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萍
【关键词】 幼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角色定位;制度管理;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25—01
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其管理工作对于教育质量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在社会关注度逐渐增高的情况下,教育学、管理学运行方面的效率及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立足于当前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阐述了五个需要予以注重的关键点,现总结如下。
一、注重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力量根本提升
首先,应选择精通幼儿教育工作且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幼教专干,以实现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便于对幼教工作规划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控;其次,对于幼师保教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势在必行的环节,可通过强化培训、引进先进师资等途径实现幼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最后,如幼儿园属于民办性质,对于所聘用的教师应严格做好登记备案工作,对于与相关标准不符的教师一律不予聘用。总而言之,优质的人才队伍是幼教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需将其作为突破点进行强化巩固,由此为幼教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加强园长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首先,园长的领导作用应以正确的办园观念为基础,将保教并重作为幼儿园发展的主流,确保幼儿园发展方向的合理性,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失衡现象;其次,园长应从宏观的层面进行全局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保证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充分的可行性;最后,为了将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还应在教职工中推广制度教育,以实现制度化管理模式的运行,使其对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可形成合理范围内的制约。
三、注重制度管理的强化,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制度作为管理工作运行的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活动所取得的成效。首先,教育制度具有约束力,可对教育秩序起到相应的维持作用,可用于对人们各项行为及活动形成管理意义;其次,教育制度具有引导性,可用于引导人们辨别所做行为的正确性与错误性,既可为人们的行动提供航标作用,又可促进教育秩序的优化;再次,教育制度具有激励意义,其可通过具有实践意义的手段促使人们参与性、积极性的提升,对于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最后,教育制度具有保障作用。幼儿的受教育权利需通过一定的外界手段进行保护,基于这一需求,教育制度所具有的强制力便可对幼儿的受教育权利形成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幼儿的合法权益。总而言之,制度管理的成立意义主要在于从教育活动实际运行的层面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更为优良的保障,确保教育理念的落实,使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内涵。
四、注重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为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长远性,在进行规划时应以长远的目光进行发展评估,并承认幼儿教育这一板块的重要性,避免掉以轻心;其次,应以儿童发展性原则为基准,避免与幼儿实际情况产生脱节现象,从全方位、多角度完善幼儿教育体系,同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再次,幼儿园的重要决策应由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并综合应用价值较高的意见,确保改革工作与发展规划的客观性;最后,应与幼儿家长建立起有效的固定联系,并由家长共同参与,对幼儿教育工作的体制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时摒除幼儿教育管理中的相关弊端。
五、注重民主性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顺应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
在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民主性属于一种管理理念上的伦理要求,不仅要求着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同时也要求着对其参与过程中的思想、言论予以充分的尊重。对于学前教育者而言,建立起平等的观念是优化幼教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进行管理制度设计与安排的过程中,不应以性别、阶层、地位等任何外界因素为区分,而应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所有相关人员。如,在进行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道德两难等问题,便应以民主性的理念为基准,充分发挥全体利益相关者与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使所做决策的合理性与兼顾性可得到最大化发挥,以顺应以人为本的根本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做好幼儿教育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对其进行优化,就必须立足于实际,从多方面、各环节共同着手进行强化管理,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以期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形成根本保障。
编辑:蔡扬宗