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口语交际课对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新大纲中也对这方面内容有明确要求,“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富兰克林说过:“说话和事业的進行,有很大的关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助力。”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成功的基石,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极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要求。
然而,在中职语文口语教学出现了重“专业”轻“文化”,重“读写”轻“听说”,学生自身素质欠缺,不敢“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说”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不能把信息很好地传达。为切实提高口语教学的实效,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口语教学的几点对策。
一、授之以渔,循循善诱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口语课就是要让学生张嘴说,从想说到会说,而学生在讲话时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技巧的传授。所以教师应该从原则、方法、技巧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理论性的内容是必需的,但讲得太多也很空洞枯燥,学生不乐意听,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教师应先通过案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从中提炼经验和方法,然后作相关技巧的介绍。结合几年来学生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通病,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达到效果。空泛的讲解,学生会反感,同样达不到效果。比如在学习《交谈》一节,结合案例,教师首先可以介绍交谈的原则,包括礼貌、坦诚、平等、避讳四方面,然后介绍交际的技巧:善于提出并控制话题;善于观察,及时调整交谈的内容和方式;善于根据对象和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内容和方式。教师讲解不宜过多,结合正反实例,使学生乐于听也乐于接受。
二、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具体的交际条件和真实的交际环境,能促使学生自觉进入情境,大胆地进行交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多加留意,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可丰富口语训练的话题,又可以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如在讲授采访时,可以营造如下情境:小东在省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金奖,老师派你去认识一下这位同学并了解参赛情况,你通常会采用何种口语形式进行交流,你会提哪些问题?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学生跃跃欲试,兴致很高,自然就会融入到采访的情境中。
三、模拟情景,以赛促练
单一的口语训练难以体现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采用比赛活动的形式,将口语训练融入其中。口语课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课程,学生是主体,而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只有学生学习技巧的运用,并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应组织好教学,可以通过模拟情景或者设计问题等形式,让每个同学都能大胆地说,积极交流。在对话和问答中,表达能力就会在无形中提高。教师应让学生把每次课堂回答问题当作一次实战演练的机会,让学生从愿意说到能说会说。同时,教师也可以多创设一些机会,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训练。比如课前五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自选一个主题或情景,进行说话练习。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举办演讲、辩论比赛,以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应聘”时,教师作方法指导后,最重要的是学生练习,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的形式,让学生转换角色,充当面试官和应聘者,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提出有针对性问题,让应聘者作答。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毕业找工作前的一次演习,使学生收获良多。
四、多边互动,以评促练
口语课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在情景中实现角色互换,在动态中实现个性交流。使学生通过口头评价,找出优点,发现不足。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教师应及时给出准确全面客观的评价,并给予鼓励,提出改进举措。同时,也可让学生之间相互作出评价,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印象更深,改进更快。在模拟面试后教师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既有好的方面,当然也有不足,像面试中对仪态举止、口头禅等细节方面不够重视,表达中不能抓住重点,还有些同学在敏感问题热门话题上,不会随机应变,反应不快等等问题。在教师指出后,可以引起他们重视,并逐步改进。当然学生互评也是一种有效尝试,旁观者清,面试官能够发现面试环节中的问题,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心态很接近,相互间更容易沟通交流,容易从他们的角度去发现某些问题。通过上台模拟后,很多问题暴露了出来,很多同学也能发现,这样也是一种相互学习提高的过程。
五、参与实践,强化训练
在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渠道,但这还是不够。语言从生活中来,又要走向生活,并参与实践活动。所以,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师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去实践,通过开展各种社会交际实践活动,以强化训练。如庆新年活动,学生相互讨论如何组织开展元旦庆祝活动,确定活动方案,校内联系场地,到外单位联系赞助商,邀请嘉宾等等系列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际训练,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总之,在当今社会,良好的口语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而不是一堆金子,为此,在口语练习中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建荣.加强中学语文口语教学的若干想法[J].学习方法报,2007,(4).
[2]赵刚.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2005,(8).
[2]陈石豪.高职生基础文化课学习的现状与思考[EB/OL].陆河职业技术学校网,2008,(4).
[3]张樱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探索[EB/OL]中国中小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网.
(何全民 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