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春
当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职业能力欠缺”。据统计,农民工群体中,仅有1/3的人参加过由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职业能力的劣势使农民工在“积分制”居住证制度面前处于困境,使他们难以落户而阻碍了市民化的进程。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全面提高技能水平,使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成为稳定就业的新型产业工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从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角度看,经济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是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的提升,可为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技能人才支持。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杨志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大会上,提出一个作为“国家工程”的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力争到2020年,使每位农民工都能参加1次以上政府提供补贴的技能培训,基本消除新成长劳动力无技能上岗的现象。
葛莹玉、张新岭和李春平三位年轻学者的著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的建构:基于人力资本形成与开发的耦合研究》(以下简称《职业能力建构》)就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和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开发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
本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在理论上,将人力资本的形成理论有效地应用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重点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资本、经验资本和健康资本的形成机理,有效地拓展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在方法上,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的机理。基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人力资本形成的机理分析,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的概念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将“学校教育”和“社会保障”作为调节变量,将“农民工学习”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对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检验,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
在测量上,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应用潜变量模型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测度模型,并运用偏最小二乘算法测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已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测度方法的弊端,弥补人力资本在特定群体测度研究上的不足。
在对策研究上,本书的视野非常广阔,从我国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职业培训升级、创新创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可行的建议。
总体上,《职业能力建构》一书澄清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同时从实证的角度对该问题的研究做了拓展和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一研究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其研究结论和建议也可以为政府或决策者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 祁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