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玲
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取决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材料的加工。加工水平越深刻,则理解越透彻,储存越牢固,回忆和提取的效果也就越好。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在学生阅读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注意授之以策略。
那么,阅读中怎样对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呢?这就要强调精读,使学生能静下心来读几本好书,慢慢咀嚼咀嚼,认真体味、感受、想象、理解、反思。
一、动心:注重想象和体验
从本质属性上说,阅读活动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阅读活动只有主体能动地参与,文章才会有意义。读者要在对文章意义的理解和探寻中投注生命情感。并且,“阅读主体真正深入的参与行为,并非只是对文章形式的表层把握,而是抵达文章深层世界的心灵投注,在生命体验的深渊中,饮尝生成意义的甘泉。”
由此可见,想象和体验特别重要。而心与心的相连、情与情的沟通的课外阅读习惯,应该是在课内阅读中培养出来的。譬如,《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把其中一个写景段落,用散文语言再现出来,有学生就“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西风听马嘶”几句写了这样的一个文段:“青山、疏林,被傍晚淡淡的烟霞环绕着、笼罩着。我的郎啊已经远走了,这些山林和烟霞为什么要遮住了我的视线,不体谅我的心情啊?火一般的夕阳像吐着血一样慢慢坠落、坠落,消失在寂然无人的古道那边,没有人回答我的疑问。突然,只听见秋风飒飒,送来了老马的一声悲鸣,撕心裂肺的鸣叫声撕碎了离人的心。”
这样的想象文段还有不少。多做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活跃了,习惯逐渐养成,在阅读中主体的情感投注自然也更多。
二、动脑:善于批评和反思
在课外阅读中要投入、要体验,要使自己和作家、和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并且,在“进入”的同时要能够“出得来”,善于批评、反思,形成自己的思想。
当然,阅读中的思考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或钻牛角尖,而是对知识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联想与想象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课前要思考,课后还要思考。比如在教授《雷雨》时,在完全没有讲授的前提下,学生就戏剧的内容提了不同的问题23个,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的吗?鲁侍萍为什么要“引导”周朴园说出那段痛心的往事?故事的结局呢?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认真读了,思考了。经过独立阅读,有了自己的思考,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这些是教师的讲解所无法代替的。
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这种强化,课外相对也会得益。有的学生读了普希金的《心愿》,对句中“悲痛的甜味”感到疑惑,在读书笔记中提了出来;有的学生在读席慕蓉的《燕子》时问:“为什么作者认为‘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能带来深沉的安慰?”还有的学生在读徐志摩的《泰山》时对“凌空”和“不动”分行表示不解和好奇。质疑,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阅读过程中这种深层的思考,有利于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作者的写作内容及手法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在鉴赏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于作者的看法。要做到这一点,还需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对阅读材料作出的鉴定、判断和欣赏的思维品质。”新课程特别强调探究性阅读,强调个性化的阅读。而对学生的阅读测评反映,评价、鉴赏是学生阅读能力中较弱的一项,应该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读书笔记中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也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评价和鉴赏能力,并尝试着就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每次读海子的诗,心情都特别的沉重。而作者又爱用一些较忧伤的词语:‘痛苦、‘灼伤、‘一无所有、‘两手空空之类,勾起了我不大美好的联想。虽然他的作品语言也很流畅,并且蕴含着很深的哲理。但我始终不大喜欢他的作品。做人,毕竟不能太消极!”
总之,如果课外阅读中学生能够经常把自己投入作品中,善于运用联想、想象、比较、预测等方式展开思维活动,阅读就能达到一定的深度。
★作者单位:山东即墨市萃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