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置针贴膜的临床应用

2016-05-30 05:04:35王歆懿
科技风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王歆懿

摘 要:留置针是头皮钢针的替代产品,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推广,留置针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很小,便于患者肢体的活动,可以减小反复穿刺痛苦,受到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本文主要针对留置针贴膜的常见类型与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留置针贴膜;常见类型;临床应用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很小,便于患者肢体的活动,在静脉营养以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小反复穿刺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可以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1 留置针贴膜的常见类型

1.1 透明无菌敷贴的应用

透明无菌敷贴可靠性高,是最为常用的留置针贴膜。但是,透明无菌敷贴的透气性能不佳,局部皮肤热量无法散发,会导致油脂与汗液大量积存,影响了敷贴的牢固性,致使敷贴松动,需要定期进行更换。

1.2 水胶体敷料的应用

水胶体敷料主要是由粘性材料与水胶体组成,有着理想的吸收渗出性能,该种敷料有着理想的防菌、防水与防感染功效。患者伤口在与胶体接触之后,会形成一种凝胶,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在渗液饱和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更换,与透明无菌敷贴相比,水胶体敷料有着理想的顺应性,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可以应用与输液外渗患者群体中。

1.3 生物材料敷料的应用

常见的生物材料有甲壳素护创膜、纳米银创伤贴、藻酸盐敷料等。其中,甲壳素护创膜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材料,该种材料的抑菌性与吸湿性佳,不会刺激皮肤,具有止痛、止血和加速伤口愈合的功能。功能型甲壳素包括甲壳素纤维、无菌压敏胶布、离型纸、辅料块组成,主要包括止血功能辅料与促愈功能辅料两类。纳米银创伤贴主要由棉织物与纳米银组成,具有理想的吸收性、透气性与抗菌性,即使多次使用,也不会在患者体内累积。

2 静脉留置针贴膜的使用方法

2.1 穿刺方式

在静脉的穿刺方面,需要选择无静脉瓣、有弹性、较粗、远离关节的静脉,多选择上肢静脉,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慢、静脉瓣多,不宜首选。留置针大小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以及血管情况来选择,在不影响输注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短、细的留置针,短细的留置针能够漂浮在患者血管中,降低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在操作方式上,需要先消毒皮肤,检查留置针针尖套管情况,与皮肤位置呈15~30°,缓慢进针,如果进针速度过快,很容易出现穿刺失敗。在回血之后,可以调整穿刺角度,避免回血之后再送管,这样很容易导致软管脱出。

2.2 封管方式

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必须要科学选择封管方式,缓慢推注1.5ml的肝素盐水,在针头退出时,保证导管可以处于正压状态,避免封堵中出现的堵塞问题。在完成封管之后,需要先抽回血,回血完成后方可接上液体,如果出现血凝块,避免直接将其推入血管,防止发生堵塞。

2.3 控制好留置时间

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留置时间的控制十分关键,如果留置针时间过长,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如果留置时间不足,不仅会增加穿刺痛苦,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一般情况下,留置针留置時间控制在3~5d为宜,因为静脉炎一般会出现在置管结束后的6~7d之后,因此,建议留置时间不超过5d。在留置过程中,要加强护理,穿刺周围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 1 次,注意观察局部穿刺处有无红肿、触痛等现象,有无渗液、水珠、发痒等现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贴膜固定是否牢固。贴膜上注明留置日期,2d~3d 更换 1 次,更换贴膜应掌握方法,将贴膜朝近心端轻轻撕扯,防止软管脱出,当软管部分脱出时,禁止再次送入血管。

2.4 留置针贴膜的揭除

在更换敷贴时,需要把握好揭除方式,揭除应该遵循从下到下以及从后到前的原则,在揭除湿,需要避免留置针出现滑落问题,对于没有其他要求的贴膜,可以在一个边角中蘸取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用棉签将胶层揭除,也可以直接热敷后使用棉签揭除。该种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现有留置针贴膜多含有弹性材料成分,对于揭除贴膜可能出现皮肤损伤危险时,弹性敷料建议采用无夹角拉伸手法进行剥离,即平行皮肤牵拉敷料的外边缘,触点从敷料近边缘点逐渐移向皮肤薄弱点,随着敷料面积扩展,松脱与皮肤的粘连,至完全揭除。

3 结语

在留置针穿刺程序的完善下,留置针贴膜在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材料类型多种多样,留置针贴膜的应用在止血、抑菌以及静脉炎的防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医用敷料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化,生物材料在留置针贴膜方面的应用也将得到拓展,新型生物留置针贴膜在未来阶段下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需要针对该种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展开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瑜琴,谢小红,钟意芬,杨伟丽.品管圈在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作用[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6(04).

[2] 陈熙,李爱华,刘艳超,王振,王京燕.静脉留置针在急诊输液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2).

[3] 余敏,汪小英,陈羽.腋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及低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2).

[4] 汤小萍.静脉留置针化疗的留置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分析比较[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0).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防治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6:48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中的疗效评价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6:03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研究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19:11:18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修改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4:29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0:48
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34:21
浅析涌泉穴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09:08
珍珠的市场前景及药性成分、功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