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中的多功能城市农业

2016-05-30 18:32:30荆则开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可持续

荆则开

【摘要】:城市农业的运用缓解了城市化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文化冲突、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可行的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途径。通过发展多样的城市农业产业类型,利用城市农业的各种产业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使城市农业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功能,让城市居民的食物得到保障、居民的收入有所增加。

【关键词】:城市农业;可持续;有机循环;生态功能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使城市拥有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文化冲突、资源紧缺等。在资源紧缺中食物的保障是与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剧增的城市人口让我们对农业有了新的认识,需要提出新的要求。

影响城市居民对食物的获取因素有宏观经济政策、就业状况与收入、市场和食物价格。在城市化过程中,更多人口在城市生活意味着农业部门必须提供更多的食物,然而大片的农田被征用为建筑用地或工业用地,让耕地面积大大的减少了,让食物的保障又失去了一层屏障,导致了城市的食物提供都来自本地之外的土地上,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进城的农民来说,离开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通过耕种获得的那部分收入,特别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城市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可行的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途径是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农业作为城市可持续战略的一个重要组件纳入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解决食物紧缺、就业压力、大气污染、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急剧增加等问题。世界各地的城市农业的发展中,温哥华是比较领先的一个城市,东南福溪的可持续社区规划中加上了城市农业的环境策略,将农业融入社区规划的理念贯穿于东南福溪20年发展探索的全过程,并编制了城市农业策略、设计导则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并在冬奥村的建设中予以部分实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城市农业发展的核心、关键及基础是生产体系,生产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类型和产业布局三个方面。农业产业结构是多层次的复合体,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对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依存性,受到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但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城市农业产业类型也是多样的,在发展城市农业的时候可以从城市粮食生产、城市蔬菜业、城市畜禽业、城市渔业、城市水果业、城市花卉业等类型入手。城市粮食生产可以保障市民基本口粮需求和提供畜禽业、水产业的饲料;城市蔬菜业种植时令蔬菜,让市民可以吃上新鲜可口、品种多样的蔬菜,减少运输带来的高额费用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城市畜禽业的生产活动和畜禽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气味、粉尘、噪音、微生物和排泄物等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在选择饲养地点时选择城市的郊区,并严格管理禽畜的排泄物,处理好后可以作为都市粮食、蔬菜业的肥料,做好资源的利用;城市渔业主要包括特色渔业生产、观赏渔业、设施渔业等,城市渔业的发展既能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又可以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城市水果业可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以及节省了成本和交通压力,城市的绿化带可以种果树,社区的绿化树也可以是果树等等方式发展都市水果业;城市花卉业是园林绿化、美化的重要元素,可以起到防尘、杀菌、吸收有害气体及保持水土等的防护作用,人们对于花卉的需求也是迫切的,人们可以用来进行室内美化、装饰生活环境、探访亲友等。

城市农业产业布局主要是指对视农业各产业在城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城市农业产业有点状、片状、带状三种分布形态。在空间上,可以结合公共庭院、屋顶和社区绿地等设置小块农业种植区。庭院农园与儿童游戏设施紧密结合,以便于儿童参与农业活动及家长看顾的机会;屋顶农园结合进强制性规定的50%的屋顶绿化中,其中能够开放的屋顶为那些没有私家花园的居住单元提供部分农业空间;为了促进居民参与城市农业活动的热情和提高技能,在紧邻社区的空闲地块设置一处社区示范农园;此外还可以鼓励居民在自家阳台种植蔬菜。粮食蔬菜园、花卉园、行道果树、农贸市场等项目的实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立体“食用景观”。为保证果蔬的良性生长和食物健康,在土壤质量的选择、农业品种选择、日照、通风防风、水肥施用等方面要作出周密指导或设计安排。例如,种植池、工具棚等相关实施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考虑不同日照通风条件的空间位置匹配适宜的种植品种;每一个农业种植空间都配有堆肥箱、饮用水软管龙头和盆栽木架,不利用雨水或中水进行灌溉,以确保食用安全,当然,这种较为保守的做法也阻碍了城市農业的生态效用的发挥。另外,还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居民参与、食物共享、农艺技能和视觉景观进行保障。

城市农业肥料可以利用先进生态回收装置。在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中分不可回收、可回收和可堆肥三类进行收集,可用于堆肥的生活垃圾单独收集,运送至城市市政堆肥厂进行堆肥,用于城市或乡村的农肥以补充土壤肥力;花园、禽畜养殖厂、鱼池、农园废物则就地收集,用堆肥箱进行堆肥,并就地利用,部分实现有机废物再利用和城市养分循环。农业融入城市的生态优势之一,是能够充分利用城市有机垃圾转换为养分,从而实现有机循环的闭合。

城市农业的发展及应用,让城市居民的食物得到了保障,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发挥了其生态功能,净化了水质、土质和空气,使生态得到了保护,为城市居民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0都市农业与现代农村产业综合开发[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赵继龙,蔡嘉兴,史克信.温哥华绿色冬奥村——解读东南福溪高密度社区的生态策略[A].2011.04.26.

猜你喜欢
可持续
可持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4:26:41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4:51:39
论清新休闲旅游名城形象构建
商(2016年35期)2016-11-24 18:27:28
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3:47:49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城镇化研究
商(2016年9期)2016-04-15 09:05:54
西藏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商(2016年3期)2016-03-11 13:26:30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的探讨
商(2016年1期)2016-03-03 13: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