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寓意在“语言建构”中自然“敞开”

2016-05-30 10:48:04殷定芳
阅读(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殷定芳

【摘要】我们应该站在语文的角度来教寓言故事,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品味寓言独有的语言特色,在了解故事情节中感受语言,在把握人物形象中理解语言,在拓展人物画廊中积累语言,在领悟故事寓意中运用语言,让寓意在“语言建构”中自然“敞开”。

【关键词】寓意 语言建构 敞开

在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类课文共有11篇,分布于低、中、高各个年级段。虽然寓言类课文所占篇幅不大,但它们凭着结构简单短小,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明精炼的文体特点,成为了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文体。这类课文常用虚构的故事或将自然界的动植物拟人化,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让人读了深受启迪和警戒。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教学中无需进行繁琐的分析,但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缺少,寓意的揭示成了教学的难点,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寓言类课文时所面临的困惑。寓意理解浅了,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不能发挥寓言故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理解深了,如一头雾水,难于接受,最终也只能是死记硬背而不能加以运用。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文章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品味寓言独有的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加深对形象的感悟,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下面我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类课文的教材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从感受语言入手,了解故事“情节”

那么,对于情节简单、语言浅显的寓言故事而言,我们应该如何来指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我觉得方法指导不可忽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文本的实际和学情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寓言故事的语言,从部分到整体,或从整体到部分,让学生在学会概括中了解故事的情节。

1.从部分到整体,归纳语言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读书也一样。读一个故事,从理解字词开始,从扫除“拦路虎”开始,到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最后回到整体,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层层深入,按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层次推进,逐步归纳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习得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部分的内容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分自然段读书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接着,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这三部分进行整合,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力求简洁明了,实现对课文语言的归纳。有了对故事的初步感知,也就不难说出故事的情节了。

2.从整体到部分,铺陈语言

寓言类课文故事性强,篇幅短小,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通过自读就能大概说出寓言故事的情节。但那只是纯粹的讲故事,未经思考,没有自己的体验,就“事”说“事”,并没有领悟到故事的内涵,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分部分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的同时,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故事情节。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这则寓言的导读我们可以采取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式。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能概括“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也就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概括高度凝炼,它只是对这个成语中的每个字作了解释罢了,并不能完全说明故事的内容。所以,我们还要从这句话入手,分部分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内容。围绕“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狐狸是怎么借老虎威风的?狐狸借老虎的威风结果怎样?”这样的几个问题,逐一梳理,才能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也为学生完整地讲出这个故事奠定了基础。

二、从理解语言入手,把握人物“形象”

寓言故事中最精彩的莫过于那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或是人物,或是拟人化的动植物。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编者的主观态度,或喜欢,或讨厌,或赞扬,或讽刺,而寓意也往往寄托在这些形象之中。这些人物形象大都是夸张的,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但他们所犯的错犯可能我们也会犯,因此,把握人物形象应该是我们教学寓言故事的重点内容。如何才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统一,才能把握完整的人物形象。

1.感受外在形象,感知语言

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具有单一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的“扁平人物”。寓言故事惜墨如金地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某一性格特征,而这些人物形象是对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进行提炼的,代表了现实社会中众多人物的某些类型,其性格特征又概括得很单纯,很容易让读者记住。这要归功于寓言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彰显了人物的个性,可笑的动作揭示了人物的心理。仔细琢磨这些词句,人物的外在形象便跃然纸上。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鹬蚌相争》中有一段鹬和蚌的对话,这段对话句式相当,语气也相当,一个是“威胁”,一个是“毫不示弱”。以这一段对话作为教学的契入点:你看到一只什么样的鹬?一只什么样的蚌?在反复朗读感悟中,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鹬和蚌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也明白了它们这样互不相让的下场只能是“渔翁得利”。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自相矛盾》一课时,抓住一个动作“戳”展开教学:课文写的用什么戳什么?如果矛戳不穿盾,说明什么?如果矛戳得穿盾,说明什么?最后围绕 “用你的矛,戳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这个矛盾点展开讨论。在不断追问中,这个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可笑、愚蠢、说话前后抵触的形象,逐渐变得清晰饱满了。

2.领悟内在形象,感悟语言

有了对人物外在形象的把握,只是对人物有了表面的认识。要想对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思其所思,想其所想,体己察人,感同身受,在自己的头脑中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这需要在关键词句的理解上下功夫,由表及里,由浅及深,领悟人物的内在形象,为寓意的揭示做好铺垫。

《狐狸和乌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中对乌鸦的描写只有三处,仔细揣摩,这三处看似不起眼的描写,恰恰为我们展现了乌鸦心理的变化。抓住这三处描写,引领学生走进乌鸦的内心,去感受乌鸦的内在形象。狐狸第一次夸乌鸦,“乌鸦没有回答”,此时乌鸦怎么想?狐狸第二次夸乌鸦,“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此时乌鸦怎么想?狐狸第三次夸乌鸦,“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此时乌鸦又是怎么想的?这样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深入,乌鸦从态度坚定,到有一点动摇,再到完全相信,让我们看到了在乌鸦的内心深处,它是爱听奉承话的,这也导致了它最终上当受骗。

三、从积累语言入手,拓展人物“画廊”

读懂了故事情节,领悟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这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习能力,抓住故事的人物形象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1.结合文本拓展,丰富语言形象

寓言故事的叙述简明扼要,一些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往往只是一两个词语,或是点到为止,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白”。适当的“补白”是结合文本的拓展,能有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文本,丰富文本的语言,让看似平淡的文本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愈发清晰起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画龙点睛》这则寓言讲述了南北朝时的画家张僧繇画龙的故事。教学时抓住张僧繇所画的龙点睛前后的变化,突出点睛之笔的神奇。为表现点睛之笔的神奇,文中游客的表现起到了侧面衬托的作用:点睛前,游客是“惋惜”、“不相信”,他们会说些什么?点睛后,游客是“惊叹不已”,他们又会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 “补白”,对文本进行拓展,学生在角色变换中积累了语言,简单的故事变生动了,而张僧繇高超的画技也深入学生心中。

2.联系生活拓展,还原语言形象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也是寓言的源泉。联系生活进行拓展,将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到生活中,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从文本走向现实,由文中的一个“人物”,到生活中的多个“人物” ,举一反三,搭建起一个相同类型的“人物画廊”。引导学生把课文与现实相联系,将单一的“人物”扩展至生活的普遍现象,挖掘文本更为深刻的意蕴,这对儿童的教育才更有效。

读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可笑而又愚蠢的农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农夫一个人身上。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才是我们教学寓言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这样的人呢?有的学生想到了自己养了两条小金鱼,想让它们快点长大,就把一袋鱼食都倒进鱼缸,结果小金鱼全撑死了;有的学生想到了邻居家的阿姨吃减肥药,医生让她一天吃两片,可她一天吃四片,结果把身体减出病来,进了医院;有的学生想到了一些家长想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就给孩子布置大量作业,结果孩子天天做很多作业,越来越厌学,成绩反而下降了很多……由“一人”想到了“多人”,实现了课内人物到课外人物的迁移,在语言积累中为寓意的自然呈现做了充分准备。

四、从运用语言入手,领悟故事“寓意”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这里的灵魂就是我们教学寓言故事的难点——寓意。寓言故事的表达是含蓄的。在感受、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生在头脑中已对寓意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老师点拨引导。此时,平庸者的做法呆板生硬,或直接“灌输”,或“授之以鱼”,如此一来,哪还有一丝“语文”的影子?高明者的做法机智灵活,不仅给学生“金子”,还要教会他们“点金术”,并能灵活运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

1.在比较中提炼语言,让寓意在对比中呈现

通过拓展人物画廊,人物形象已清晰可见。有了这么多的人物形象做基础,有了这么多的语言积累做铺垫,现在我们只要加以比较,在比较中提炼故事的寓意,水到渠成。

上面提到的《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学生由课文中的农夫想到了生活中的人,拓展了人物画廊。此时揭示寓意,只需进行比较,即可提炼出来。想到了这么多人,他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他们都急于求成,最终把事情办糟了,而这正是这则寓言所要“给予我们的教训”。枯燥的说教与日常的生活相联系,在提炼寓意的过程中实现了语言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寓意。

如果说相同人物形象的比较是横向的比较,那么不同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比较就是纵向比较了。在教学《蝉和狐狸》时,我们可以和《狐狸和乌鸦》进行比较:为什么《蝉和狐狸》中蝉没有上狐狸的当,而《狐狸和乌鸦》中乌鸦却上了狐狸的当?其实是将“蝉”和“乌鸦”进行了一个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蝉是聪明的,不会上狐狸的当,而乌鸦是愚蠢的,才会上狐狸的当,在加深对人物形象感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2.在写作中运用语言,让寓意在写作中深化

寓言的寓体是生动简明的故事,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寓言的本体是抽象深刻的道理,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理能力。让学生仿写寓言,在写作中运用语言,进一步深化寓意,让学生在领悟寓意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滥竽充数》一课中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在喜欢听一个一个单独吹竽的齐湣王上位后,只好逃走了。那逃走以后的南郭先生会干什么呢?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模仿课文编一则寓言故事,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深化对寓意的感悟。在学生创作的寓言故事中,有的写南郭先生继续不学无术,蒙混度日,最后被人发现,受到惩罚,这再次证明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有的写南郭先生从此拜师学艺,刻苦练习,后来给齐湣王吹竽,深得齐湣王赞赏,将反面的人物形象重新塑造成一个正面形象,这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对原文中寓意的最好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在的寓言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故事寓意两张皮,寓言生活相分离,寓意表达随意说等,这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随着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掀起一股语言文字运用之风,寓言的教学亦是如此,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寓意在“语言建构”中自然“敞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充满哲理和智慧的寓言世界里畅游。

(作者单位:淮安市深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