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洁
[摘要]选修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师掌握的知识广博精深。选修课本是基于必修课本之上的,学生在必修课中学到的鉴赏方法,拿到选修课中来实践、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这才是欣赏,才是挖掘,才是提升。选修课的高效挖掘既指与必修课的学习目标实现的横向比较而言,也指选修文本问题探究中不同深度与层次上的比较。
[关键词]选修教材高效拓展延伸深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18
不久前,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语文选修课的优质课大赛。我执教的课题是《项羽之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鉴赏形象,而鉴赏形象离不开对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文字的品悟,品悟语言又离不开诵读,所以我的整节课教学都是围绕诵读语段与鉴赏项羽形象进行的。学生通过默读、自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对项羽的性格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课堂上,学生发言很积极,且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文本语言入手,批文入情,超出了我的想象。总之,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我的预期教学目标,但是,结束后,我很失落。
不是因为分数,不是因为名次,更不是因为来自评委老师的中肯的批评,而是因为,这节课上得太平常了,平常到与必修课本中的《鸿门宴》的教法是一样的。先是读,接着理解文本,点拨重要文言知识,接着鉴赏人物形象。没有创新,没有挖掘,完全是为达到最基本层次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方案。
选修课本是基于必修课本之上的,学生在必修课中学到的鉴赏方法,拿到选修课中来实践、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这才是欣赏,才是挖掘,才是提升。选修课的梯度挖掘既是指与必修课的学习目标实现的横向比较而言,也是指选修文本问题探究中不同深度与层次上的比较。据此,《项羽之死》一文的教学,是否可以尝试从以下角度进行挖掘呢?
一、对项羽形象的纵向比较分析
在必修《鸿门宴》一文中,司马迁用史笔笔法为我们展现出了政治、外交场中的项羽性格:自负、寡断、轻信、愚钝。而在《项羽之死》一文中,司马迁用文学笔法,诸如渲染、夸张,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战场上的英雄形象,他多情重义,骁勇无敌,知耻知义,自尊自爱。两相比较,一是失败的项羽,一是成功的项羽;一是可恨的项羽,一是可叹的项羽。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印象更深刻,认识更全面。
二、对项羽乌江自刎这一行为的认识与评价
项羽乌江拒渡并自刎值不值?关于这个话题,历来褒贬不一,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人留下的诗句从不同角度评价了项羽之死,其评价无非是从理性与感性两个维度进行的。我们且不问项羽死得值不值,首先应区分英雄与伟人、英雄与政治家的不同,项羽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英雄,无论是战场上的还是乌江边的。他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忍辱偷生不是他的大丈夫刚烈本性。乌江拒渡体现了他的尊严,赐马、赠头成全了他的英雄情结。所以,尽管项羽三十多岁即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也在生命的最后一站演绎了彩虹一般五彩斑斓的美,令万众瞩目、乌江沸腾。他的生命虽无长度,但有高度。刘邦、勾践是政治家,政治家以输赢衡量自己的功绩与价值;项羽是英雄,英雄以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故而在引导学生评价项羽之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文学与历史的标准,让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项羽之死是悲壮的,我们无理由去要求一个英雄忍辱偷生,卧薪尝胆,以期东山再起。
三、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与评价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一文后写了一段赞。赞是司马迁对所传历史人物的评价,有褒有贬,不尽相同。对项羽的赞中,有不少这样的字词:自矜功伐、武力经营、不自省、不觉悟。这些词无一不是批判。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理性的,是客观的,是历史的。但是在《项羽之死》中,我们透过文本语言,尤其是极具感染力的词句,诸如“众人皆泣,莫不能视”“众人皆伏曰‘如大王言”“马童面之”“吾为若德”这样的话可以明显地看出褒笔,在项羽的人生终点,作者写出了他的威言和下属的信服,以叛徒的惭愧衬出楚霸王的义气侠风。垓下歌的插入,更平添了霸王的丈夫柔情,让人读来为之肠断。显然,这种描写是感性的,是文学的,是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为何司马迁在文本中和文本外对项羽的评价不相同呢?在教学中,我们可就此问题进行一下探究。深入了解司马迁的人生遭遇和困厄,我们不难发现,他总是在“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宗旨下,融入对弱者、对义气之人的同情与赞美,如对赵国的同情,对强秦的憎恶;对项羽英雄末路的惋惜,对刘邦小人功成的鄙夷。司马迁的《史记》客观的来说,是打上了他个人的人生印记的。
《项羽之死》一文若能从以上三个维度深入挖掘的话,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评价能力定能得到大大的提高,这才真正实现了选修课程的开设初衷与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