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了项目化教学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应用和中职学校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具体措施以及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电气技术应用
专业教学设计是执行项目化教学的基本前提。按职业技能标准和社会的需求,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就业方向为出发点,出台项目化培养目标,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成几个模块,各个模块都设有各种技能及理论知识相辅相成。
一、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向
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维修电工、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传感器技术及工厂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可就业于电气设备,电气自动控制装置安装、运行和维护等一系列高级技术含量工作领域。
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常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为基础,重点学习常用机床线路安装与调试、PLC、传感器、工厂供配电等,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力系统的保护及应用等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分析方法的同时获得专业技能的提高。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第一,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先进的思想观点,系统地掌握电气控制与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力系统保护与供配电系统等领域的基础知识,还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善于动手动脑,满足工业控制等方面的需求。
第二,具有电气控制与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力系统保护及供配电系统试验、运行、监测和分析的能力。
第三,具备基本电工操作、维护保养的能力。
第四,获取与本专业相符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合理选用项目化教材
顺利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前提条件是选用合适的项目化教材。中职学校要按照电气技术课程标准和技能标准科学有效地合理选用或者编写项目化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着重核心技能和辅助技能的分配以及各项目内容的比例,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并解决生产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四、项目化教案决定教学效果
教案的设计直接决定着教学结果。优秀的教案需要老师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必须付出万分的努力来精心备课,各项目老师也可互相交流、集中备课。
五、项目化专业实训室是项目化教学的有力保障
要加强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即建立项目化教学的专业实训室、集教室,实训、考核等于一体的教学设备。在一个实训室内可完成各个项目化教学展示、实物展示以及演练、考核训练等多种教学任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项目教学实训室,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既可对照实物学习构造原理,又可实际操作随时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学方法灵活、直观,教学形式新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为社会培养了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项目化教学重要的内容
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优质人才的标准。中职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所完成的工作是把熟练的技术知识应用于现实生产并转变成产品的直接服务。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即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目前,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多数都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专业技能和企业实践经验严重匮乏。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还关系到所培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潜力和就业前景问题。
七、项目化教学的影响
项目化的教学过程既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联系实际,热爱学习,主动思考,增强创新的意识。实践操作使我们意识到理念的转变以及策略的更新是重中之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学过程的组织,即上课时操作层面的落实。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学生能动性地发现并利用所学知识,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日常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构建教学模式时应以学生关注的课题为导向,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将知识的学习转化成生活案例的研究。
项目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项目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教师课堂情绪高涨,教学过程组织顺利,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项目化教学为课程设置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全面考虑企业市场的变化和电气技术的发展等外在因素,根据社会用人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结合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体系。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为实现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努力奋斗,紧跟企业发展步伐,创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劳动者。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