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安
摘要:南宁民歌的保护传承和产业开发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在保护南宁民歌的同时,又能充分开发利用,使之有新的发展,为发扬民歌文化做出贡献。近些年,有许多不同的思路、不同的侧重及不同的做法,造成的结果也各有利弊。能否兴利除弊,达到双赢,成为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课题。本文试图借用“文化生态壁龛”这一崭新的概念和思路,为南宁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找出一条共赢的新路。
关键词:文化生态壁龛 南宁 民歌 保护 开发 策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许多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日常生活中,歌声是他们传情达意、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存在于民间的歌曲资源十分丰富,由此也为广西赢得了“歌海”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民歌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保护发展广西民歌艺术方面已经取得共识,都认为应该予以重点保护、传承和发扬。然而,对于如何保护和如何发扬广西民歌艺术,却没有一致的意见和清晰的思路。
目前,保护和发扬广西民歌艺术的观点梳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主要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在外来文化影响和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歌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这种情况多见于学术界;另一种则更侧重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民歌艺术与现代技术、产业开发相结合,从而为民歌艺术在当下找到更大的生存空间,像“老樹发新芽”一般为广西民歌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这种情况以政府主导多见,遍地开花的“民歌节”即是有力的佐证。以上两种观点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都有自己的道理,其目的都是为把广西民歌保护、传承、发扬好,不让其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湮灭消失,只不过方法各有侧重。这两种做法能否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当前看到的现状而言,笔者认为不够理想。本文力图以南宁民歌的保护和开发为例,提出自己有关民歌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
一、南宁“民歌节”的窘境与“文化生态壁龛”的提出
为把民歌文化艺术发扬光大,从1993年起广西开始举办“广西国际民歌节”,人们在民歌节上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1999年,为把民歌节办的更有特色,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把这一活动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每年在南宁举办一次。从1999年至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共举办了17届。这17年来,以开幕晚会为代表的南宁民歌节经历了多次主题和风格的变更,而这种变更的背后正是民歌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发扬的不同思路。
从最初的1993年广西民歌节开始,举办民歌节的初衷确实是为民歌搭建一个新的舞台,进行交流和传承,所以前几年的民歌节是十分传统和正宗的民歌文化艺术交流平台。随着1999年以后,政府介入的程度越来越深,更名后的南宁民歌节,举办的规模和效应也越来越宏大,特别是民歌节的代表——开幕式晚会,到2005年时达到了顶峰,国内外政府官员、央视名导以及各路明星大腕齐聚邕城,一时间南宁群星璀璨,耀眼夺目。然而,正是这些闪耀的光芒几乎完全遮蔽了草根阶层的民间歌手,观众欣赏到的民歌也已经不是流淌着传统原生血液的民歌了,这些民间艺人和民歌已经被挤到了一个小小的、很不起眼的角落,他们的存在似乎仅仅是为了向世人证明——“喏!有民歌啊”,但明显的事实是他们已经被主流舞台边缘化了。
从2005年以后,对于南宁民歌节的举办方式,出现了越来越多反思和质疑的声音,特别是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批评,于是南宁民歌节在2013年时提出“回归民歌本质,重在挖掘民歌内涵,以本土歌手取代大牌明星,杜绝奢华走节俭亲民路线。”“来自五大洲的朋友邀约来到壮乡首府赶歌圩,以歌传情,以歌缔结新友谊。”
梳理南宁民歌节走过的17年路程,可以看出本文前面提到的两种观点在实践中的交织。学者们更注重学术思维和学术价值,更重视保护,但在时代大潮下,这些原生民歌很难经受诱惑和冲击;而政府则更注重行政思维和商业价值,更重视以民歌或民歌节为载体,为地方带来多大的影响和经济效益,广西各地相继兴起了许多大小不等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民歌节,这些对民歌原生性又是一种破坏。那是否可以“扬长避短”,把二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的保护发展之路呢?高小康①提出的“文化生态壁龛”的概念,也许能为民歌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发扬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路径。
“生态壁龛在生态学上是指与特定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最直接关系的环境条件,在非遗的文化生态保护中可以用‘文化生态壁龛这个概念来分析和处理与保护问题相关的文化生态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对文化生态环境根据与非遗生存条件的相关程度进行区分,找到具有密切关系的环境范围,即文化生态壁龛。文化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范围就是这种文化生态壁龛。”鉴于以民歌节这种形式,对民歌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遇到的窘境,高尚学②在广西首先引进了“文化生态壁龛”的概念,并就广西民歌的保护提出了一系列观点。笔者对此十分赞同。同样,就南宁民歌文化艺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利用画出“红线”,圈定南宁民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成为南宁民歌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共赢选择。
二、南宁民歌文化艺术保护与开发策略
根据“文化生态壁龛”的概念和理论,结合南宁民歌艺术,笔者认为要想对南宁民歌艺术有好的保护和发展,首先要划定产业开发利用的“红线”,即南宁民歌文化艺术的“生态壁龛”,红线内是南宁民歌赖以生存的基质和核心生存环境等,任何人不能触碰,而红线外的外围内容则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和利用。
(一)红线内——南宁民歌传承人、核心生存空间与核心音乐特征等
要确定南宁民歌的“文化生态壁龛”,第一应该搞清楚的是南宁民歌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基质和生存环境,离开了这些要素,南宁民歌将不复存在。笔者以为这些要素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南宁民歌传承人。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用以表达和交流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人”是其中必不可缺的核心要素之一,离开了人的传承,一切民歌将无所依附。随着现代生活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年轻一代的审美意识和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演唱民间歌曲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少数仍然能够演唱民歌的一些传承人,成为南宁民歌这一“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对他们加强保护,尽快把他们所掌握的民歌进行录音录像,建立资料库进行留存保护,尽力招募一些愿意学习民歌的少儿,由这些民歌传承人对少儿进行教习,都是为南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不应是拉着这些民歌传承人到处参加各种商业演出和活动,枯竭了他们艺术灵感和创作源泉。
2.南宁民歌的核心生存空间。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核心生存空间指的是南宁民歌目前能够生存的生态环境,包括“乡间的大环境”和城市中民歌存在的“城市小环境”等。“比如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的山歌,本来都是乡土社会环境的产物。隨着城市化进程,乡土文化空间逐渐萎缩消失,山歌的生态环境似乎也要随之而消失,山歌的消亡便成为文化生态变化的必然结果。但实际上有些山歌在城市化的文化环境中仍然生存着”这种城市化的“小环境”,最常见的在于城市公园之中,比如:南宁西乡塘区新秀公园,每周日就有百姓自发组织到这里赶歌圩、唱山歌,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城市歌圩”,这样的南宁民歌生存“小环境”和广大乡间的“大环境”一起成为南宁民歌存在的“核心生存环境”,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环境亟需得到政府强有力的保护。
3.南宁民歌的核心音乐特征。谈起南宁民歌的核心音乐特征,主要是针对民歌改编而言的。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不少人想通过改编民歌,对其进行再创编或再演绎,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而发扬传统民歌,这种动机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可现实生活中,有些改编者却把南宁民歌改编的面目全非,除了部分歌词让人们感到有点南宁民歌的影子外,从音乐的核心音调、演唱形式、配器风格等等,都与南宁民歌大相径庭。这就不是在发扬民歌了,而是以此为噱头赚取眼球了,这样的改编对民歌不是发扬而是破坏,因此必须予以制止。这些南宁民歌的核心音调也属于“生态壁龛”划定红线之内的内容,改变了这些核心音乐特征,南宁民歌将不再是南宁民歌了。
(二)红线外——民歌改编、新唱、演绎新形式等
在确定了南宁民歌保护的“红线”后,红线外的部分,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和商业利用。无论是民歌的改编和新唱,还是把山歌的演出场地的转到酒店、码头、娱乐场所等,无论是加入伴舞还是运用电声乐队伴奏,无论是用其进行广告宣传还是在举办民歌节的同时举办产品博览和商品交易会等等,都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客观上,只要南宁民歌的核心基质和生存环境即“文化生态壁龛”得到保证,这些外围形式上的产业开发创意,可以说也都从一定侧面,对南宁民歌的发扬起到宣传了作用,也是为南宁民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前所述,通过划定南宁民歌商业开发的“红线”,确定其生存的“文化生态壁龛”,即民歌保护和传承的基质与核心,主要包括南宁民歌传承人、南宁民歌的核心生存空间和核心音乐特征,确定了这样的边界,对其进行产业开发和商业利用,就可以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既宣传和发扬了传统民歌文化艺术,也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商业企业的积极性,达到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社会转型期广西民歌艺术的‘文化生态壁龛研究”,项目编号:KY2015ZD116;本文为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文化生态壁龛:广西民歌艺术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BZW001。
注释:
①高小康.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②高尚学.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高小康.文化生态壁龛:非遗保护的生态“红线”[N].中国文化报,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