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2016-05-30 10:48散心
语言战略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言

散心

编者的话:语言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还具有价值、效用、费用、收益等经济学的属性,符合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经济学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为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还为国家制定语言政策提供参考。为此,本刊邀请了五位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撰稿,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语言和语言生活。敬请读者关注。

活在语言,活出语言

薛兆丰

我不是语言专家,只是谈谈随想。用电脑写作已经超过二十年,我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发生的几乎所有变化,都是在键盘上敲出来的。常常惊讶于人类社会的竞争方式竟然可以如此迂回,而在语言上投资的回报竟然可以如此巨大。

我的母语是粤语,高中以前上学都是用粤语的。教了我三年初中的语文老师杨子锴先生,是一位谙熟古汉语的老人家,他讲课只用粤语,同学们背诵的古文,也一概是用粤语。初中时,我也爱听香港的粤语流行曲,歌词都是根据录音带听写下来,再跟好友们交换互抄的。粤语有9个声调,比普通话多一倍,诵读时更有乐感。这段经历让我变得注重词句的韵律。

语言常常被认为是交流的工具,是人的思想在操控语言;实际上,语言也是思维的原料,反过来也在操控着人的思想。粤语缺乏抽象大词,常用短句。用粤语思考甚至写作,使我的思维也倾向于具体化和图形化,并逐渐形成了短兵相接、生动简练的文风。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曾经在《反对大词》(Against Big Words)中一针见血地批评故弄玄虚的作风:“受过不充分教育的人的傲慢,就是夸夸其谈,佯装具有我们所不具有的智慧。它的诀窍是:同义反复和琐屑之事再加上自相矛盾的胡言。另一个诀窍是:写下一些几乎无法理解的夸大言词,不时添加一些琐屑之事。大多数哲学系(尤其社会学系)的智力标准都流于浮夸,并纵容虚假的知识,而这些人似乎都极渊博。”这增强了我对简朴文字的信心。

与西文相比,中文的语法约束疏松得多。在中文里,没有主格宾格之分,不讲究主动被动,没有显著的时态表述,无主句是司空见惯的,也缺乏供人架构复杂长句的显著标识,据说现在高考连“的、地、得”都不要求区分了。结果,说和写的人不作交代,听和读的人也就只能自行猜测,中文的推理表述就缺乏西文所固有的严谨。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沿用判例法,不得不使用大量以英文记载的法庭案例。曾经有人提出,能否将所有的案例都翻译成中文,这样香港的法庭就可以抛弃英文了。资深的法律人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不是词句难译,而是思维难译。

在先贤的思想中,我常遇到朗朗上口的说理,如“不修身则无以齐家,不齐家则无以治国,不治国则无以平天下”之类。后来才看清,其实不修身也可以平天下。这种“词句优美、逻辑有误”的遭遇,使我对文字的陷阱产生了戒备,并试图通过精准的定义来达到正确的结论。

于是,阅读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就成了我多年的爱好。吃饭时、睡觉前、休闲中,随时都可以阅读几个词条,把碎片的时间利用起来,反正没有微信或微博。体会词典编纂者的苦心,有一种跨时空交流的感受。

最有意思的词典,是刘重德先生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例句词典》。编纂者从一千部汉译名著中摘出精彩的段落,以关键词为线索编排,演示中英文字之美,其中的汉译好得像是原创。那时候想,等退休了,要把这部词典,连同也包含大量经典例句的《韦氏同义词词典》,从头到尾看一遍。

我对语法的遵守也近乎苛刻。“尽管我们……”和“我们尽管……”在使用中是有区别的;“三十多位学生的家长”的表达方式是有歧义而应该避免使用的;“考试开始半小时后就有同学陆续交卷”是有语病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陆续有同学交卷”;……这些训练,对培养思维的缜密是有益的。

然而,到了大学,读过一些分析哲学的著作后,才明白要绝对精准地确定词语的含义,也是徒劳无功的。比如,我们就永远无法给“水”下一个完美的定义。由于原子存在多种同位素,水的构成从来就是复杂的;随着讨论背景的变化,对水的定义也可以变化万千。准确的定义,只能是在具体的问题背景下才能近似地获得。换言之,只有确定了问题的背景,我们才能确定话说到多清楚就算足够清楚了。

从那时候开始,我便逐渐放弃了对词义的深究,转而关心由词汇所连成的判断、由判断所连成的推理以及由推理所连成的理论体系。经济学让我接触了大量由特殊的理论决定特殊的语义的例子。例如,“歧视”在日常生活中是个贬义词,但从经济学角度看,“歧视”只不过是区别对待,而任何人只要进行选择,就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区别对待,所以“歧视”就是不可避免的。

又如,在经济学里,“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指的是一个人的使用并不影响别人使用的物品,如音乐旋律、故事情节和科学定律;而“私用物品(private goods)”指的是一个人的使用会排斥其他人使用的物品,如鸡蛋、面包和铅笔。照此标准,道路是私用品,否则就不会出现车辆拥堵了。一旦如此定义,谁再去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地追问“公共”和“私用”的“本源”含义,就是缘木求鱼了。用文字来感受世界,与用经济学理论来感受世界,体会是大不相同的。

语言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进而也塑造了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能够帮助人们挣脱语言的约束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色的,是不一样的理论体系和观察视角,而这些理论体系和观察视角,往往是具有超民族和超文化的普适意义的。这或许就是吸引我从语言爱好者慢慢变成理论爱好者的魅力。

我所感受的语言与语言生活

贾康

我没有学过语言学。商务印书馆新刊《语言战略研究》问世,编辑部向我约稿,谈对语言和语言生活的想法和见解。我由此按捺不住,试谈些想法。

我之所以愿就此发议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近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天天要处理文稿、推敲文字表述,经常参加会议、论坛、讲座发言和演讲;茶余饭后兴之所至,也写过些诗词,自然对于语言和“语言生活”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感悟与心得。试分几点来讲。

第一,我认为语言是人类智力提升、智慧发挥和文化积淀的重要伴生物与催化剂。广义地讲,语言不独人类所有,鸟有“鸟语”,马有“马语”,海豚据说也有其语言。但人类脱离动物界而成为独具最高级智能的生命体,复杂的语言和文字,显然是其不可缺少的特定伴生物。它使人类在分工合作中必不可缺的沟通、配合可以实现高效率,也使人类的社会交往、情感生活可以更加丰富、细腻,以至追求优雅——当然也不排除时或表现其暴戾与决绝。语言和文字可以内含百般风韵、千重感触、万种柔情,令人如醉如痴,心驰神往;也可以带来思想碰撞、灵魂激荡、意气轩昂,使人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活着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路演变至今的当下现实,也还在继续催化人类的智力提升和文明结晶。仅以我自己在写作和演讲中的感受而言,思路的清晰、思维的严谨、逻辑的内洽、风格的偏好与品位的追求,都必须借助语言文字的表述,都会取益于语言的运用。整理思维,必用一种语言、语境;形成文字,更是要调动自己全部智力与知识来写作、修改、推敲。我想,在这样一种人的心智与语言的互联互动之中,语言对于人类智慧的发挥以及文化与文明的生发、积累、沉淀与凝练,不仅是伴生物,更是催化剂。文字则是其带有凝固态特征的载体。古今中外名留史册的人物,莫不运用其语言以表现和发挥其心智的作用,也莫不得益于语言文字而为我们所知,并让后人学习、借鉴或引以为戒。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实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专家学者毕生求优的学习和训练功课。

第二,一个人的母语,与其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密切相连,潜移默化于生活之中;一个民族、国家的气质、风范,也在其语言中融会天成。我从小使用汉语,经过教育也是基于爱好,对于从《诗经》、楚辞、汉赋、魏晋文章一路发展下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中的美感与万千气象,自认为可以心领神会;而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些实已渗透于国人的血液中。悠悠岁月里所继承、延续的,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愫、族群认同。当然汉语也由此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之中无可替代的一枝秀美奇葩。外语方面,我曾听说“法语是爱情的语言”,但感知上仅是觉得其音韵、声调,与汉语中的“吴侬软语”有相似相通之处;但因为对英语稍熟一些,我还是可以评说一下其某些音像作品、文字篇章的美感,以及“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气韵与意境上的差异,而且由于在美国做过访问学者,形成了自己对美式英语音调的偏好与习惯。这些,也都会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场合、每道风景。在人类社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取向的追求中,各种“母语”与“外语”的美美与共,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旋律,也是“命运共同体”和“包容性发展”这种人类文明前沿概念中所必然具有的内涵之一。

第三,在一种语言的成分及其发展中,需要把握不同因素的高下之分、雅致与粗鄙之别,形成必要的社会辨识与引导。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如同自然科学不具备阶级性一样,其基本属性在于工具层面。斯大林在关于语言学的这一认知上,倒是明晰而正确的(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试想,“革命的阶级”和“反革命的阶级”中的人物,显然都会“骂娘”,也都可能对心仪者说出“我爱你”之类的甜言蜜语。但是,语言的成分中,确又有高下之分、典雅与俗鄙之别:娓娓动听的经典情诗是语言,“爆粗口”的“国骂”也是语言。虽然文学成就之高如《红楼梦》,描写到薛蟠等人物角色,也难免捎上一两句出自特定人物形象之口的粗言秽语,但一个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追求品位之人,毕竟要在语言的运用和选择上总体而言倾向于高雅、优秀、有教养——不妨碍有时要追求有力度,但总应自觉地摒弃粗野、鄙俗和下流——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一个社会中必然动态发展的语言风格,往往会受到有影响的领袖人物、明星、专家或时尚潮流中的某些变化因素的语言示范与引领,而我认为值得推崇的这类因素发挥能动作用之方向,应是引导大众辨识美丑,引领文明与品位上升。虽不排除(甚至应追求)“雅俗共赏”,但一定要警惕“审丑”式的语言污染。愿举一例:近年在“网上语言”中首先出现,后来居然普遍流行起来的“di?o丝”(恕我不直接写出意为男性生殖器的这个字)居然还一时间在汉语世界里成了气候,大姑娘小媳妇们也毫无顾忌地使用这个“新词语”,似乎是信手拈来。我真觉得匪夷所思!我都替她们脸红啊!这个世界是变化快,但我总觉得不应是这样一个变化法儿。早年我在农村、部队、工厂都有生活、工作的经历,在底层的摸爬滚打中是得到了值得珍惜的许多体验的,我也知道一些“话糙理不糙”的底层语言的生命力;但是,提及“文革语言”“泼妇骂街”“流氓地痞黑话”之类,毕竟是贬义词,总体讲属于粗鄙低格的语言要素。我认为应将这些充分地边缘化,让其速朽。这一点是我的真实想法,特借此文一吐为快,希望认同者共同努力,净化我们美丽的汉语文字。当然,也欢迎各方“拍砖”讨论。

经济学视野中的语言问题

黄少安

一、作为制度的语言及其演变规律

在制度经济学的视野中,语言是一种元制度。制度是有层次性的,人类最基础、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可以称之为“元制度”,例如:人类的基本伦理、怎么说话写字等。元制度有一个特点,有它的时候,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和重要;没有它的时候,才感觉到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就像空气、水、阳光一样。第二层次是人类社会一些基本方面(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的基本的组织制度。例如基本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基本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或私有制)等。这些基本的制度往往通过宪法、民法典等基本法律规定下来;还有众多具体的各类法律、规则等,例如公司法、企业制度、大学章程、乡规民约等。

作为制度的语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语言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二是文化符号或表征。两种功能的演变趋势和规律并不一致,前者是趋同、趋简,是由语言使用者追求交易成本降低的规律支配的;后者却比较复杂和矛盾,一方面,语言(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和政府为了传承民族语言文化和保持文化多样性而“求异”,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却在使用通用语言和本民族语言之间纠结和矛盾,现实中的力求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语言多样性递减趋势正是这种矛盾的体现。

语言演变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高度相关却不一定完全对应。词汇量、词的所指和能指的变化等,都体现社会的变化。例如中文中的“商”“商业”“商人”“文人”“政客”“实业”“工业”,这些词既有社会分工角度的界定,也有阶级或身份区分角度的界定,二者又有交叉。一个国家经济上的强势,肯定能够提高其语言的影响力;但是,一种语言的通用度不一定与其经济实力成比例。因为语言的通用度不仅取决于该语言使用国的经济实力,还取决于该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的成本。一种难学、使用和储存不便的语言,是很难成为通用语言的。日本的经济实力和日语的通用度对比状况就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制度的语言,是构建的还是演化的?广义的语言包括文字和语言,通俗地说,就是怎么写字和怎么说话。文字的可构建性强,语言的可构建性弱、演化更明显。秦始皇可以统一文字,却没能统一对文字的发音,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构建和演化的总体趋势都是趋同、趋简,但是也有相反的特例,尤其是文字的构建,例如韩国和日本文字的构造。

二、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

可以从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的总体即宏观和单个个体即微观两个维度讨论和思考语言人力资本。

人口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也不等于人力资本。一个人口大国不一定是人力资本大国。一个国家国民总体的语言能力,包括母语的水平和使用外语的人数及熟练程度,是该国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投入和语言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很多维度的问题需要考虑和解决,例如,语言规划、投入产出比、外语学习战略及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合理关系等。

从微观角度考察,有个体语言人力资本的评价和测度、个体语言技能的投入产出、个体语言学习的优化选择、语言技能与自己的就业和收入的关系等问题。

三、语言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性

语言作为公共产品有两重含义:首先,作为一种制度,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常常需要政府来提供,即通过立法和其他措施加以规定、推广、保护。其次,公民的基本语言能力虽然是个人的能力或人力资本,但也是社会的公共的能力,每个个人的语言能力可以成为众多社会成员的需要和消费对象;反之,一个公民如果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会给其他社会成员和社会带来麻烦。因此,需要国家干预和一定程度上由国家生产或促进生产,例如,政府法定和免费提供的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政府对盲、聋、哑人群的语言文字能力的援助性培养等。

语言的外部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其他个体或群体产生的,无需同意和付费的效用(包括正的和负的)。例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恶语伤人”等等。

四、语言多样性与语言保护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不反对保持语言文化多样性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不过会更多地考虑实际的可能性和怎样有效保护的问题,多一些理性而已。不能违背语言演变的客观规律,也不能不顾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诉求和现实物质利益诉求之间的平衡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要考虑保护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可能构建关于语言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效用总函数,并在行使这两种功能的时间以及其他语言学习成本的约束下,寻找降低交易成本与文化传承的均衡点,为化解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语言演变规律之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基础。政府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不可能抗拒语言演变的基本规律,针对“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这个问题,就是在不违背语言演变规律、积极保护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综合平衡。

五、语言多样性与经济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语言多样性是否影响增长,是经济学家很关注的问题。不同人群说不同语言,肯定增加交易成本,对经济个体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利。但是,不同文化的交融可能提升人力资本,也可能增加产业和就业,比如语言培训和翻译行业等,这又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谁的作用大,需要具体的定量分析,经济学家擅长干这种事情。来自不同的方言或外语区的人在一起,能说通用语言,就无需增加语言交流的成本,而且肯定是有利于彼此人力资本积累的,因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群相互学习和影响,因而肯定有利于经济增长。

六、语言产业和语言产业战略

语言产业是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生产语言类产品或者语言服务、满足组织或者个人需求的活动的总和。其外延很广,大体可以包括语言推广(语言传播)、语言教育培训、语言翻译、语言康复(听障)、品牌命名、计算机语言,以及对于以上语言服务支撑的技术产业(例如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处理技术)等。例如中国的“新东方”就是一个典型的语言产业的企业。语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些国家(尤其是强势语言的国家)甚至是支柱产业。例如英国,就凭借着强大的英语产业,源源不断从各国获益。有经济学家统计,英国凭借着英语的强势地位,每年可以获得100亿欧元的净利,如果考虑投资方面的优势,英国每年可以获得170亿至180亿欧元的收益。可见,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中,语言产业规划和战略应该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语言战略和语言规划,也需要有意识地配合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俄语学习的普遍化就适应了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对英语学习高度重视也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现在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需要相应的语言战略和语言规划与之配套。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有效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合作,就必须有足够的通晓沿线国家语言并同时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样更利于知晓他们的法律、习俗、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经济、政治等信息。

网络语言发展及其基本对策

李广乾

信息化不仅在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汉语应用。互联网在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提高汉语表达的适应性的同时,也在对汉语的语义语法,甚至是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潜在影响。与BBS时代、微博时代相比,进入微信时代之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汉语的影响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亟须未雨绸缪,从国家战略层面去思考其应对之策。

一、将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就传统产业发展来看,信息化一方面可能提高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能改变甚至是颠覆其传统面貌并衍生新的发展业态。所以,信息化很早就成为国家的最高发展战略,各传统产业都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但是,也许是由于我们无法用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思维去认识和理解语言信息化,遍览国家信息化政策体系,我们一直无法找到语言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一直游离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之外,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的遗漏和缺失。

网络语言对国家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会产生深刻、深远的影响,理应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应该补上语言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内容,加强规范和引导,使汉语在信息化时代获得健康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对汉语应用的深层次影响的分析、研究

互联网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日益成为语言演进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平台不仅加快了语言自身的演进速度,也加快了语言创新的传播速度,让汉语的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网络是语言加速演进的一个崭新领域,而且是个未知领域。跟踪演进趋势,研究其潜在的深刻影响及其发展规律,是亟待加强的重要任务。

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些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汉语的影响。IT技术的发展对汉语的影响一直就不小,一些相关词汇已经成为汉语表述的必要词汇。有些直接就以英文字母表述,例如IT、BBS等。这些词汇,由于长期使用,很多人甚至已经忘记了其原来的英文全称。还有些是以中文表述,如互联网、路由器等。近年来,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汉语的演进趋势,新词、新用法层出不穷。

2.各类论坛(BBS)、百度贴吧、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电子商务对汉语演进的影响。新媒体一直是社会公众情绪宣泄的渠道。近年来智能移动终端日益成为这些渠道的总集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移动终端不再仅仅是通讯工具和社交媒介,同时也是生活平台,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去完成,例如电子商务。这些新渠道、新领域都在给汉语演进带来新的变量。

3.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手段开展语言演进趋势及其规律研究。计算机、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语言应用日益电子化、数字化,借助于智能移动终端和云计算平台,语言文字的产生、存储、加工利用越来越具备大数据的特征,这也是大数据技术得以发挥其科学价值的新兴领域。

三、明确针对网络语言发展的基本态度

当前,网络语言因为快速演进而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没有一种权威的态度和意见去引导其健康发展。在经历了十多年网络化演进之后,我们应该明确表明其态度了。总的来看,其核心就是界定网络语言中网络方言的属性,将网络语言看作是汉语言演进池,严格网络语言的应用场合,只将那些得到社会充分认可且合乎语言规范的网络语言纳入汉语正式使用范畴。为此,需要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区隔应用场合。明确要求教科书、各类考试以及其他各类正式场合的书面用语规范,排除那些未被确认的词汇和用法。

2.建立评价模型。构建网络语言发展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跟踪、研判网络语言发展趋势和特点,并将其作为规范网络语言发展、评判网络语言成熟度的重要参考。

四、加强综合性人才培养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分析网络语言发展趋势及其深刻影响,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协作,因而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汉语语言分析背景,更需要具备IT知识。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语言发展的分析研究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语言学领域,无法满足当前网络语言加速演进的需要。

为缓解这种紧张局面,当前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加强跨学科人才合作,通过综合性项目研究开展跨学科的知识与技术的协作、交流、融合;加强跨学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一带一路”需要更多财经领域语言

梁海明

“一带一路”沿线至少包括四种文明、近百个国家和上百种语言。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环境、自然条件、宗教、语言、民族和政治制度都不一样,对外来信息的接受习惯也不尽相同。要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迫切需要运用好各种全球通行的“语言”。

2016年以来,环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震荡一浪接一浪。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冲击了不少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经济,国际上不少国家开始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质疑:中国的经济前景究竟如何?若未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是否会影响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我这几天在泰国调研,虽然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但兑泰铢是升值的,去年升了10%左右,美元兑泰铢则升值近30%,我调研的几家泰国企业,他们现在更愿意用泰铢和人民币进行结算,而不是用美元结算,因为相对美元,他们觉得人民币汇率比较稳定。在针对泰国政府官员、上市公司负责人的讲座上,我被提问最多的是中国的经济、人民币的汇率,以及当前的经济情况是否会影响“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能否给他们带来新的商机、经济效益这类问题。 对此,中国更迫切地需要用一种国际上能听懂的语言,来消除各界对“一带一路”的疑惑。

我认为,财经(财政、金融和经济)领域语言应该是国际社会大多可以“听懂”的语言,中国在“一带一路”未来的建设中,需要更多使用财经领域语言与国际沟通、交流。

一、财经领域语言令外界增强对“一带一路”的信心

不少机构的研究报告均显示,由于世界经济的下行趋势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扩大,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停滞在2%左右;加上中国经济从此前的高速增长回落到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几年GDP6.5%至7%的增速可能会成为新常态。这令各国对中国经济前景忧心忡忡,担心中国未来难以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担心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调,外汇储备减少,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将会减慢。

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包括各驻外使馆、传媒机构,应该更多使用财经领域语言,用国际社会易于理解的方式,拿出深具说服力的解释,以充分的案例和理据让各国知道:即使遭受国际各种因素冲击,2015年中国经济仍以占全球约14%的GDP总量创造了占全球约25%的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作出超额贡献。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动力的转换,以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必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的增长动力。

另一方面,中国的媒体也需要更多以财经视角对外传播,令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新常态,同时能够进一步掌握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细节变化,了解中国经济的增速既是经济规律的展现,也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应当理解,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仍有实力、有能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这都是媒体在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中国更应当向沿线各国强调,作为地区性的经济、金融大国,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在区域经济稳定中担任重要角色,如在此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中,亚洲各国经济、市场都出现了巨幅波动,中国则在稳定亚洲经济中承担起了巨大责任,未来也同样如此。

二、“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宜重财经话题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政治领域的大事,更是经济领域的大步推进。然而,当前“一带一路”在对外传播中,仍以偏政治、政经方面的报道为主。事实上,“一带一路”想要得到沿线各国的最大程度认同,一定要把传播的突破口放在金融、文化等领域。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一体化,各国金融系统愈趋深层次联结,金融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同“语言”。各国民众对股市、外汇市场、债券市场、重金属价格等共同的体验,已产生了广泛“通感”,面对金融市场的表现,无论语言、风俗、民族、国籍都不是障碍。因此,在金融领域,用通用的金融“语言”来传播新时期的“一带一路”构想,将大大增加构想对沿线各国民众和机构的吸引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包括“资金联通”,其涉及的建设项目需要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其中涉及的合作以及投资机会更将是数不胜数。我认为,中国可联合沿线国家,共同搭建区域性的金融合作网络,并尝试将已在沪港通中实现的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向外拓展到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样,不但沿线国家的政府和企业能感受到合作带来的益处,连各国的普通民众也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繁荣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机遇。

中国也应当更积极参与及制定区域内的金融制度顶层设计。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在机制上存在“特里芬悖论”——美国通过美元的主导地位向国际转嫁其金融危机,不但严重冲击环球金融市场,部分地区、国家更因此爆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加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货币结算广泛采用美元,不但成本较高,还容易遭受汇率波动风险、信用风险和贬值风险等。

例如,中国政府可考虑联合即将成立的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内的政府和金融机构,通过新型“区块链”的技术尝试开发一个虚拟货币系统。这种由各方共同拟定规则、信用建立在联合协议上的系统,为其运作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该系统不但是双边货币互换、多边交叉货币互换的网络版,更是升级版、智能版。

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是促进经贸、投资、旅游等众多领域合作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对外使用更多的金融语言、金融逻辑,不但可以加强中国与沿线各国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更将加强中国与沿线各国在其他领域的互联互通。

因此,中国政府、各驻外使节和媒体机构,在涉外交流、对外传播中都必须更多使用财经领域语言,才有可能打好国际信心战,消除各国对中国经济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疑惑,助推“一带一路”进程。

责任编辑:李 节

猜你喜欢
语言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语言的魅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