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卿 陈顺辉
摘要:【目的】研究烤烟栽培过程中施氮量与打顶时间协同作用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烤烟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翠碧1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6个不同施氮肥水平和打顶时间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产量、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叶面积、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及烟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均明显增加;推迟打顶可增加株高、茎围和叶面积,降低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其中以高施氮(120.0 kg/ha)现蕾打顶处理烟株产量最高(2116.05 kg/ha),而中等施氮量(97.5 kg/ha)现蕾打顶处理产值最高(48481.95元/ha);施氮量增加可促进烤后烟叶烟碱含量增加,推迟打顶则可降低烟叶烟碱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打顶时间的推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结论】在福建烤烟产区,翠碧1号烤烟品种在75.0~97.5 kg/ha的施氮量下进行现蕾打顶,有利于保障烟叶产量及提高质量。
关键词: 烤烟;施氮量;打顶时间;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2-0206-06
0 引言
【研究意义】施氮和打顶是烤烟生产中的两个重要栽培技术措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量和产值目标的不断提高,烤烟生产中逐渐加大了施氮量。施氮量增加虽可提高烟叶产量,但同时也导致了烟叶烟碱含量显著上升和可用性下降,给卷烟工业原料的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为降低烟叶烟碱含量,生产上通常要求推迟烟株打顶时间,但推迟打顶时间后打顶与下部叶采收之间的时间间隔缩短,根系合成的烟碱主要被运输到上部叶积累,导致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而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偏低,同时导致下部烟叶身份偏薄、品质下降。因此,研究施氮量和打顶两个措施的协同作用,烤烟生产中做到合理施肥和适时打顶,对保证烟叶产量及提高烟叶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表明,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陈顺辉等,2003;李文卿等,2008,2010a,2010c;齐永杰等,2009;张建忠等,2011)、生理代谢(刘国顺等,2007;雷佳等,2013;刘亞琦等,2013)、产量和品质形成(陈顺辉等,2003;李文卿等,2008,2010a;齐永杰等,2009;张建忠等,2011)、烟叶致香物质(李文卿等,2010b,2012;陈顺辉等,2011)及烟叶风格(张建忠等,2011)均有明显影响。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随之提高(陈顺辉等,2003;李文卿等,2008,2010a;张建忠等,2011),但同时导致烟叶烟碱含量显著上升及品质下降(陈顺辉等,2003;李文卿等,2008,2010a,2010c;张建忠等,2011)。由于烤烟收获的是叶片而非种子,因此打顶是烤烟生产的必要措施。打顶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烟叶化学成分及品质均有明显影响(杨虹琦等,2004;杨怀玉和李春俭,2006;张丹等,2006;代晓燕等,2008)。烟株烟碱的大量合成和积累主要出现在打顶之后(李文卿等,2010c),其原因是打顶去除了烟株顶端优势,生长素极性运输被阻止,从而导致根系大量合成烟碱(Wang et al.,2008;Teng et al.,2015)。杨威等(2011)研究表明,在适宜的施氮量条件下,配合合理的打顶方式和栽培密度有利于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及提高其可用性。【本研究切入点】目前,有关施氮量或打顶对烟叶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施氮量与打顶时间的协同作用对烟叶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不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打顶时期对烟株物质积累和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影响的研究尚无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福建烟区主栽特色烤烟品种翠碧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打顶时间的协同作用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烤后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探寻施氮量和打顶时间合理的匹配,为当地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试验烤烟品种为福建当地主栽品种翠碧1号。
试验肥料为当地烟草专用肥(N∶P2O5∶K2O=12∶8∶22)、钙镁磷(有效磷含量≥12%,北京中农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硝酸钾(N 13.5%、K2O 44.5%,青海盐湖元通钾肥有限公司)和硫酸钾(K2O 50%,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 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3年1~7月在福建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宦溪基地进行。试验田土壤为沙壤土,pH 5.48,有机质27.17 mg/kg,碱解氮含量87.04 mg/kg,速效磷含量17.83 mg/kg,速效钾含量156.78 mg/kg。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处理。T1:施氮量75.0 kg/ha,现蕾打顶(花蕾伸出托叶3~4 cm时进行打顶,下同);T2:施氮量75.0 kg/ha,盛花打顶(待顶端花序每个分支均有2~3朵花开放时打顶,下同);T3:施氮量97.5 kg/ha,现蕾打顶;T4:施氮量97.5 kg/ha,盛花打顶;T5:施氮量120.0 kg/ha,现蕾打顶;T6:施氮量120.0 kg/ha,盛花打顶。肥料按基肥和追肥比例7∶3, N∶P2O5∶K2O=1.0∶0.7∶2.5,基肥全部采用当地烟草专用肥,钙镁磷作穴肥,追肥采用硝酸钾和硫酸钾。移栽大田时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种植96株。除试验处理不同外,其他措施均同当地生产常规栽培方法。
1. 3 测定项目及方法
移栽前,梅花点取耕作层(0~30 cm)土样,风干后测定养分含量。
打顶后5~7 d,每小区随机选取2株,测定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和整株叶面积[整株叶面积=
Σ(叶片长×叶片宽×0.6345)]等农艺性状。同时每小区选取1株作为固定取样株,将烟叶分为下部叶(包括脚叶和下二棚叶)、中部叶(腰叶)和上部叶(包括上二棚叶和顶叶),分别挂牌;烟叶随熟随采,最后一次取样时将烟茎和根一起取样,每次取样后先称取鲜重,将其放入105 ℃烘箱杀青30 min,然后于70 ℃下烘干至恒重,称其干重。
烟叶打顶后确定各小区的测产区,并准确测量计产区烟株株数。之后每次采叶时,计产区烟叶单独上杆烘烤。烘烤结束后对每小区烟叶进行分级,测定各等级烟叶重量,再按1.65万株/ha计算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等经济性状。
每处理取X2F、C3F和B2F 3个等级烟样各2 kg进行烟碱、总氮、钾(以K2O计)、总糖、还原糖含量等内在化学成分分析,各化学成分采用近红外扫描测定。同时由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省烟草公司共同对C3F等级烟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感官质量评价包括风格特征(香味风格和甜感)和质量特征(香气特征、烟气特征和口感特征)评价,综合得分以两项加权平均计分,其中风格特征评价权重为40%,质量特征评价权重为60%;两项特征的单项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各档次间依实际给分,打分的最小单位为0.5分,最后统计结果转换为百分制。
1. 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 2007和DPS 7.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與分析
2. 1 不同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烟株有效叶片数随打顶时间的推迟而减少,施氮量为75.0和97.5 kg/ha时,不同打顶时间处理间的有效叶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随施氮量的增加,盛花打顶烟株有效叶片数增加,其中T2与T6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和打顶时间的推迟,烟株株高和茎围整体呈增加趋势,施氮量为75.0 kg/ha处理的株高和茎围显著小于其他两个施氮处理,施氮量为120.0 kg/ha时,现蕾打顶与盛花打顶处理间的株高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打顶时间处理的节距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同一打顶方式下,节距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施氮量为75.0 kg/ha处理的节距与其他两个施氮量处理间差异显著。烟株叶面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施氮量为75.0 kg/ha处理的烟株叶面积极显著小于其他两个施氮处理(P<0.01,下同),T6处理叶面积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 2 不同处理对烟株终采时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现蕾打顶的顶部生物量极显著小于盛花打顶,盛花打顶的顶部生物量以97.5 kg/ha施氮量处理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施氮量处理。T6处理上部叶生物量最高,为58.47 g/株,T3处理最低,为46.53 g/株,二者间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部叶生物量以T3处理最高,为43.29 g/株,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下部叶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茎和根的生物量在现蕾打顶方式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盛花打顶方式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均以T6处理最高,分别为107.50和85.91 g/株。烟株整株生物量以T6处理最高,其次为T4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T1、T2和T3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