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钧
【摘要】大众传媒日益兴盛,观看英语国家的影视剧已经成为了我国青少年观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除了娱乐和审美意义,影视剧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辅助手段,对于提高第二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正确引导中学学习者有效地利用这种方式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影视剧对中学生的有利影响以及如何将其高效地利用到教学和学习中来。
【关键词】原声影视剧 认知心理学 图示理论 内化
一、引言
听力在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关于英语的规定以及《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听”都位列“听”“说”“读”“写”“语音”“词汇”“语法”中的第一位,这样的顺序也符合Underwood(1989)的理论。Underwood认为,把听力教学放在首位有利于认知(cognitive)、效率(efficiency)、情感(affective)和实用(utility)四个方面的优势。
二、原声影视剧与语言教学
1.听力材料的选择对听力教学的影响。听力材料单一是教学中的短板。随着出版业的兴盛,中学生有了丰富的教材及教辅材料,但归类来说,还是以考试训练居多。这些题目与考试紧密相连,用来测试学生的听力考试水平是合适的,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交际水平没有切实的帮助。长期依赖这些教辅材料,导致学生的听力基础没有打好。同时,听力教辅只通过录音一种媒介形式,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何况,自然的语言状态不仅包括声音,还包括交谈双方的面部表情或者肢体交流等声音之外的因素,这些在现有的教辅材料中是接触不到的。
2.原声影视剧运用到听力教学中的优势。原声影视剧自身的特点使其在调动学生内化知识方面显现出优势。它具有几个优点。
(1)原声影视剧作为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影视剧设定的场景通常是完整的,它们在模仿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遵从一定的生活逻辑,观众可以很快地进入场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角色之间的对话也是真实可信的,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可以与角色产生共鸣,迅速调动起大脑中内化的知识。
(2)其次,原声影视剧呈现的语言材料丰富地道。演员在影视剧中使用的是地道的本国语言,提供标准的发音和生活化的语言,使得学生可以浸入到原汁原味的情景中,培养对语言的感受力,学习标准的语调发音。同时,影视剧完整地体现生活,学生可以了解到异于本民族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同的思维习惯,风土人情等。这无疑有利于建立起新的图示,扩大原有的图示结构,形成良性循环。
原声影视剧运用到听力教学中的优势有坚固的理论支撑,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呢?教师在采用这种辅助教学手段的时候又需要注意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三、原声影视剧用于中学生听力教学的可操作性及对实际操作的建议
1.原声影视剧的选择。进入21世纪,大众媒体空前繁荣,全球影视行业蓬勃发展,为观众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影视剧。Massi and Merino(1996)在“Films and EFL一What's play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中给出了建议,选择作为教学材料的电影时要注意电影的内容、语音和长度。教师在在准备听力材料时要根据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心理特征来进行筛选。
(1)中学生人格尚未发育成熟,还没有完全社会化,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选择那些积极健康的作品,宣扬暴力恐怖、渲染色情场面的内容是万万不能在课堂上出现的。
(2)选择的影视剧听力材料要贴合中学英语学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或者有所补充,同时贴近中学生生活,学生抱有兴趣,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3)第三,也是对于听力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点,要选择与中学生听说以及词汇量水平相当的影视剧材料。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即自然语言习得产生于学习者可以理解稍高于其语言水平时的语言输入状态时,输入的内容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而应该是”i+1“,i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指的是适度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输入。这样,学习者为了听懂新的语言输入,会充分调动之前已经学会的知识或者利用上下文来帮助理解,通过种种途径,学习者听懂了稍微高于自己语言水平的输入,从而学会了新的知识,这就可以看做语言习得的进步。
2.对实际教学的建议。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在授课之前要精心准备,设计好课堂各个环节的流程。影视剧的形式轻松,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抱着娱乐的心态不认真对待,无目的的观影违背了提高听力水平的初衷,因此,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流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四、小结
本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图示理论,分析了原声影视剧对于中学生听力教学的有利作用,并在影片的选择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方面给出了一点建议。运用原声影视剧进行中学生听力教学,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以及前期准备耗时耗力,现阶段当成主要手段是不可能的,但它作为辅助手段是利大于弊,值得引入的。希望广大英语教学者能积极采用,将其逐步升华完善。
参考文献:
[1]Harmer,J.2003.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