框架的建构,还是实证性的具体研究文献并不多。有些分析要么仅仅是字面上的套用,作为一种模糊的背景情况比较笼统和宽泛地进行交代,要么是从个别案例或某个具体理论出发,推导出某一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对有关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事件冲击下,新闻报道范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综述性分析还比较少。笔者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就在于,当一个或者一系列新媒体事件发生前后,无论是对受众(用户)的关注和影响还是传统媒体自身的持续性发展和进步而言,对这个事件的影响会有多重因素在共同产生作用。但是,首先呈现出来的就是新闻报道本身,它是传统媒体能够影响该事件的第一建构性因素,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3 新闻报道范式内涵和特征分析
目前,中国传媒在整体结构上逐步进行的改制转型和新闻报道题材与内容上不断地进行边缘性试探,除非是涉及特别重大敏感的议题内容,比如关乎国家核心利益、重大关切、国家安全和政治经济某些核心秘密外,在其他条件下,面对新媒体事件,传统媒体已经逐渐地习以为常,并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地进行调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因此,可以说,新媒体事件确实已经越来越被传统媒体迅速介入,并正在改变着新闻报道原有的各种传统做法。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也尝试着对新闻报道范式修正做一个粗浅的概述:传统媒体形成了固有的新闻报道的框架、惯习、程序流程和媒体报道风格。在一般情况下,对事件和问题都能够有合理的解释和说明,通过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和观点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对普通民众的生活、生产和娱乐具有积极作用,这个时候它就处于把握主旋律的主导性地位。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出现的各种新媒体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和冲击已经无法维系原有的话语体系时候,固有的媒体报道范式会受到严重的质疑,公信力和关注度出现严重下降,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以报道机制和舆论引导为主的新闻报道范式进行修正,形成新的新闻报道范式。具体说,新闻报道范式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3.1 行业准入的公认性
这个公认,是指具有权威性和正规资质的新闻媒体记者、编辑和其他从业人员从遵从和维护的一套新闻报道的模式,包括新闻报道的一般框架、语言风格、措辞修饰。写作的一般规律特征等都得到了自上而下的认可。
3.2 报道模式系统性
新闻报道的范式,是经过现实的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和意识逐渐形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从中梳理和总结出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新闻报道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反过来对后续的新闻报道又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能够很快地抓住其中报道的核心要点,并挖掘出新闻价值所在。
3.3 采编流程专业性
经过了大量的现实新闻报道的积累和足够的信息流的分析,所形成的报道的特色和流程,借助于各种现代化的新闻采编和信息传播平台,形成了专业化的新闻报道,明显有别于互联网上那些真假难辨的非理性报道内容。在各种繁杂信息交互的环境中,专业新闻媒体背景下出品的具有权威性的深度报道永远都不会过时。这种新闻的深度挖掘意识和能力,也是一般人难以直接模仿和复制的。
4 结论
对新闻报道范式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与探讨,不仅仅是一种对形而上的纯理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新媒体事件不断冲击、挑战传统媒体与信息传播平台背景下,对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重要的调整和修正。它在客观上承认了实效性和传播速度领域的局限与不足。但是,同时也强调了新的范式将继承原有信息价值的拓展和整合能力所固有的先天优势,更符合实际情况,兼顾两方面的平衡:一方面符合中國政治体制对于媒体定位的要求,维护和巩固了传统媒体具有的权威地位,保留自身原有的优势;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受众”向“用户”转变的过程中,在自主性、独立性的增强让单向传播效果不断地被弱化、边缘化的情况下,重构民众共识上的“最大公约数”。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21,11,5.
[2] Lorin Anderson . Intemation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D]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 USA,1995.
[3] 罗自文.人类传播3.0:范式理论视角下的聚众传播[J].现代传播,2011(6).
[4] 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
[5] 梅琼林.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J].当代传播,2008(5).
[6] 蔡骐.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5(4).
[7] 何道宽.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8] 胡翼青.论传播研究范式的表层结构域深层结构——兼论中国传播学30年来的得失[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
[9] 张卓.传播学学术身份与研究范式的论战与反思[J].中国传媒报告,2007(3).
[10] 李舒.传播学方法论(绪言部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11] 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绪言2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89.
[13] Z.D.Chan J.M,Pan.,Lee FLF.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and JobSatisfaction:Chinese Journalists at a Time of Change in theMedia[J] .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4
[14] 李艳红.传媒市场化与弱势社群的利益表达——当代中国大陆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收容遣送议题的报道研究[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7(1):111.
[15] 雷跃捷,严俊.审视传媒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读《重建美国新闻业》的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
[16] 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
[17] 巩勇.人民日报的全媒体发展之路[J].新闻与写作,2011 (2).
[18] 杨娟,严三九.全媒体运作下融合式的新闻生产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1(2).
[19] 周葆华.作为“动态范式订定事件”的“微博事件”——以2010年三大突发公共事件为例[J].当代传播,2011(2).
作者简介:文绪(198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新闻传播学硕士,北京邮电大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师,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