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婷
【摘 要】本文以自主游戏为载体,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旨在通过科学自主游戏,精心引导幼儿探究活动,努力形成促进幼儿科学探究的指导策略,帮助幼儿习得一定的探究方法与技能,最终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自主游戏 幼儿 科学探究能力
自主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本文以自主游戏为载体,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前期研究的基础
我园是余杭区“科技教育特色园”,有自己的七彩科技教育课程。近年来,我园在科技特色教育的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教育课题研究。我们已从科学类专用教室、种植园等方面对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作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
(二)我们的问题
1.重主题预设活动,轻自发探索活动
教师对于幼儿的兴趣点及最近发展区把握不够。平时实施的科学活动受主题内容的限制,教师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需要来预设科学活动的内容,更多地考虑活动能否与幼儿的经验相结合,而较少考虑到是否真正从幼儿的兴趣发出,能否引发幼儿持续探究的欲望等。孩子们一般是被动地探索,在老师高控的引导下进行科学活动。
2.重集体教学活动,轻个人小组探索
有的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集体教学外的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在科学活动中,集体同时进行的活动多,个人或小组探索的科学活动比较少,在游戏中探索活动就更少了。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合作性的培养,但效果不显著。
3.重科学原理掌握,轻自主探索过程
教师讲解多,只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幼儿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教师们只把目标装在了自己的心里,而并没有把幼儿的自主探索放在首位。在科学活动中较多地注重科学原理的掌握,而对生活中科学原理的探索比较缺乏。
(三)我们的思考
怎样的科学教育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而自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是幼儿内在需要的活动。能否以“科学自主游戏”为切入点,将其当作科学活动的另一种形式,为幼儿的科学自主探索创造有利条件呢?通过科学自主游戏,幼儿不仅会在玩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在游戏中了解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奥秘,进而更主动地关注周围生活。
二、实践探索
以下具体介绍小班自主游戏——“小小搬运工”中开展的探究活动:
(一)游戏是这样生成的——探索源于兴趣
1.出现问题
班里有一些木质的动物造型的拖拉玩具,深受孩子们喜欢。只要一有空闲,孩子们就拉着它们跑动。一段时间下来,这些玩具都残缺不全了,需要大修。可是执着的孩子们还是兴趣未减,有的偷偷拿出准备大修的拖拉玩具还在玩:虎子拉着串好的木珠,开始了他的拖拉之旅;越越更厉害,用串木珠的绳子穿上放积木的筐子拖着就跑……
“自制拖拉玩具要大修了,暂时没有了‘宝贝,我们怎么办?”一个问题在孩子们中间炸开了锅。
小奕:“修好了再玩吧。”
桐桐:“那我们自己来做吧。”
越越:“我刚才就做了一个,很好玩的。”
……
老师拿出了刚才自制的拖拉玩具,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大家都鼓起了掌。
师:还有什么也能用来制作拖拉玩具呢?
微微:我们玩滚滚乐的圆筒可以做。
杭杭:点心时装牛奶的瓶子。
……
于是老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在活动室、游戏区域、“百宝箱”或是自己家里选择需要的材料,简单地组装拖拉玩具。
2.我们的思考
(1)支持幼儿兴趣。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了解幼儿的兴趣点,鼓励、肯定和支持幼儿的发现,拓展幼儿的思维,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适时地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2)提出适宜的挑战。让幼儿在对拖拉玩具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革新,充分挖掘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引发幼儿无穷无尽的思考。不同材料制作的拖拉玩具形状、颜色、色彩的变化……都会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在自己的操作中发现身边的科学,体验到操作的乐趣。
(3)头脑风暴讨论法。在征集金点子的过程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思维碰撞,思想包容,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能充分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需要。
(二)游戏是这样开始的——材料引发探索
《指南》中指出: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玩具。虽然是小班,但已经是下半学期了,孩子在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方面明显进步,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动手,自己去探索自制拖拉玩具的方法。
1.探究一:我要装个拖拉玩具
用什么材料来做拖拉玩具?幼儿分头去材料箱、活动室寻找,有的到家中去寻找。他们拿来了各种材料,有纸质牛奶盒、鞋盒、塑料牛奶罐、奶粉罐、网篮等等。我们也准备了绳子、胶带、小剪刀、垫片、S钩等必备材料。
(1)孩子们的探索
面对这么多的材料,孩子们一下子自主地玩开了,有的选择了长绳子,绳子通过网篮上的洞洞,两根绳子合在一起,拉着就走了;有的在塑料牛奶瓶的把手上用绳子绕了几圈,也开始拉起来了;拿到牛奶盒的乐乐有点发愣,绳子往哪儿放呢?终于找到了膠带,把绳子给粘住了,可用力一拉绳子马上从胶带中滑出来了。
(2)出现了新问题:怎样让绳子和材料连接而不掉落呢?这么多的材料都可以直接制作拖拉玩具吗?
孩子们开始从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来可以直接制作拖拉玩具的材料,也对一些材料有了新的疑问。
讨论:怎样的材料才能让绳子牢牢地连接上?经过筛选,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有洞洞的才可以让绳子通过。”答案水到渠成。没有洞洞的该怎么办?“用榔头、用剪刀、用针……”孩子们的办法可谓五花八门。新的问题推动了自主探索的进行。
2.探索二:我要用剪刀打洞洞
对于没有洞洞的材料,我们提供了小剪刀让幼儿自主玩玩什么材料能适合打洞?
(1)孩子们的探索
在老师的安全提醒和密切关注下,孩子们拿着剪刀开始玩起来了,有的拿起奶粉罐在表面划了几下,无从下手。马上转移了目标,拿起来纸盒,用力一戳就戳进了。有的对准那个塑料瓶,一顿猛戳,塑料瓶只有一点小痕迹,不灰心继续试,还真的有了一个小洞,那一脸成功的模样……最后孩子们的尝试,教师引导进行了梳理。
在游戏中,孩子们自主地探索出哪些材料可以打洞,在玩中孩子们对材料的不同软硬程度有了一个直接的认识,小剪刀的使用也变得更灵活了。
(2)新的发现
乐乐在几个盒子上打了洞洞,用上了S钩,把S钩的两个钩子勾住了盒子上的洞洞,一辆小火车初见雏形。原来用上工具,盒子之间还可以连接。
3.探索三:绳子能不逃出来吗
有了各种已经打过洞的材料,孩子们重拾信心开始游戏。
孩子们的探索
孩子们一起玩穿洞洞的游戏,可阿泽一直在穿洞洞,绳子从洞洞里一拉,绳子就滑出了洞洞。“让老师给我们打个结吧!”我们帮助打了结,可是结太小,洞洞大,绳子又滑出来了。怎么办?
我们让孩子们去班里的“百宝箱”里找找有没有可以用的东西。乐乐找到了木珠,阿泽找到了小垫片,我们一起在他们找到的材料上打了结。这次孩子们用绳子从洞洞里拉出来,木珠和小垫片在洞洞口守住啦!小拖车成功啦!孩子们拖着自己动手制作的拖拉玩具,一路狂奔。
(三)游戏是这样开展的——情景促进探索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注意是不稳定的,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兴趣持续时间短。几次游戏下来,孩子们的兴趣明显减弱了,孩子们组装好的拖拉玩具放在一边,不太投入游戏了。
寻找新的探索点
我们自己设计好的拖拉玩具除了拖一拖、跑一跑,还能干什么呢?
微微说:“可以当汽车、当火车。”
弘宇说:“当汽车还能装玩具呢。”
桐桐:“还能装砖头、装水果。”
余越说:“我们来搬家,从这里搬到哪里。”
……
随着游戏发展的需要和开展,又引起了一个新的话题——拖拉玩具制作好后,怎么玩?在孩子们的讨论中,确定了游戏的情景——做“小小搬运工”。孩子们的游戏又开始啦!
1.探究一:我要装更多的东西
为了做“小小搬运工”,孩子们铆足了劲,都想一次性多运点货。怎么才能把更多的大砖头放在小车上呢?孩子们有的把“砖头”硬生生挤进小小拖车里,也只能放进两块,纸质的“砖头”也受伤了。“除了把砖头放在拖车里面,还可以怎么放呢?”经老师这么一点拨,孩子们马上又开始探索了,最后发现把砖头整齐地叠在拖车上,果然能放更多的“砖头”。有的孩子为了多运货,组装了一列“小火车”拖车来搬货,有的选了一个大盒子做拖车来运货……在自主的游戏探索中,孩子们对物体的空间有了粗浅的了解。
2.探究二:我要搬得更省力
货物里有木质的积木,有灌满水的瓶子,这些货物都比较重,孩子们拖拉时就比较费力。“怎样让自己搬得更省力呢?”孩子们开始相互帮忙,一起在合作拉。乐乐已经有了新发现,他拿了同伴亲自制作的有轮子的拖拉车,装上了矿泉水,开始跑了起来;辰辰让我把三轮车和扭扭车借给他,没想到孩子们能够举一反三。有了工具车,孩子们各显神通,有的把小拖车的绳子在三轮车上绕了几圈就去搬运东西了,有的则单手骑车,另一只手拖拉,玩起了“杂技”。“老师,这样很省力。”孩子们已经在游戏的自主探索中体验到了轮子带来的惊喜。
3.探究三:我们要分类摆放货物
(1)出现了新问题
孩子们对做“小小搬运工”充满了兴趣,可是将货物搬运过去后,有的箱子已经装满了,有的箱子却是空的,而且箱子里的货物摆放得杂乱无章。“仓库里的货物太乱了,怎么帮它们整理一下?”(新问题的产生,激发了幼儿探究的欲望。)我们设计了一个隐性目标,在每个大纸箱上贴上货物的标记。这次游戏又有了挑战性了。在玩中,发现孩子们没有像以往一样忙着“卸货”,而是会在放货的时候留意纸箱上的标记,并在纸箱旁来回走动来分类摆放货物。没想到就是这几张隐形的标记,让孩子开始了新的探索。
(2)我们的反思
随着幼儿对游戏环境和材料的逐步熟悉,游戏中出现了各种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情节。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及时帮助幼儿提供幼儿喜爱的材料,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再次自主探索,在与教师和同伴的游戏互动中获得新的经验,体验探索的快乐,这是体现科学自主游戏价值的关键所在。
(四)游戏这样升华的——整合深入探索
《指南》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整合能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经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整合中,幼儿游戏的过程真正成为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问题的学习过程。
1.我们的想法
以相互融合型为特点的整合,体现探究与幼儿游戏同步进行,随着问题探究的不断拓展和游戏的深入,幼儿的探究所得和游戏经验形成优势互补,继续保持的探究兴趣使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以不断完善,进一步使游戏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和幼儿探索能力的提高。
2.环境的改变
我们挖掘环境和材料的教学因素,让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指导,让幼儿探索性地开展自己的游戏。我们根据上阶段孩子们游戏的开展和探索的能力,创设五个游戏区域(见表2):
(1)拖拖车组装区:提供多种材料让孩子自主探索组装各种拖拖车。
(2)拖拖车停车区:可让幼儿在区域内换车,探索不同车辆的装货空间、拖拉速度和省力的情况。
(3)“勇敢者”探险区:在运货途中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障碍物,如:有坡度的独木桥、拱门、地面上贴直线、曲线。
(4)“满满”装货区:除了前面游戏玩过的材料,还增加幼儿喜欢的玩具,数量多了,让幼儿在卸货时分类更有挑战性;还增设了任务卡。
5.“松松”卸货区:从原来一排纸箱改成无规则错落摆放,让幼儿在卸货时更有探索性。
3.我们的发现
(1)片段一
微微在拖拖车组装区用纸质牛奶盒组装好了一辆拖车,运了一车货物,发现拖车的空间太小,装不了这么多的货物,她就把自己的拖车停在了“停车场”,发现旁边停着大整理箱拖车,她高兴地拉着去装更多的货了。
(2)片段二
君来拉着他组装好的“小火车”装上货准备“过山洞”,可是后车厢横了过来,箱子太宽了,被卡在了“山洞”边缘,用力一拉,“山洞”倒了。他扶起了“山洞”,用手把纸箱来回试探了一下,最后把后车厢和前车厢一样竖着放。低头轻轻地拉着,顺利地过了“山洞”。
(3)片段三
弘弘装上了自己喜欢的货物,开始进入了“勇敢者”探险区,小车过“小山坡”,像滑梯似的,坡度很陡。弘弘拉着绳子,筐子已经慢慢偏离了山坡,弘弘只有一手扶着筐子前行。可再上山坡时,车翻了,货物撒了一地。收拾一下,继续前行。前面是平稳的独木桥,独木桥上有花纹,拖车只是在独木桥上震动了一下就轻松地通过了。弘弘挑战了倾斜的“小山坡”和平稳的独木桥,在玩中弘弘对摩擦力也有了粗浅的体验。
4.我们的反思
我们发现科学自主游戏虽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但幼儿自发的探索和我们创设适宜探索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无论是片段中出现的微微、君来还是弘弘,在自主游戏中他们都在大胆地探索,他们遇到问题都能自己解决。这些都是孩子们在自发、自主探索中习得的,也是最难能可贵的。
三、研究结果
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从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出发,以“抓住问题——储备经验——推进游戏——自主探索”为线索的游戏引领,以游戏与科学探索整合为支持手段,促进了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体验,提高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一)幼儿自主探索能力不断提高
在幼儿喜欢的科学自主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索能力大大增强了,能够摆脱老师的高控引导,真正从兴趣出发探索。遇到问题,幼儿会自己尝试、自己体验、自己解决,在自主探索中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教师专业能力明显提升
在研究中,教师善于观察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选择适合幼儿探究的自主游戏内容,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探究环境,提供便于幼儿探索的材料。教师在有的放矢的指导中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
(三)开辟科学探究活动的新途径
在我们的带动下,全园掀起了科学自主游戏的新高潮,各年龄段都利用走廊、活动室、户外场地等开展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并把它们与我园的特色活动“科学泡泡”“科学小游戏”相结合,贯穿在日常活动中,与各领域有效渗透与整合,形成一种日常教育模式,为我园的科技特色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反思与展望
1.加强活动中的及时记录
在指导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是以照片的形式来记录活动过程,缺少幼儿游戏时的语言对话和幼儿即时探索的活动等材料。这方面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要加以改进。
2.打破“班级界限”,开放自主游戏
我们要不断挖掘游戏的价值,在全园开展自主游戏的同时,为了让老师更省时省力,为了让孩子能尝试更多的游戏,可以打破游戏活动的界限,平行班可打破“班级界限”,尝试班与班之间的互动,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探索机会,让幼儿的游戏行为更加持久有效。
四、结束语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尽情地去探索……让我们真正走进幼儿的游戏世界,做他们的支持者,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探索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现代幼儿园游戏大全[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