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国
什么是有效教学?简单说,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的教学。“效”有效法、仿效、效力等意思,有效教学的效,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付出努力以效法和仿效的行为。“果”是结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效果是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这里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十多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数学课堂而言,传统的教师讲解变成了学生“畅所欲言”、“合作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活跃。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表面热闹的课堂背后,却透射出了许多的放任与浮躁,课堂上多了些新颖的形式,但丢失了极为重要的东西——“有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接下来,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刻画结果目标时,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词语言,在描述过程目标时,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词语。制定教学目标时使用的目标动词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同,定高了,学生够不着;定低了,缺乏挑战性。而一堂数学课是否有效,一定离不开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引领着教学的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目标缺乏深入思考,缺乏针对性;有的对显性的、容易实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太多,对隐形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则重视不够;还有的将对学生意义深远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种装饰,以应付教案检查,结果造成教学目标缺少针对性。
二、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地设计,精心地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以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并通过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演示回忆平行四边形采用的是割补法,是把它变成长方形来计算的。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个顶点所作的高剪下来,移到另一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一活动的设计既为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更是为了后进生能够与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课堂上学生通过剪、拼、贴等动手活动,通过动脑思考、讨论转化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并用,精神十足。像这样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不仅可以解决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要精心组织新授课程,提供参与机会,努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多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等活动。对于一个问题也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三、娱乐开放的练习更利于课堂效果的巩固
有效的课堂练习能更好的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能进一步巩固课堂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娱乐性”练习。如“欢乐大PK”、“夺冠一分钟”、“勇夺红旗”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这样,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能让课堂更有效。
四、关注“难教儿童”,让课堂更有效
所谓“难教儿童”,是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在智力发展上有偏差的孩子。那些常用的方法和措施,在对一般儿童的教育工作中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用于难教儿童则会徒劳无益。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难教儿童”的数学学习情况应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关注“难教儿童”呢?
首先,教师应心中先有“难教儿童”后有一般儿童,然后才能有优秀学生,只有教师心中有“难教儿童”,才会真正关注“难教儿童”。其次,当“难教儿童”的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增强其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再次,教师要注意发现这部分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让他们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并且教师要尽量关注他们的每一次数学学习活动,要让其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最后,教师关注这部分“难教儿童”和一般儿童,不光是为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而是通过注意他们的学习情况,反馈到更多的课堂教学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教学情况,从而作出相应的处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