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廷均
【摘 要】课程辅助活动融合了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它不同于学习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关注、尊重学生意愿和校本实际,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亲身体会,从中积累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课程辅助活动 立艺 授艺 磨艺 展艺
孔子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紧张严密的课堂教学再辅之以轻松自由的课程辅助活动,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添校园生机和活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操作能力,活跃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有特长的教师形成特色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从2012年确立重庆市永川区“卓越课堂”课程辅助活动实践研究课题以来,针对不同年段认知起点的不均衡性和课程辅助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立足“立艺、授艺、磨艺、展艺”四个环节,初步探索出了具有周期性特点的课辅活动教学模式。
一、课前欣赏——立艺
在农村小学,学生上网不方便,课余活动较为贫乏,对新鲜事物了解知之甚少。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与活动相关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让学生观看欣赏甚至相互讨论,把群体的积极参与、大众表演的默契配合、集体力量的壮观强大、团结协作的轻松愉悦和现实生活的不协调在内心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的眼睛和耳朵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在活动场地,特长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优美的动作、专业的表演、精彩的示范,如同电视上的节目表演一样,示范过程中把复杂的活动环节简单化,把简单的活动集体化,把集体的活动兴趣化。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辅助活动的兴趣,促进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立自己的才艺项目。
二、悉心指导——授艺
俗话说:“看者容易做者难。”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活动要领,指导教师们可谓煞费苦心,下足了功夫,终于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法。(一)做好准备活动。提前热身,预防学生在活动中受伤,同时教给学生相关的活动安全及自我保护常识。(二)教师讲解示范。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师一边进行规范的动作示范,一边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和注意事项的强调,同时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对整个技术动作就有了初步印象。(三)学生尝试练习。由一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再汇报交流心得体会,对全体学生起到一个引领作用,教师对学生掌握得好的地方要给予及时肯定,对技术要领有偏差的地方给予指正。(四)让学生分小组练习。学生在互动合作练习中,共同探讨技术动作要领,指导教师巡视每一组学生的练习情况,对悟性好、掌握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对悟性差、掌握慢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指导过程中,尽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师生积极互动中传授技艺。
三、强化训练——磨艺
在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就进行强化训练。训练主要分为常规性训练和竞赛式训练。常规性训练分小组进行,每一小组以8至10人为宜,任命接受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和副组长,由组长和副组长分别带领几名队员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训练,组长要起到“小老师”的作用。教师不停巡视纠正有偏差的技术动作,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做到多肯定、不指责,在训练中督促、引导小组队员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要领。通过常规训练,在全体学生基本熟练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式训练,因为竞赛能激发人的热情,小学生尤其喜欢享受竞赛中的乐趣。竞赛分小组进行,通过竞赛训练,全面检测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指导老师要及时点评每一小组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做得好的地方和还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强化训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砺,活动技艺逐步熟能生巧。
四、成果汇报——展艺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课程辅助活动开展是否有成效,每一个学段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就需要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每年秋期的12月和春期的6月是学校课程辅助活动成果展示汇报月,无数家长会来到学校观看孩子们的才艺表演。通过几个月的编排训练,绝大部分学生已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并能运用自如,指导教师把一个个活动项目编排成节目进行表演。比如:鼓号队编排成各种队形变换多种曲目进行表演;年枪队、腰鼓队配合音乐穿花走形表演;铁环队学生滚着铁环绕障碍物变队形表演;舞蹈、篮球操、足球操表演等等,将这些节目一一展示给家长和全体师生观看。
课程辅助活动融合了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它不同于学习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关注、尊重学生意愿和校本实际,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亲身体会,从中积累知识和技能。课前的“立艺”环节就是尊重学生意愿,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授艺”和“磨艺”环节,把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生活之中,以具体的生活化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习、实践和探究;“展艺”使师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由成功走向成功。通过自主参与和团队合作,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积累学习经验,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真正转变学生由被动灌输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